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倩劉永樂 劉湘茹俞 健 王發(fā)祥 李向紅
(1. 長沙理工大學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2. 湖南省水生資源食品加工工程技術中心, 湖南 長沙 410114)
蓮藕為睡蓮科蓮屬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蓮肥大的地下莖,具有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yǎng)性等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1]。鮮切蓮藕是經清洗、去皮、切割、包裝等加工而成的即食新鮮蓮藕產品[1]。然而,蓮藕鮮切過程中由于去皮、切分等工序使細胞受損,導致其貯藏期間易發(fā)生褐變和受微生物污染,極易出現(xiàn)品質下降[2-3]。
近年來,臭氧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食品減菌劑,由于具有強氧化性、廣譜殺菌性和無殘留等突出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保鮮工藝中[4-5]。采用臭氧水處理果蔬,不僅能有效殺滅細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6-7],還能抑制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氧化還原酶活性[8],同時還具有減輕果蔬呼吸和蒸騰作用[9]、降解表面農殘和真菌毒素[10]等作用。試驗擬采用電解臭氧水和無菌水處理鮮切蓮藕,研究其對蓮藕樣品冷藏過程中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營養(yǎng)品質、感官品質等的影響,旨在為利用電解臭氧水進行鮮切蓮藕加工和保鮮提供依據(jù)。
1.1.1 材料與試劑
新鮮蓮藕:成熟度適中,藕節(jié)完整,無機械傷的帶泥蓮藕,市售;
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1.2 主要儀器設備
色差計:WSC-S型,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阿貝折射儀:WYA-2W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 2600型,上海舜宇恒平有限公司;
質構分析儀:TA-XT Plus型,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s公司;
電解式高濃度臭氧機:HPSJ-25型,武漢威蒙環(huán)??萍加邢薰尽?/p>
1.2.1 電解臭氧水的制備 按使用說明開啟臭氧發(fā)生器,將臭氧通過氣液混合泵通入自來水中,使臭氧充分溶解;調節(jié)氣體流量計控制自來水混合流速為220 L/h,穩(wěn)定通氣0.5 h后開始收集臭氧水,按CJ/T 322—2010中的碘量法測得臭氧水濃度為8.44 mg/L。
1.2.2 鮮切蓮藕樣品的制備 將新鮮蓮藕洗凈,擦干,去皮后切片(片厚約4.0 mm),按大小、部位相當?shù)脑瓌t將藕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以電解臭氧水浸泡4.0 min,于無菌操作臺瀝干后隨機分裝至自封袋,每袋4~5片;另一組以無菌水按相同方法浸泡、瀝干和包裝,作為對照組。處理后于4 ℃冰箱中冷藏,分別于貯藏第0,3,6,9,12天取樣測定。
1.2.3 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分析 按GB 4789.2—2016執(zhí)行。
1.2.4 營養(yǎng)成分分析
(1) 失重率:參照張永清等[11]的方法。
(2) 總酸:按GB/T 12456—2008執(zhí)行。
(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按NY/T 2637—2014執(zhí)行。
1.2.5 硬度分析 參照汪薇等[12]的方法。探頭為 HDP/VB,測試類型為壓力,測前、測中速度2 mm/s,測后速度10 mm/s,形變50%,觸發(fā)力5 g。
1.2.6 色澤分析 參照王建輝等[13]的方法,每個樣品重復測定5次,按式(1)計算白度。
W=100-[(100-L*)2+a*2+b*2]1/2,
(1)
式中:
W——白度;
L*——明亮度;
a*——紅綠度;
b*——黃藍度。
1.2.7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采用Origin 9.0軟件繪圖。
由圖1可知,兩組樣品的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且臭氧水處理組的增長速率低于無菌水處理組的。貯藏第0 天,臭氧水處理組和無菌水處理組的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分別為2.73×103,4.30×103CFU/g,臭氧水組的減菌率為36.51%,說明臭氧水處理具有冷殺菌作用;貯藏第6天,臭氧水處理組的菌落總數(shù)增加至3.92×105CFU/g,為無菌水處理組(6.30×105CFU/g)的62.22%;貯藏第9天后,菌落總數(shù)急劇增長;貯藏第12天,臭氧水處理組的菌落總數(shù)達4.20×107CFU/g,為無菌水處理組的37.84%,說明臭氧水處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增殖。目前,最新的微生物管理標準認為新鮮凈菜活菌數(shù)應控制在105CFU/g以下[1],因此,兩組鮮切蓮藕樣品在貯藏第6天時均已開始腐敗,電解臭氧水雖然具有較好的減菌、抑菌作用,但單一使用對延長鮮切蓮藕保質期的效果有限,可能還需其他處理手段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
