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昆
我一邊喝著飲料一邊聽CC跟我抱怨。她說她媽剛剛給她發(fā)了語音,說她爸投資的那個線上理財軟件跑路了,投的那十幾萬元全都打水漂了,找不回來了。
CC跟我講,其實她爸決定投資之前,她再三囑咐她爸不要信,可沒想到她前腳勸完,后腳她爸就把攢了好幾年的錢給丟進去了。CC不明白為什么原來那個特別聰明的父親,到了這個年紀卻變得愚昧起來,被這種顯而易見的騙局給套住。
CC的故事讓我想起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個故事。
記得微信開始在老年人中大范圍流行時,我媽在微信上被一個賣洗發(fā)水的人騙了錢,她瞞著家里人不敢講,就自己在那里搗鼓,試圖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把錢要回來??伤恢涝趺磁?,把微信密碼給搞丟了,她試了一遍又一遍想要找回密碼,始終沒有成功。
她只好打電話給我。
接到我媽電話的時候,我正在看電影,在電影院里沒辦法接電話,只好跑出去。我心里面一邊掛念著自己看不到的劇情,一邊嘴上幫她講解著該怎么找回密碼。教了無數(shù)遍后,她還是沒有弄好。
我一句不耐煩的話,讓電話那頭的她一下子掛斷了電話。我媽再也沒接我電話。最后密碼的找回,是她去拜托小區(qū)里一位相熟的阿姨,她家的兒子幫我媽弄好的。
知道這個后的我,內(nèi)心是無盡的自責。我的不耐煩對于自己而言可能只是一兩句簡單的情緒宣泄,對于她而言卻是一種傷害。
就像小的時候,她一遍又一遍教自己學二十六個字母,幫我把一本子寫錯的算術題用橡皮擦干凈。當我長大了,父母卻仿佛變成了兒時的那個自己。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發(fā)展的速度很快,而對于他們,衰老的速度超過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是無可奈何,所以我們更應當溫柔地對待他們。
后來CC跟我說,母親偷偷告訴她,當初父親鬼迷心竅似的非要做這個投資,其實是想幫CC在省會買一套房子作為她的嫁妝。他知道CC在大城市里打拼不容易,所以想替女兒分擔一些。
CC在知道這件事后,也再沒有埋怨父親,雖然她依舊埋怨父親的不明智,但她卻又因為父親這種笨拙的愛而感動。
想要幫女兒買房置辦嫁妝的父親,想要弄懂微信和兒子聊聊天的母親,和小的時候,給哭著鬧著的女兒買棉花糖,給鬧了小別扭悶悶不樂的兒子講笑話時的他們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我們的長大,和歲月的摩挲,讓他們改變了一種方式。
而這種改變里包裹著的愛,依舊沒有變,反而更加濃稠和溫暖。
(方敏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