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屏
在初中歷史的測試中材料論述題是比較常見的考試題型之一,材料論述題的解題過程對于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和歷史綜合素養(yǎng)有很高的要求,初中生在解決材料論述題的過程中,既要能夠分析和理解材料的內(nèi)涵,還要用合理的方式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另外,初中歷史教師在學生練習材料論述題后,應該根據(jù)學生答題的實際情況總結適合學生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這樣有利于學生今后在解決材料論述題的時候能夠提高解答效率。
初中生在解決歷史材料問題的時候,第一應該認真地閱讀歷史材料,只有通過認真的閱讀材料才能夠將材料中的關鍵內(nèi)容、事件和人物找出來,才能夠準確系統(tǒng)地理解材料內(nèi)涵,才能夠準確地解決問題。所以對于初中生來說認真閱讀材料是做題的關鍵,同時在解決材料論述題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解題技巧和方法能夠讓學生快速地閱讀材料,還能夠準確地掌握材料的核心內(nèi)容,提煉有效信息,通過材料核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提煉材料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解答問題。
在對歷史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和觀點提煉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以下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應該認真仔細地通篇閱讀文字材料,對于材料的出處和介紹也應該認真閱讀;其次,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時間、空間、人物和事件的相關信息,通過閱讀認真理解材料的核心內(nèi)容是什么;再次,要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歷史材料的中心和主旨,這對材料題的解答而言非常重要,對于材料主旨和中心的理解直接決定了解題的準確度;最后,初中生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應該將教材的知識應用到答題過程中,這樣能夠更好提煉自己的觀點。初中生在解決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過程中,只要按照上述的步驟解答問題,就會有比較清晰的解答思路,能夠比較準確地理解材料的核心。
在閱讀完材料后,應該對材料的主旨思想進行分析,然后根據(jù)材料的中心內(nèi)容進行論述,部分同學在總結材料主旨思想的環(huán)節(jié)上會出現(xiàn)問題,這也是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難點所在,如果不能準確深入地了解材料,就會出現(xiàn)分析誤差,總結的主旨思想就會不準確,分析的材料觀點就會不全面,所以在解答歷史材料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準確地總結主旨思想,同時在利用合適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總結完材料的主旨思想后,要用有力的證據(jù)支撐觀點的表達。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材料中總結提煉證據(jù),這樣的方法比較常用也比較容易應用,但是有的時候難以在材料中找到支撐論述的證據(jù),遇到這類的材料就需要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自己的日常積累進行論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變?yōu)檎摀?jù)。有利支撐論點的論據(jù)后,就可以開始自己的論述了,在進行論述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時間或背景+事件+影響”的形式,最后在進行總結的時候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升華。
很多初中生在解決歷史材料的過程中會有這樣的疑問,自己明明按照教師的解題要求和思路進行解答,而且針對問題展開了有效的論述,為什么得分卻不理想呢?筆者認為出現(xiàn)上述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學生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不夠充分,其次是因為在解題的過程中粗心大意,沒有按照解題的步驟進行問題解答。所以初中生在進行歷史材料問題復習的過程中,應該歸納總結自己的答題情況,分析出自己得分不高的原因,在下次答題的過程中多加注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不斷地改善和優(yōu)化答題邏輯思維,從而提高自身的歷史材料問題解答能力。除此之外,初中生在進行歷史材料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誤區(qū),首先,孤證不立,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對于自己想要論述的觀點,應該找出至少兩個史實作為論述的依據(jù),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出現(xiàn)史實表述錯誤的問題,如果不能找到兩個論據(jù),就應該選擇新的論點開展論述;其次,在進行論述的過程中應該緊扣主題,保證在論述的過程中邏輯清晰,將論據(jù)和事實相結合;最后在進行論述的過程中要盡量使用書面語言。如果能夠在解答歷史材料問題的過程中把握住上述三點要求,那么就會使答題的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