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莉
鳥兒不是花朵。花朵即使再多,也是可數的。一朵、兩朵……幾十朵。你還可以把鼻子湊到一朵梅花或是桂花上去使勁嗅聞?;ǘ涞撵o態(tài)使它們可親,鳥兒卻不一樣。一群鳥兒,很難等到數清,就散開或飛遠了。我家樓下有個小花園,花園里多老樟、銀杏以及橡樹,都是高大挺拔的樹種。鳥群以其本能明智地聚集、棲息于此。它們一忽兒各揀高枝而棲,一忽兒列隊從樹梢出發(fā),每次都為自己配著樂,呼啦啦地響,鬧得動靜挺大。然而我從來不能看清楚那是一些什么鳥兒,也從來沒有搞清楚過究竟有多少只鳥兒在上面。我只能從偶爾逗留在樹下啄食小蟲的一兩只膽大的鳥兒判斷,有一些是我最熟悉的麻雀,另一些是個頭稍大、形如燕子的鹡鸰,偶爾我也能看見烏鴉。除此之外,很難知道是否還有別的什么鳥兒了。
人是那么難以接近一只鳥兒。鳥兒無論曬太陽,還是進食,只要在一定范圍內感覺到人的存在,必定飛離此區(qū)域,并且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返回。有時候返回了我們也不知道,因為鳥兒飛得疾速,長得又太相似——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有時我覺得人也不能兩次看見同一只鳥兒。今年因為降雪,加之又是數年來最冷的年份,高處不勝寒,我發(fā)現(xiàn)鳥兒降落樹木的位置普遍低了一些,低到我在樹下也能觀看它們一陣。這一細看不要緊,我知道我見識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平衡木運動員。鳥兒具有一種分花拂柳的本事,當它從一根長滿樹葉的樹枝躍到鄰近另一根的時候,總是如入無人之境般準確、穩(wěn)當。它的選擇也往往是那些樹杈里最舒適、最佳的那條。我不知道那是怎么做到的,似乎并不僅僅是依憑眼力。鳥兒的這種行為,簡直透露出一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亩U意。
每年最寒冷的時候,想著鳥兒沒有食吃,我就把大米撒在室外的空調架上。不需等到第二天,也可能只過了一兩個小時,那上面準定是米去大半,甚至空空如也。有時于室內能聽見某只鳥在喳喳叫,急促得很,是它發(fā)現(xiàn)了食物在呼喚同伴呢。由此我知道鳥兒并不自私。那時我從窗縫里往外瞧,不一會兒架子上就有三只以上的小伙伴了。但是我瞧的時候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座雕塑,一動不動才行。不要說往前移一兩步,哪怕腳步再輕,它們都能夠發(fā)覺,就連呼吸得急促點,鳥兒都能感覺到。這樣的結果就是鳥兒們一哄而散,徒留空調架子上的米粒。
鳥兒的這種自衛(wèi)的警覺能力,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有的鳥兒甚至能透過陽光下其他種類的影子來規(guī)避風險。也正因為此,鳥兒們的起飛與降落,才會那么好看。它們精準如測繪員,迅捷如飛箭。群體活動時幾無出格、出錯、打亂節(jié)奏,單獨飛行時則勇敢敏覺,“訥于言而敏于行”。它們的速度、隊形、起飛與降落點的選擇,都是在進化之后形成的“完美無瑕”。
我愛看鳥兒們在天空匆匆忙忙趕路的樣子。天氣晴好的日子,鳥兒的飛翔是天空給我上演的最好的視覺大片。鳥兒全都是隊形排列大師,往往是二十幾只或更多的鳥,圍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前行,當它們拉成一列漸入天際線時,像纖細至極的一根線,細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世界并不只有人的存在,人也并不一定就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起居、喜好、利益,只占世界的一部分。只有鼠目寸光的人、平庸之極的人以及無端自大的人,才把這當成世界的全部。世界另一相等的部分,是海洋與山川,是花朵與鳥群,當你悉心體察它們的盛衰榮枯,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面的博大與細小,發(fā)現(xiàn)那里面驚心動魄與無微不至的美。
六月一整月,都是雨。最喜悅的當數草木,它們吃飽喝足,養(yǎng)精蓄銳,接下來就是好好安度酷夏了。春天時,出門一周未澆水的梔子,枯枝敗葉已近兩月,我們都以為它無法復活了,可是在這一月的梅雨中,它爆滿淡綠的新芽。新芽一點點從根部、梢頭,從任何部分拱出來。每一芽都是求生意志。當然潮濕也助長各種蟲蟻長大,有一晚在家中水槽邊竟然看到一條肥圓的黏蟲偃臥。身居高樓,也不知道它是從哪里爬過來的。寄居花盆泥土中的小蝸牛也越來越多,多到得用筷子一個個夾走。這個活兒,眼尖心細的人才干得了——園丁也不是人人都可當的。
委屈的只有太陽花、蟹爪蘭這些喜陽植物。這一月,太陽花每天早上都積攢起一個個紫紅色花苞,昂昂然,等著太陽出來??墒堑葋淼氖且徊ㄓ忠徊ǖ挠?。它頂著的花苞,終究沒有開成。它不服氣,第二天又來,周而復始,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