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涉訴信訪,顧名思義,就是指當事人針對執(zhí)法或司法機關受理的案件未能達到自己在申訴和控告方面的滿意,以再次投訴的方式把案件轉接給上級機關處理。通常情況下,涉訴信訪權在實踐方面出現了兩種分歧觀點,分別是對涉法涉訴信訪權的強化和弱化,這些分歧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過程中經常性的出現失范現象。基于以上情況,本文首先從涉訴信訪權利的認知誤區(qū);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誤區(qū)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涉訴信訪面臨的現實法律誤區(qū);其次,從確立涉訴信訪的程序正義理念;建立涉訴信訪案件流程管理機制;建立涉訴信訪責任追究機制三個方面入手,探討了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完善策略。
【關 鍵 詞】涉訴;信訪問題;法律問題
中圖分類號:D922.1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11-0212-02
作 者 簡 介:王思博(1986-),男,漢族,本科,助理工程師,大連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信訪穩(wěn)定。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對涉訴信訪問題的不斷關注和重視,對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涉訴信訪出現了很多現實法律誤區(qū),嚴重影響了涉訴信訪法律機制制定和完善。因此,關于“涉訴信訪問題的法律問題探討”這一話題成為了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充分的發(fā)揮出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指導作用,必須針對涉訴信訪面臨的現實法律誤區(qū),采取有效的完善策略,以保證涉訴信訪法律機制能夠朝著積極、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
一、涉訴信訪面臨的現實法律誤區(qū)
(一)涉訴信訪權利的認知誤區(qū)
1.絕對排斥公民的信訪權利
目前,涉訴信訪出現了絕對排斥公民的信訪權利現象,一些人誤以為信訪與人治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認為信訪不符合法治國家的發(fā)展理念;另一些人認為,信訪屬于短期解決燃眉之急的一種制度,缺乏長遠的目光,容易導致人們逃脫正式的訴訟程序[1],而采用信訪救濟的行為追求自身的訴訟利益。除此之外,部分學者開始對信訪進行弱化處理。由此可見,關于這一認知誤區(qū)的解決一定要引起立案信訪部門的高度重視。
2.強化信訪糾紛解決的功能
我國的信訪由于過于強化糾紛解決這一功能,導致人們在涉訴信訪權利方面存在認知誤區(qū),通常情況下,信訪部門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信息反饋功能和解決問題功能。但是,如果立案信訪部門沒有充分的利用好自身的權利,幫助人們解決問題,那么解決問題這一功能就成一種虛設[2]。除此之外,部分學者任認為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過程中,如果過于強化信訪糾紛解決的功能,將會嚴重影響司法權威性。
(二)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誤區(qū)
1.不依法處理
人民法院缺乏對信訪人員工作的準確引導,導致信訪人員沒有發(fā)揮信訪的真正作用,使公民的意愿無法有效表達,并且,還嚴重影響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管理活動,除此之外,信訪人員把信訪者看成是刁民[3],并采用一系列手段和措施阻止信訪者的行為。導致信訪者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甚至還危及了信訪者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見,信訪人員沒有對涉訴信訪案件進行依法處理,利用不法手段以達到息事寧人的目的,嚴重忽視了對信訪背后所反映問題的真實性。
2.不及時處理
信訪者為了及時有效的解決自己反映的問題,采用層層上報的方式,將問題反映到縣里,再從縣里反映到市里,然后再反映到省里,最后再反映到中央最高層;由于中央最高層精力有限,無法處理成千上萬計的涉訴信訪案件,因此,在對涉訴信訪案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采用層層下壓的方式,把涉訴信訪案件留給最基層處理。盡管相關文件已經明確指出了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仍然有大量的地方法院沒有認真處理這些涉訴信訪案件,導致信訪案件在處理的過程中出現延遲現象,從而進一步加大了國家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成本。
3.不規(guī)范處理
由于沒有系統(tǒng)、規(guī)范、完整的程序作指導,導致立案信訪部門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過程中出現不規(guī)范處理行為,例如:立案信訪部門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時,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而是采用一系列非法手段達到息訟、息訪的目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涉訴信訪案件問題,這樣一來,一方面,導致立案信訪部門采用欺騙的方式,使信訪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上級的壓力下,迫于無奈對信訪權人進行暴力打壓,導致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結果出現不公平性。
