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橋
前段時間,2020年“美國小姐”冠軍誕生,得主是一位穿白大褂的藥劑學女博士,名叫卡米爾·施里爾,在她的秀場表演上竟然憑空出現了三頭“大象”。和傳統(tǒng)唱跳表演不同,卡米爾是怎樣通過這三頭“大象”有力地打敗其他競選人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奇妙無窮的“大象實驗”吧。
“大象實驗”并非是真正出現了三頭活靈活現的大象,它的另一個實驗名稱叫“過氧化氫的分解”,只需要比例適當的過氧化氫、碘化鉀和發(fā)泡劑三者混合發(fā)生化學反應即可。因為過氧化氫是一種氫氧混合物,在不改變物質成分的前提下,通過碘化鉀溶液充當催化劑,可以催化分離過氧化氫中的氫和氧。這個過程反應劇烈,溶液快速分解,會產生大量充滿氧氣的泡沫,加之化學物質的反應變化,泡沫會呈現淺黃色,發(fā)泡劑進一步促使泡沫膨脹上升,借著氣流的沖勁,仿佛火山爆發(fā)一般迅速從容器中噴涌出來,就像從容器口憑空生產出牙膏一樣,這也是別名“大象牙膏實驗”的由來。
當然,除了通常的玩法之外,卡米爾還玩出了新花樣。她事先在溶液里加入了幾種色素,這使得形成的泡沫具有了不同的色彩,觀眾就像在觀看一場盛大的噴泉表演。在她加入催化劑的瞬間,不同顏色的泡沫沖天而起,仰頭觀看,泡沫像巨龍一樣叫囂著沖向舞臺頂端,待落下來后層層堆積著,就像一頭充滿力量的大象匍匐在舞臺上。
“大象實驗”不僅受到實驗室的歡迎,也成為各大驚奇事件的主角,它和著名的“法老之蛇實驗”一起被并入“常見化學實驗的158項”之一。2019年年底,科學博主尼克·烏哈斯完成了覆蓋面積達500平方米的巨大“大象實驗”,藍色泡沫如火山噴發(fā)一樣填滿了后院,因此創(chuàng)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實驗的獵奇會讓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但在享受實驗的過程中,更要保護好自己。因為實驗中會產生大量氧氣,反應劇烈,所以實驗者一定要戴好防腐蝕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具;實驗材料的選用要注意溶液濃度,其中過氧化氫的濃度要保證達到30%,而它的常見濃度一般是3%左右,所以要想達到實驗效果,還需要好好選用合適的濃度,不然實驗失敗不論,造成意外傷害可不是一件小事;由于這個實驗場景盛大,在選擇實驗地點時,要挑選空曠的地方,觀看人員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受到波及;實驗結束后,要注意清潔場地,避免化學藥品殘留,造成不良影響。
有趣的實驗可以讓人們見證物質之間奇妙的碰撞效果,激發(fā)大家走近科學、探訪科學的欲望。知識沒有極限,科學沒有頂峰,只要我們常懷探究精神和好奇心,就可以揭開科學的不同面具,誰說科研不是一種才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