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湘
“齊魯晚報網(wǎng)”2020年2月18日發(fā)布了一則新聞——《上得了熒幕下得了基層,濟南這位警花主動申請上戰(zhàn)“疫”一線》。其開頭是:
“自古以來,巾幗英雄許許多多。在濟南市歷城公安分局華山派出所戶籍大廳內(nèi),也有這么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警花,她上得了電視熒幕,下得了基層,在疫情突然來臨之際主動申請走上戰(zhàn)‘疫一線,她就是戶籍民警張璐?!?/p>
這里,將題目中的“警花”改為“女警花”,改出了語病。
“花”,可“比喻年輕漂亮的女子”,如“?;ā薄敖浑H花”等;“警花”,是“對年輕女警察的美稱”。(《現(xiàn)代漢語詞典》)既然“警花”指的是女性,那么在它前面加上“女”,豈不是疊床架屋?用語法來審視,“女警花”成分贅余,語意重復(fù),是不能說的。
“突然猝死”?
騰訊新聞曾轉(zhuǎn)發(fā)一則題為《初中女生課堂上猝死瞬間被拍下,老師和同學(xué)的反應(yīng)讓人意外》的消息。其開頭是:
“12月8日,安徽六安某中學(xué),一名女生課堂上突然猝死,痛心的一幕被監(jiān)控拍下,而老師和她身邊的同學(xué)卻無人察覺。”
這里,將題目中的“猝死”改為“突然猝死”,也改出了語病。
“猝”,即“猝然”;“猝然”,即“突然,出乎意料”,如“猝然改容”“猝然發(fā)問”等。“猝死”,即“猝然死亡”,“醫(yī)學(xué)上指由于體內(nèi)潛在的進行性疾病而引起突然死亡”(《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給出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nèi),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笨梢?,“猝死”已含“突然”之義,“突然猝死”表意重復(fù),是不能說的。
“桃色緋聞”?
《讀報參考》2011年第25期,就涉及官員的“艷照門”事件,轉(zhuǎn)發(fā)了一篇文章,其題目是:“裸”官,迷失在桃色緋聞中。題目中的“桃色緋聞”是不能說的。
“桃色”,含義有二:1.粉紅色,常用以比喻美女艷麗的面容,如“面如桃色”;2.形容不正當?shù)哪信P(guān)系,如“在他的腦子里,稻種代替了改霞,好像他昨晚在車站票房里根本沒作桃色的遐想。”(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
“緋”,即紅色,如“緋紅”“深緋”?!熬p聞”,即桃色新聞,指跟不正當?shù)哪信P(guān)系有關(guān)的新聞,如“影壇緋聞”。
顯而易見,用了“緋聞”,則無須冠以“桃色”,否則便有疊床架屋之嫌;若用“桃色”,那就必須改“緋聞”為“新聞”才行。這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范例,如“這次,徐悲鴻在南京和北平不一樣了,有桃色新聞傳開了?!保惖强频取缎毂櫋罚?/p>
“話本底本”?
現(xiàn)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小說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1頁,編者寫有這樣一段話:
“《金瓶梅》的故事雖然從《水滸傳》‘武松殺嫂演化而來,但與《水滸傳》有明顯的不同,即主人公不再是根據(jù)以往各代民間藝人的話本底本加工而來的歷史人物,而是基本出于文人創(chuàng)作的、當時社會的典型人物?!?/p>
其中的“話本底本”是不能說的。
什么是“話本”?教材第33頁在介紹“三言”時說:“宋元時代說書人的底本即‘話本。”魯迅先生給了定義:“說話之事,雖在說話人各運匠心,隨時生發(fā),而仍有底本以作憑依,是為‘話本?!保ā吨袊≌f史略》)《現(xiàn)代漢語詞典》注釋說:“宋代興起的白話小說,用通俗文字寫成,多以歷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是宋元民間藝人說唱的底本?!庇蛇@些解說可知,“話本”是指說話或說唱的底本。明乎此,那么“話本底本”就是“說話或說唱的底本的底本”,這種表達語意重復(fù)、成分贅余,應(yīng)刪除“底本”,或改“話本底本”為“說話或說唱的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