二、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完善策略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涉訴信訪面臨的現實法律誤區(qū),現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完善策略,從而充分的發(fā)揮涉訴信訪法律機制核心作用,為最大限度提高涉訴信訪案件處理的規(guī)范性和合法性打下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完善策略進行詳細介紹,以加深對這些完善策略的認識和理解。
(一)確立涉訴信訪的程序正義理念
涉訴信訪救濟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它主要以實體正義為主,可以有效的解決司法腐敗的社會現象,但是信訪救濟由于過于看重實體正義,嚴重忽視了程序正義,因此,為了提高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效果,需要確立涉訴信訪的程序正義理念。首先,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過程中,信訪機關要確保權力救濟程序的透明性,通過采用程序公開的方式,給信訪人表達有關自身利益的機會,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保證程序的正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信訪人能夠更好的認同和理解信訪機關的工作,相信信訪機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的實體權利,從而為有效的實現息訟息訪的目標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關于這一策略的落實,一定要引起立案信訪部門高度重視。
(二)建立涉訴信訪案件流程管理機制
要想保證涉訴信訪案件處理的效率和效果,必須制定一套系統(tǒng)、健全、完善的涉訴信訪案件流程管理機制,從而使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能夠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因此,立案信訪部門在處理涉訴信訪案件的過程中,要根據涉訴信訪案件的實際需求,做好對信訪申訴人員的登記、接待和協調工作;其次,立案信訪部門根據上級部門的相關要求,對涉訴信訪案件進行復查處理,與此同時,法院其他各個部門還要在立案信訪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嚴格按照分工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在不違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處理好各個信訪事項。最后,立案信訪部門還要不斷的修正、優(yōu)化和完善有關來信來訪建檔制度,通過進一步的完善信訪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提高涉訴信訪案件處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確保有關來信來訪的動態(tài)管理工作能夠正常、有序、順利的開展。
(三)建立涉訴信訪責任追究機制
據統(tǒng)計,我國平均每年處理的涉訴信訪案件數量達到成千上萬個,人民法院也為此付出了大量的信訪成本,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員因為涉及到一系列的信訪問題而不得不面臨被追究責任的困境。這是因為法官處理的涉訴信訪案件數量龐大,可能因為自身行為的不規(guī)范性,或者業(yè)務水平低,而導致某一些涉訴信訪案件出現信訪問題,這種現象的出現在所難免。因此,立案信訪部門要建立涉訴信訪責任追究機制,從而實現對涉訴信訪問題的有效解決。為了有效的建立涉訴信訪責任追究機制,需要從以下制度入手,第一,立案信訪部門要制定領導責任制,充分的發(fā)揮領導的核心作用。第二,立案信訪部門要制定和完善承辦部門主管責任制。立案信訪部門主要負責的信訪事項是那些申訴再審案件;審判監(jiān)督庭主要負責的信訪事項是那些提起再審案件;行政審判庭主要負責的信訪事項是那些一二審案件;執(zhí)行局主要負責的信訪事項是那些執(zhí)行力比較強的案件;法院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主要負責的信訪事項是那些違法違紀的案件。第三,立案信訪部門還要不斷的修正、優(yōu)化和完善主辦責任制。初訪工作由制定的專人負責,確保專人能夠真正的做到有訴必理。與此同時,一旦出現申請再審案件,需要主辦人做好審查處理工作。同時,主辦人在審查處理這些案件的過程中,要保證問題的解決與司法權力的維護能夠有效的統(tǒng)一起來,如果出現案件問題在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的情況下,就駁回對案件的處理,需要追究個人責任。第四,重視對首辦責任制的制定和完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斷的修正、優(yōu)化和完善涉訴信訪法律機制是有效解決涉訴信訪現實法律誤區(qū)的有效手段,而在此基礎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涉訴信訪現實法律誤區(qū),提高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和完整性,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確立涉訴信訪的程序正義理念;另一方面,還要建立涉訴信訪案件流程管理機制;除此之外,還要建立涉訴信訪責任追究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涉訴信訪法律機制的完善性,為充分發(fā)揮法律效應發(fā)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化雷.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9(12):38-39.
[2]郭曉果.涉法涉訴信訪法律問題研究[J].學理論,2018(32):161-162.
[3]孫洪坤,蔣濤.涉訴信訪問題探析[J].法治研究,2018(08):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