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余剛
摘 要:本文將詳細介紹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現狀,針對當前信息技術下對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發(fā)展研究,提出開發(fā)水井鉆探技術、改進設備質量、提升技術水平、引入先進設備及擴大設備服務領域五種新的地質機械開發(fā)方向,從而改善我國地質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
0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引入,我國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又邁入了新的階段,但現代化進程加快的同時,給我國土地資源帶來些許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進一步開發(fā)與利用土地資源,施工勘探人員需提升多種鉆探技術,熟練使用多種先進設備,從而使我國地質機械的水平獲得長足進步,穩(wěn)步發(fā)展地質工程。
1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現狀
一方面,我國地質機械的結構較為簡單,地質工作使用的多數設備類型為鉆探式,此類設備大多為巖心機,其形狀為立軸式,該設備的結構比較簡單,且成本較低,工程在設備上所耗資金較少,因此,地質機械性工程的經濟效益較高。與此同時,當前地質機械工程的質量不低,勘探技術上的進步,進一步帶動了勘探機械的發(fā)展,特別是機械鉆孔,我國在機械鉆孔的深度上以達到數千米,良好的技術改善了地質工程的整體質量。
另一方面,在地質機械設備的質量上,經過多年努力,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后,我國機械設備的質量較高,且引進多種先進設備,從而保障了地質工作的穩(wěn)步運行。此外,地質機械設備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仍存在些許問題,比如,部分機械設備較為笨重粗大,對體力勞動的需求較高,在實際開展鉆探工作時,此類設備的使用效率較低,甚至部分零件也有些落后,對地質工作的運作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拖慢了工作的速度,影響了地質勘探的效果,因此,管理人員需對地質機械進行進一步的開發(fā)與研究。
2信息技術下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發(fā)展研究
2.1廣泛應用現代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信息技術的進步,當前我國的機械生產技術與地質勘探技術已朝著現代化方向發(fā)展,多數用全液壓機械技術替代了過去的半液壓化機械技術。在轉變的過程中,坑道鉆機的形式大多采用全液壓動力頭類型的鉆機開展鉆研工作,不但使鉆機運轉速度得到了提升,還發(fā)揮出該機械自身的優(yōu)勢,即無極調速。目前我國全液壓化的機械鉆機設備有MD-刃全液壓錨桿、MD-100型及土星-800型鉆機等。通過相關數據信息的研究,鉆機動力外頭除了具備自動化功能外,還讓液壓化類型的鉆機增加了多樣化特點,使其更加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中。比如,與傳統(tǒng)鉆機相比,FD-300型鉆機具備無極調速的特點,該設備不但操作簡單,鉆機的運轉效率也較高,因而在生產與日常生活中運用較為廣泛。具體來說,FD-300型的鉆機主要由CBF-IEooG齒輪泵、V78變量泵、CCIY4-B變量泵及SG三聯(lián)泵構成[1]。
2.2設備功能更加多元
地質機械化設備在發(fā)展過程中,其功能變得更加多元,信息技術的進步使機械鉆機的運轉速度得到提高。我國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設備的發(fā)展目標為通過一臺鉆機設備可同時開展多項鉆井工藝,而地質設備由智能化代替機械化也符合我國地質發(fā)展的未來趨勢。比如,當前水井性鉆機的性質為單一回轉,而日后的發(fā)展目標為多元沖擊或回轉,綜合式空氣鉆、正反水力循環(huán)及潛孔錘等形式的鉆機也都是我國未來的發(fā)展目標。轉變時,工作人員應利用智能化的方式改進錨桿鉆機,改造的方式可依照潛孔錘的鉆進方法。此外,立軸式的鉆機也能通過高速回轉的方法轉變?yōu)橹悄芑?,此方式不僅能使鉆機鉆進的效率與速度得到提高,還能降低污染,減少噪音震動的頻率。
2.3使用網絡技術
基于信息技術發(fā)展與引入,我國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另一項發(fā)展研究為應用網絡技術,電子網絡技術已進入到諸多領域,地質領域也有所滲透,如某地質大學通過電子網絡技術成功設置了鉆探監(jiān)測體系,將相關工程的材料、設備及人員的數據信息輸入該平臺內,可自動形成分類,并將相關技術及注意事項完整地展現在員工面前,極大地提升鉆探工程的效率與效果。與此同時,將鉆機與網絡系統(tǒng)相結合,并投入到技術與生產研發(fā),對鉆進參數可進行實時監(jiān)測,從而保障參數的準確性與完整性。鉆探監(jiān)測體系的作用還有智能識別功能,在實際工作中將有用的信息識別與篩選出來,對設計質量與勘測繪圖技術有著積極的影響。
3信息技術下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開發(fā)方向
基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對水資源也有較大的需求,而伴隨著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且速度的加快,使淺表地下水逐漸減少,地質地表也產生了程度不同的污染,通過信息技術有效利用地下水是當前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的鉆機最深可達2000余米,而國外鉆機最深已超過5000米,其采用的設備直徑較小,可成為我國新的開發(fā)方向。地質機械設備與金剛石鉆頭可聯(lián)合使用,在開發(fā)主機的基礎上,完善井管設備。
3.1開發(fā)水井鉆探技術
由于我國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且消耗過多,使得部分水體或水資源產生較為污染與浪費的現象,特別是逐年減少的地下淺水層。針對水資源的利用問題,管理部門需進一步開發(fā)水井鉆探設備,當前的首要任務為開發(fā)鉆孔深度,其深度應在1000米以上,與此同時,及時改善水井鉆探的技術與設備,邀請部分發(fā)達國家技術高超的專業(yè)人員進行水井鉆探的技術講解,從而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此外,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技術人員需研制出更為先進、更多功能的機械設備,并在工作中高效地運用,改進水井鉆探的效果與效率。針對修井設備與濾水管,工作人員也要及時完善,不得疏忽遺漏[2]。
