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珍
粽葉青青,糯香飄飄。又到一年端午時,在這熱鬧、溫馨的節(jié)日里,讓我們一邊吃著美味的粽子,一邊聽一聽那些關于端午節(jié)的有趣故事吧!
素材積累·古詩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
——【清】納蘭性德《摸魚兒·午日雨眺》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宋】李之儀《南鄉(xiāng)子·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元】貝瓊《已酉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唐】李隆基《端午》
【片段一】
姨媽說:“端午節(jié)可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宇,你了解端午節(jié)嗎?”我慚愧地搖了搖頭,說:“還真不知道?!币虌屝α诵Γ又f:“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女兒節(jié)、地蠟節(jié)等,它有很多習俗……”聽到這兒,我趕緊打斷姨媽的話,搶著說:“這個我知道!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彩繩……”
【微評點】
片段采用語言、動作等描寫手法,通過“我”和姨媽的對話,自然、生動地道出了端午節(jié)的諸多別稱和風俗習慣,主題突出,引人閱讀。
【片段二】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懸菖蒲,粽子香,香囊鼓,龍舟下水,擂戰(zhàn)鼓,這端午,那端午,處處是端午?!泵慨敵疬@首兒歌,我都會想起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就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用各種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微評點】
片段為文章的開頭部分,以兒歌開篇,自然引出主題,十分巧妙。
【片段三】
每到端午,最令人欲罷不能的食物便是那軟糯香甜的粽子了。翠色欲流的蘆葦葉將珍珠樣透明而鮮潤的糯米和瑪瑙似的紅棗包裹起來,再用那條條白線一繞,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完成了。
【微評點】
片段語言生動,如用“軟糯香甜”“小巧玲瓏”形容粽子,用“翠色欲流”來寫蘆葦葉的綠,用詞準確、恰當;將糯米比喻成珍珠,把紅棗比喻成瑪瑙等修辭的運用也很形象、貼切。
素材積累·文章
端陽憶舊
豐子愷
我寫民間生活的漫畫中,門上往往有一個“王”字。讀者都不解其意。有的以為這門里的人家姓王。我在重慶的畫展中,有人重訂一幅這類的畫,特別關照會場司訂件的人,說:“請他畫時在門上寫一個‘李字。因為我姓李?!边@買畫人把畫當作自己家里看,其欣賞態(tài)度可謂特殊之極!而我的在門上寫王字,也可說是悖事之至!因為這門上的王字原是端午日正午用雄黃酒寫上的。我幼時看見我鄉(xiāng)家家戶戶如此,所以我畫如此。豈知這辦法只限于某一地帶;又只限于我幼時,現在大家懶得行古之道了。許多讀者不懂這王字的意思,也挺難怪的。
我幼時,即四十余年前,我鄉(xiāng)端午節(jié)過得很隆重:我的大姐一月前制“老虎頭”,預備這一天給自家及親戚家的兒童佩帶。染坊店里的伙計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劍:向野塘采許多蒲葉來,選取最像寶劍的葉,加以劍柄,預備正午時和桃葉一并掛在每個人的床上。我的母親呢,忙于“打蚊煙”和捉蜘蛛:向藥店買一大包蒼術白芷來,放在火爐里,教它發(fā)出香氣,拿到每間房屋里去熏。同時,買許多雞蛋來,在每個的頂上敲一個小洞,放進一只蜘蛛去,用紙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煙的火爐里煨。煨熟了,打開蛋來,取去蜘蛛的尸體,把蛋給孩子們吃。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黃放在一大碗紹興酒里,調勻了,叫祁官拿到每間屋的角落里去,用口來噴。噴剩的濃雄黃,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門上寫王字;又用指撈一點來塞在每一個孩子肚臍眼里。據說是消毒藥的儲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可向門上去撈取一點端午日午時所制的良藥來,敷在患處,即可消毒止痛。
世相無常,現在這種古道已經不可多見,端陽的面目全非昔比了。我獨記惦門上這個“王”字,是為了畫中的門上的點綴。光裸裸畫一扇門,怪單調的;在門上畫點東西呢,像是門牌,又不好看。唯有這個“王”字,既有裝飾的效果,又有端陽的回想與紀念的意味。從前日本廢除紙傘而流行“蝙蝠傘”(就是布制的洋傘)的時候,日本的畫家大為惋惜。因為在直線形過多的市街風景中,圓線的紙傘大有對比作用,有時一幅市街風景畫全靠一頂紙傘而生成;而蝙蝠傘的對比效果,是遠不及紙傘的?,F在我的心情,正與當時的日本畫家相似。用實利的眼光看,這事近于削足適履。這原是“藝術的非人情”。
【賞析】
作者以樸實、清新的筆觸,由解答畫中“王”字的意思和來源,自然引出幼時老家端午節(jié)獨特的風俗習慣,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家鄉(xiāng)舊俗的思戀、懷想之情。在寫端午習俗時,“放”“調”“噴”“蘸”“撈”“塞”等動詞的運用恰到好處,將舊時的端午習俗生動、細致地展現了出來。
素材積累·詞語
風雨端陽? ? 粽葉飄香? ? 香嫩軟糯
龍舟競渡? ? 人聲鼎沸? ? 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