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慧
“一年樹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薄兜茏右?guī)》是一部經典著作,它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guī)范,它規(guī)定了學生在生活中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事小心謹慎,言語真信;與人相處平等博愛,虛心學習。這些對于教育工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回首從教之路,自畢業(yè)以來,面對的就是這些有口卻不能說,有手卻不會做,有耳卻置若罔聞的殘疾孩子,筆者沒有教育成功的大作,更沒有值得稱道的壯舉,生活的平凡賦予自己平淡的經歷,而平淡中的種種感動,才會實實在在的激勵著自己不斷前行。
學校推行《弟子規(guī)》于德育教育的日常已有三年,筆者所帶的班級現(xiàn)已是六年級,筆者將《弟子規(guī)》的精神不時滲透到與孩子們溝通和教育中,讓孩子們逐漸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并且感受到老師帶給他們的溫暖和關懷。
1 優(yōu)化班級管理?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命運”,《弟子規(guī)》中所說“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筆者從培養(yǎng)孩子基本衛(wèi)生習慣,生活習慣抓起,抓講究時間觀念的習慣,認真積極的習慣,樂于助人的習慣……學習上要求學生不遲到,守紀律。我首先做到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責,上好每一節(jié)課。日常生活中,讓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走。如:“晨必盥,兼漱口”。要求學生早上起床后務必洗臉、刷牙。使精神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氨隳缁兀m凈手”的好習慣。由于長時間的朗讀和講解,玫級工作順利地走上了正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古人道:“親其師,信其道”,如果一個老師“其身不正”學生會做到“雖令不從”的,由于自已能以身示范,學生在模仿的同時提高了道德認識。
2 重視班干部培養(yǎng),形成良好班風
在班級管理中使用班級優(yōu)化大師,筆者和學生一起約定制定出一些可以加分表揚的項目,如:團隊合作、遵守紀律、尊敬師長、按時完成作業(yè)、進步明顯等等,也有減分待改進的項目,如追跑打鬧、不按時睡考試作弊、偷拿手機、晚自習差、浪費糧食等等,有些項目由我來控制,有些就由班長、體育委員和學習委員來控制,讓學生自己管理學生,及時對班里表現(xiàn)好的進行積分獎勵,對表現(xiàn)不好的給予扣分。這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良好的衛(wèi)生意識。這些獎懲制度已使大家學會珍惜自己的“行規(guī)分”,如今他們都很看重老師發(fā)的“獎勵券”,并為此會更自覺地去遵守日常的校規(guī)與班規(guī)。
3 培養(yǎng)感恩意識,搭建心靈交流的平臺
《弟子規(guī)》以《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指導精神編纂而成,包括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規(guī)范和禮儀,特別講求生活和做人的教育。我將其精神貫穿在日常的教育中,讓學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感恩學校,回饋社會。近來在和學生家長的溝通中獲知班里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回家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事了許多,在學校要對每位老師有恭敬心,學生能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筆者深深的感受到學生在成長的同時,也在一天天進步著,也充分認識到,做班主任最主要、最關鍵之處,除了勤——勤思考、勤巡視、勤談話、勤蹲點之外,還應該有師生之間彼此心靈的交流和碰撞。進入中年級后,我在班里開設了“心語”園地,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把握他們的思維脈搏,與學習建立坦誠、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有的學生在回家休息時通過短信訴說他們心中的悄悄話,雖是稚嫩且不通順的語言,但能看到他們渴望理解,渴望朋友的心聲。在處理班中一名年齡偏大學生的“早戀”問題上,我通過找她私下進行青春期衛(wèi)生知識教育,給她講“早戀”的利弊,引導她走出情感的誤區(qū),增強自控能力,告訴她女孩子一定要自重自愛,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她也很樂意接受,有什么事情都發(fā)短信告訴我。
4 家校配合,嚴愛有度,學會做人
在學習上有個別學生惰性強,不愛學,教育后沒有什么效果的,有必要跟家長溝通。五個手指不一齊,什么家長都有,這時候與家長溝通時千萬別“通通通”把孩子的缺點一股腦地倒給家長,也要掌握技巧。就是先夸,先肯定成績,然后再說不足,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家長理解、體諒老師的辛苦了,他就能主動為你著想,理解你的難處,跟你一條心來教育學生。所以,當班主任的一定要跟家長搞好關系,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挨累不討好。