3.2改進設備質量
一方面,科技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機械設備的質量變得越來越高,相關地質部門應加大重視力度,在內部進行設備質量的宣傳,勘探人員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因大力觸碰而造成機械設備的損壞。在勘測完成以后,檢修人員應立即檢查設備質量,若發(fā)現設備某零件松動,或有輕微的損壞,應及時維修,避免機械設備的質量發(fā)生惡化。在日常管理時,檢修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所有機械設備,若出現質量問題,或產生設備磨損,需報告管理人員,機械設備如果太過老化,需立即更換,防止設備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加大對地質機械部門的資金投入,水資源的匱乏,加上地質工程的增多,地質勘探工程已變得愈加重要。與部分發(fā)達國家相比,在地質機械方面仍有些許距離,投入更多的資金可用在機械設備質量的更新與維護上,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距離,保障相關機械設備的質量,維護數據的精準度與勘探人員的安全。
3.3提升技術水平
地質勘測系統(tǒng)利用信息技術可成立一座勘探技術平臺,從而在人員的管理上更具系統(tǒng)化。首先,地質勘探管理部門可設置勘測技術與機械設備使用的相關培訓,無論是勘探施工人員,還是設備維護人員都需進行嚴格標準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專業(yè)授課人員會通過真實案例來傳授勘探技術、設備的使用標準與勘探的安全要求,工作人員應提升安全意識,意識到保護自身的重要性。授課完畢后,員工間可自由開展交流討論,加強經驗的積累,若對設備使用模糊不清,或勘探技術仍有疑惑,應立即告知管理人員,專業(yè)講師針對相關問題會再次講述,確保無任何知識的遺漏。
其次,在整個培訓期間,管理人員可定期考核基層員工,從機械設備的使用、勘探要求與注意事項,到多項勘探技術,未通過考核者,該員工應提高學習態(tài)度,增加學習方法,并予以一定的懲罰,且不準許參加工程勘探,直到其考核合格為止,此方式既給其提供學習的機會,又有效保障了該員工的安全,也間接降低了地質工程因安全事故而損耗的成本。而考核合格者,管理人員可給予適當的獎勵,如紅包、獎金等,并允許進行地質勘探。管理人員需時刻監(jiān)督員工的設備使用水平與安全意識,可不定期對合格人員進行抽查,使員工隨時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不能有絲毫松懈。
最后,基于當前我國的勘探水平與部分發(fā)達國家仍有差距,相關地質機械部門可邀請國外先進技術人員具體的勘探技術,與先進設備的使用情況,而作為獎勵,連續(xù)三次考核合格者可免費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或某一段時間將優(yōu)秀的技術人員送到國外培訓,使其掌握更加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將其應用在機械設備的制造與地質的勘探,提高員工的整體技術水平,在技術上真正實現電、機、儀三者一體化。
3.4引入先進設備
一方面,在機械設備方面,雖然在地質勘探方面應用設備較多,但相較于部分發(fā)達國家,我國的機械設備仍然存在些許落后,因此,在開展培訓學習機械技術時,技術人員不僅要學習基礎的勘探知識、設備使用等,還要學會如何制造機械設備。通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技術人員應在當前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并創(chuàng)造出系統(tǒng)更加優(yōu)質的設備。
另一方面,在研制設備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還可引入其他國家的先進勘探設備,不同的國家,其勘探設備也有所不同,地質部門應以實際出發(fā),使用符合我國地質情況的相關設備,并在使用時對該設備不斷研究,在獲得啟發(fā)后,開展新設備的研制工作,通過兩種方式的巧妙結合,提高我國機械設備的研制技術,加速新產品的產生[3]。
例如,甘肅省某探礦機械廠為了改進設備質量,管理部門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機械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總結與研究,技術人員從此批設備中獲得了啟發(fā),研制出了更符合該企業(yè)的機械設備,從而提升了工作效率,經濟效益也獲得增長。
3.5擴大設備服務領域
通過先進機械設備的研制與開發(fā),相關部門可擴大設備的服務領域,傳統(tǒng)的地質機械服務方向較為單一,而技術或設備先進后,應不斷增大機械的服務范圍。地質機械服務能參與多種領域,如災害預防、環(huán)保建設、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施工等,通過技術支撐可有效保障城市建設與發(fā)展。
基于地質工程的基礎性,可有效推動我國的經濟建設,機械設備應用的領域也逐漸增多,為了提高服務質量,相關技術人員需增加設備使用的熟練度,提高地質勘探技術,從而使我國的地質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與前景變得更加清晰。
例如,甘肅省某探礦機械廠在提高地質勘探技術的過程中,由于技術與設備的進步,使其在探測范圍擴大的同時,不斷服務到其他領域,如預報自然災害、規(guī)劃城市建設及參與環(huán)保建設等,工作人員通過技術的精進與領域的延伸,該企業(yè)地質勘探的影響力逐漸增大,發(fā)展前景也較為清晰。
4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加速地質機械系統(tǒng)的發(fā)展,針對當前人口數量與土地資源的矛盾問題,相關部門應明確我國地質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增加資金投入,引入多種先進設備,使地質機械的發(fā)展更具現代化,從而使地質工程的發(fā)展更為順利與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 汪程林.地質探礦工程施工中的問題與應對措施分析[J].西部資源,2019(6):111-112.
[2] 王旭.地質勘探機械維護管理的措施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26):168+170.
[3] 趙珂.地質系統(tǒng)地質機械的研究與開發(fā)[J].中國金屬通報,2018(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