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研
愛是世界上最讓人費解的難題,有人認為它是溫暖的,甜蜜的;也有人認為它是負累的,令人心痛的;而我認為它是隱形的,純凈的,絲絲纏于心間,淡淡盤繞身邊,伴著一個又一個的美夢滋味悠長。
金色柔和的陽光灑滿全身,淡雅柔和的輕風撫過額頭——又是一個甜美的夢,在每個燦爛的早晨,我微笑著醒來。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只因妙趣在夢中。于是乎,夜于我來說有些神秘。
每到夜晚,我放下一天的疲倦,倒在蓬松綿軟的床上,酣然入夢。清晨,在小鬧鐘的跳叫中,緩緩地清醒。周而復始,來不及感受詩中寂靜月夜的“竊竊私語”,跟不上體會“隨風潛入夜”的細膩溫潤。只是在某個明媚的早晨,聽媽媽笑著說,我是一只愛奔跑的小山羊,即使夢中也無一刻寧時。
夢里有什么?醒來后我不禁細細地回想,此時暖暖的棉被安靜地趴在我的身上。反復思忖,不得其解,就好像進入一個花樣的迷宮。難不成我會分身術,一到夢中便一分為二,一個我沉沉而眠,一個我疾馳如電。夢也在我的猜想中成了個迷。
或許是因為出門的喜悅和興奮吧,或許是因為有了對夜晚的揣度吧,或許是期待“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的美景吧,在這個寂靜的夜,身在異地的我竟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聽,門外的腳步聲漸漸近了,“誰?。俊蔽译S即把眼睛瞇成一條細縫,假寐中,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哦!是媽媽。她俯下身輕輕撫摸我的額頭,我假意翻了個身,她卻輕聲笑道:“這孩子,今天還挺乖,被子也沒跑?!闭f著小心翼翼地把被子向上拉,幫我輕輕地掖在頜下,然后輕手輕腳地走出去,慢慢關上門。這些動作一氣呵成。我恍然:原來媽媽一直都是我的美夢的締造者。她的愛讓我的內心此刻仿佛如皎潔的明月,透亮、清純。
在天邊漸入緋紅時,我漸漸熟睡,夢中依然有那拂面的輕風,金色的暖陽,只是還不等到醒來,我早已眉峰輕挑,唇角微翹,輕展笑顏。
有愛的相伴,讓我的心充滿溫暖;有愛的相伴,讓我的清晨無比燦爛;有愛的相伴,讓我每天散發(fā)出幸福的馨香,滋味悠長。
(指導老師:惠軍明、柯麗莎)
【簡評】
作者自述常常與美好的夢境相隨,常常與幸福相伴。為什么自己的夢境會如此呢?難道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嗎?一次偶然的機會,一次身在異地的失眠,才讓作者恍然大悟。原來媽媽一直都是自己美夢的締造者,有了媽媽的關愛,自己的內心才如此澄澈透亮。文章選材新穎,以夢入文,借助夢境謳歌母愛的無私偉大,構思巧妙,匠心獨運,令人嘆服。其次這篇習作語言清新,節(jié)奏舒緩,靈動優(yōu)美。那些承載作者情感的字字句句,如清晨帶露花草,彌漫芬芳,旖旎動人。再者這篇文章細節(jié)描寫也很成功,例如媽媽幫我蓋被子的情節(jié)寫得就很好。文章通過對媽媽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致描繪,使得媽媽的形象躍然紙上,營造出溫馨的氛圍,抒發(fā)了作者對媽媽深深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