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顏?
【關 鍵詞 】小學 數(shù)學 ;口頭 作業(yè) ;表達 力;思辨 力;探究 力
數(shù)學口頭作業(yè)作為低年級學生課后作業(yè)的一種重要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有效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往能力。然而,當下不少口頭作業(yè)僅僅停留在“說”的淺表層面,缺乏傳播、交流和分享,其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活潑的口頭作業(yè),盡可能地發(fā)揮口頭作業(yè)的價值,讓學生更好地依托口頭作業(yè)掌握數(shù)學知識,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1.布置游戲式口頭作業(yè),促表達力萌芽。
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低年級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較大,教師可以借助游戲,讓口頭作業(yè)“活”起來,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邊玩邊學,這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好學”“樂學”。如教學蘇教版二下《認識方向》一課,考慮到方向的知識點對學生來說難度比較高,筆者布 置了 口頭 作業(yè) ,讓學 生扮 演“小 導游 ”,向爸 爸、媽媽和同學介紹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
(1)認一認家里的東、南、西、北,完成四組口頭 練習 :面向()面,后面 是()面,左面 是()面,右面是()面。
(2)拍攝 視頻 ,介紹 自己 的房 間,東面 有( ),南面有(),西面有(),北面有()。(每個方向選取一兩樣有代表性的東西介紹即可)
(3)拍攝視頻,在你居住的小區(qū)或家里選取一個你喜歡的地點,面向一個方向,指一指并介紹其他幾個方向: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邊是(),右邊是(),介紹四組。
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愿意具身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時,才能更快、更好地發(fā)現(xiàn)新規(guī)律、新方法,學生的內心活動才能通過語言轉變?yōu)橥獠康淖晕冶憩F(xiàn),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才能自然萌芽。
2.布置生活式口頭作業(yè),促思辨力拔節(jié)。
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提供了很多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的學習契機。在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除了能更好地獲取知識以外,學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訓練和培養(yǎng)。設計口頭作業(yè),應注意找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結點,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理解、應用知識。教學蘇教版二下《角的初步認識》一課,學生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在課堂上也研究了比較角大小的方法,但練習時還是有不少學生出錯。于是,筆者布置口頭作業(yè),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小不同的角,用音頻或視頻的方式做記錄,在鞏固角的各部分名稱的同時體會角是有大小的,并在此基礎上任意選擇兩個角比較 大小 ,明確 比較 角大 小的 方法(頂 點對 齊,一條邊對齊,看另一條邊進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始終圍繞在“兩條邊張開的大小 ”這個 決定 性因 素上 ,而不 會再 以“邊 的長 短” 來判斷角的大小。
3.布置實驗式口頭作業(yè),促探究力生長。
實驗 是一 種有 目的 、有計 劃、有步 驟、動手 操作的探究活動。教師在課外巧妙設置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又能解決的實驗小課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能促進他們的認知向縱深發(fā)展。如教學蘇教版二下《認識分米和毫 米》之后 ,結合“動 手做 ”的內 容,筆者 設計 了“蒜葉的生長”口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里觀察蒜葉每一天的生長情況,并用文字、照片、音頻、視頻等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思。兩周的時間,學生經歷了焦慮與等待、失敗與反思,最終收獲了成功。
學習 既要 能“學 進去 ”,更要 能“講 出來 ”,能 夠講 出來 的知 識才 是內 化了 的知 識。 口頭 作業(yè)不是“說”了算,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新口頭作業(yè)的形式和內容,以期盡可能地發(fā)揮口頭作業(yè)的價值。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