5 關注細節(jié),潛心教育,以德服人
作為特教教師,光有愛心和耐心是不夠的,還要兼有細心才能將工作做好。在這方面,筆者要求自己做到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隨時查看孩子們細微的變化。例如,每天早上我都和孩子們打招呼,觀察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早讀前,詢問前一天晚自習的表現(xiàn),觀察每個孩子新的一天的狀態(tài);下課做他們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學習玩耍,讓他們發(fā)自內心接受我……
教師的呵護似春風,能融化殘疾學生心頭的寒冰;似良藥,能康復殘疾學生受傷的心靈;似火種,能燃亮失望者對人生美好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滋潤青少年嫩嫩的,渴望綠色春意的心田。愛的教育是相互的,鮮活的,只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讓學生終生受益的教育。我將這些深深的感悟會同自己的愛投身在這些殘疾學生身上,就像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一樣他們無法去選擇自己有些殘缺的人生,但筆者相信,在愛的教育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他們會去選擇一個有愛的天空,盡可能舒展自己的才能。
6 賞識學生,體驗成功,收獲快樂
有這樣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就是現(xiàn)在炒得比較熱的“情商”問題。在我們班,筆者把每個同學都看成我的朋友,和他們都有一定的師生友情,從來不用鄙視的目光看待他們。一年級時,有三個學習差的學生,在進入二年級前,教務處問有沒有要留級的,筆者想了想說“沒有,班里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后來的教學針對他們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并每次給予鼓勵。慢慢的,他們都開始轉變,學習也認真了。從此,每當他們學習上出現(xiàn)畏難情緒想退縮時,筆者總是想辦法去激勵他們,關心他們,幫他們想辦法把差的地方補起來。不管是在談心還是閑聊,筆者總是注意給他們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老師喜歡他,認為他行,他有潛力,老師相信他學習抓得起來。筆者經常給他們講:零分不可怕,怕的是不總結。把這種作法叫住“閃光激將法”。
賞識學生,也許它只需要你一個暗示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你的“舉手之勞”,卻能催開他們心靈之花,孕育成功之果。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期待,多一分欣賞,多一分關懷,這樣就能融化孩子心中的堅冰讓他們都沐浴在愛的眼光里,讓他們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和生命的美好。
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更不容易。我對我的學生用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與他們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愛他們,也贏來了他們對筆者的愛。雖然他們只是一些殘疾孩子,不能用動聽的語言來贊美他的老師,可他們卻能在老師的節(jié)日時獻上自己精心設計的版畫卡片和最樸實的假花,擁有這些,是筆者人生的一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弟子規(guī)》的“出則悌”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待人處物,應該怎么為人處世。話說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成為高尚的人,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是個高尚的人,通過《弟子規(guī)》讓學生成為了那樣的人,那么這樣的人出到社會之后會不受到社會的歡迎嗎?班主任工作要有一顆平常心,要在苦中找快樂。我們要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一切都要換一種角度來考慮,合理地化解自己的消極情緒。用好情緒感染學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弟子規(guī)》是按照圣人先師的訓示而寫的,其教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班主任真的可以以身作則來踐行《弟子規(guī)》的要求,真正把《弟子規(guī)》落到實處,那么我想班主任要把一個班級管理好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一燈如豆,四壁青輝。在物欲橫飛的年代,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甘愿守住特教這一凈土,安于三尺講臺,默默奉獻,我會繼續(xù)用真誠開啟心靈,用責任呵護本真,用希冀放飛理想,用愛心孕育成長,把自己耕耘的園地管理得天晴日朗。當淚燭燃盡之時,筆者會自豪的說:天空沒有留下我的足跡,但筆者已經飛過!
(作者單位:寧夏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