圖1 鮮切蓮藕貯藏期間的菌落總數(shù)
由圖2可知,兩組樣品的失重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上升,貯藏第12天,臭氧水處理組的失重率為2.69%,為無菌水處理組(5.12%)的52.54%,表明臭氧水處理有利于抑制蓮藕失重,保持其品質。鮮切蓮藕加工過程中由于機械切割導致細胞損傷,胞內營養(yǎng)物質和酶系溶出,新陳代謝加快,尤其是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加強,導致其水分減少、新鮮度下降和品質變化[14];臭氧可使蓮藕表皮氣孔縮小,抑制其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藕片品質,減少貯藏過程中的失重[5,7]。
圖2 鮮切蓮藕貯藏期間的失重率
由圖3可知,兩組樣品的總酸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明顯下降,無菌水處理組在貯藏第3~9天的下降尤為明顯,主要是因為某些有機酸的分解或作為呼吸基質和糖異生作用被消耗[15]。貯藏第0天,臭氧水處理組的總酸含量(1.17%)較無菌水處理組降低了13.33%,可能與臭氧水引起VC等有機酸的氧化分解有關;貯藏第12天,臭氧水處理組的總酸含量下降了23.08%,而無菌水處理組的降低了31.11%,說明臭氧水處理組總酸消耗速率稍慢,可能是因為其代謝速率和呼吸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圖3 鮮切蓮藕貯藏期間的總酸含量
由圖4可知,兩組樣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先上升后下降,其中臭氧水處理組的峰值為6.5%,出現(xiàn)在貯藏的第3天,而無菌水處理組的峰值為6.2%,出現(xiàn)在貯藏的第6天;貯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與淀粉轉化為可溶性糖有關,貯藏后期逐漸降低則可能與其本身的代謝消耗及微生物增殖有關,與祝美云等[16]的結論基本一致;此外,貯藏第6天后,臭氧水處理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率明顯低于無菌水處理組,說明臭氧水處理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蓮藕的代謝活動,減緩其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和質量損失。
由圖5可知,兩組樣品的硬度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與朱云龍等[17]的結果一致。果蔬貯運過程中,由于呼吸和蒸騰作用造成組織失水,破壞了正常的代謝過程,水解作用加強,細胞空隙增多,細胞內膨壓下降,進而對細胞壁造成破壞[18],導致其結構特性改變和硬度下降;臭氧水處理可以減緩蓮藕組織的失水和原果膠、纖維素等水解[5,10],從而抑制蓮藕硬度的下降,減緩其老化過程。
褐變是鮮切蓮藕在貯藏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僅影響外觀,還降低了其品質[19]。由表1可知,鮮切蓮藕的L*值和W值(白度)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下降,說明貯藏過程中蓮藕整體色澤變暗,褐變度逐漸增加,與朱云龍等[20]的結果一致,可能與多酚氧化酶作用導致的褐變有關[5,20]。貯藏第0天,臭氧水處理組的L*、W值分別為70.87,68.60,均大于無菌水處理組(分別為68.53,66.82),可能是因為臭氧水具有強氧化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藕片的色澤和白度;貯藏第12天,臭氧水處理組的L*、W值仍大于無菌水處理組,相對于貯藏第0天,其下降幅度分別為12.21%,15.27%,稍高于無菌水處理組(分別為14.00%,10.10%),說明單一使用臭氧水處理并不能有效抑制蓮藕樣品的褐變速率。
表1 鮮切蓮藕貯藏期間的色差?
? 小寫字母不同表示差異顯著(P<0.05)。
以無菌水為對照,探討了電解臭氧水處理對鮮切蓮藕貯藏過程中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失重率、總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色澤等品質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電解臭氧水處理能有效抑制蓮藕菌落總數(shù)和失重率的增加,明顯減緩蓮藕總酸含量的下降速率,降低貯藏過程中蓮藕的硬度,還能有效減緩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速率。此外,臭氧水處理能改善蓮藕初始色澤,但無法有效抑制其褐變速率。試驗僅研究了冷藏期的菌落總數(shù),并未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后續(xù)還可選取不同濃度的臭氧水,間歇法或噴淋等方式對鮮切蓮藕進行處理。此外,可結合酸性電位水、二氧化氯消毒水等進一步闡明臭氧水的保鮮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