陳安紅
(淄博市張店區(qū)中埠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淄博 255080)
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率較高, 若不能有效控制,易導致心、腦、腎、眼等多器官并發(fā)癥[1]。 高血壓主要發(fā)病人群以老年人群為主,本身不良生活習慣多,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意識較差。 高血壓患者住院期間通過接受醫(yī)護人員的持續(xù)健康教育,能夠獲得一定的疾病知識,但出院以后失去了接受健康教育的機會,隨著時間延長,對高血壓疾病知識知曉情況及健康行為依從情況逐漸下降,存在隨意停服降壓藥、隨便按個人感覺增減藥物劑量以及長期嗜咸飲食等現(xiàn)象,致使血壓控制效果較差[2]。 為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依從率, 該院對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間自該院出院的93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隨訪護理干預, 并與常規(guī)出院指導的93 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對照,報道如下。
選擇出院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86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2)神志清楚,理解和溝通能力正常;(3)年齡≥60 歲;(4)視力、聽力正常;(5)居住地及聯(lián)系方式固定。 篩除標準:(1)無獨立認知能力者;(2)合并重癥心、肝、腎及惡性腫瘤者;(3)失訪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3 例。 觀察組男53 例,女40 例,年齡60~81 歲,平均年齡 (69.52±7.39) 歲; 病程3~21 年, 平均病程(11.65±7.21)年;學歷:文盲13 例,≤小學31 例,初中37 例,≥高中12 例。 對照組男51 例,女42 例,年齡60~80 歲,平均年齡(69.83±7.45)歲;病程2~20 年,平均病程(11.72±7.43)年;學歷:文盲11 例,≤小學32例,初中36 例,≥高中14 例。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接受常規(guī)高血壓防治知識健
康教育,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遵醫(yī)囑服藥,定期測量血壓,保持心情舒暢,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酒,適度運動,按時復診。觀察組在出院指導基礎上聯(lián)合隨訪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1)隨訪途徑:①電話隨訪:患者出院后1 個月內每周1 次,每次10 min左右;出院后2~12 個月每月1 次,每次15 min 左右。②門診復查:指導患者出院后1 月內門診復診每2 周1 次,出院后2~6 個月每月1 次,出院后6~12 個月每2 月1 次。 ③家庭隨訪:患者出院后1 個月家庭隨訪1次,20~30 min。(2)隨訪干預內容:①高血壓知識教育:為患者發(fā)放高血壓防治知識手冊, 講解高血壓的病因、正常血壓值、臨床癥狀、防控知識等相關知識。 ②心理干預:告知患者焦慮、緊張、急躁等情緒及失眠等因素均可誘發(fā)血壓升高, 指導患者保持睡眠充足、放松身心、調節(jié)心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 ③科學飲食:指導患者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酒,每日根據(jù)身體情況攝入適量新鮮蔬菜及水果。 ④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用降壓藥,勿隨意自行增減劑量,更不可隨便停藥。 老年患者多伴有記憶力減退,可采取鬧鈴、紙條提醒或家屬提醒用藥。 ⑤運動指導:指導患者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騎自行車、廣場舞、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方式,但勿過勞。 ⑥監(jiān)測血壓:指導患者使用電子血壓計學會自測血壓,無條件者定期去衛(wèi)生室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測量血壓,作好記錄,方便自己或醫(yī)生隨時了解血壓水平,為調整用藥方案做參考。 隨訪期間,對健康行為依從較好的患者給予肯定,健康行為依從性較差者予以重復強化教育,促其改變不良行為。
1.3.1 疾病知識知曉率 隨訪前、隨訪1 年,分別向患者發(fā)放自行設計的高血壓疾病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問卷,由專人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提問,患者如實回答。 疾病知識知曉內容包括高血壓病因、血壓正常值及癥狀、高血壓防控知識、用藥注意事項4 個方面,每個方面內容患者回答完全正確或基本正確,為知曉該方面內容。
1.3.2 健康行為依從率 隨訪前、隨訪1 年,分別向患者發(fā)放自行設計的高血壓健康行為依從情況調查問卷,由專人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提問,患者如實回答。 健康行為內容分為:(1)完全依從:患者完全做到低鹽低脂飲食、遵醫(yī)用藥、適度運動、定期復查;(2)基本依從:患者在多數(shù)時間內基本做到低鹽低脂飲食、 遵醫(yī)用藥、適度運動、定期復查;(3)不依從:不符合完全依從或基本依從者。
1.3.3 血壓控制水平 隨訪前、隨訪1 年,分別檢測兩
組患者血壓水平,連續(xù)檢測3 次血壓取其平均值。
數(shù)據(jù)均采取SPSS 20.5 統(tǒng)計學軟件程序處理, 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分別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1 年后,觀察組對高血壓病因、正常值及癥狀等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1 年后疾病知識知曉率比較[n(%)]
干預1 年后,觀察組健康行為依從率93.55%明顯高于對照組63.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1 年后健康行為依從率比較[n(%)]
干預1 年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1 年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3 兩組患者干預1 年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組別干預前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1 年后收縮壓 舒張壓對照組(n=93)觀察組(n=93)t 值P 值157.83±8.47 156.91±8.36 0.423>0.05 103.48±6.52 102.27±6.43 0.724>0.05 152.39±7.56 138.28±6.95 13.251<0.01 98.75±5.34 89.03±5.12 12.671<0.01
高血壓預后與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及遵醫(yī)行為有關[3],臨床研究顯示,堅持科學運動、低鹽膳食對高血壓有較好的調控作用[4]。 但多數(shù)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yī)行為較差,普遍存在不良生活方式[5],對于居家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仍然需要持續(xù)獲得來自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督促和教育, 進而提高健康行為依從性,改善血壓控制效果,因此延續(xù)隨訪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對觀察組93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隨訪護理干預,通過電話隨訪、門診復查、家庭隨訪等多種形式,持續(xù)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基本知識及防治知識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健康行為現(xiàn)狀,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結果顯示,干預1年后,觀察組患者對高血壓病因、正常值及癥狀、防控知識及服藥注意事項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隨訪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 疾病知識認知水平是慢性病患者養(yǎng)成健康行為的基本條件[6],隨著患者對疾病知識知曉率的提高,觀察組健康行為依從率93.55%明顯高于對照組63.44%, 說明隨訪護理干預有助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促使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7]。 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隨訪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 可見,隨訪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改善健康行為依從率,提高血壓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