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獻燦 梁世龍 黃世歡
摘 要 研究不同鮮食玉米品種在自然吸收土壤硒和根外施硒條件下的含硒量對比,為培育和種植富硒鮮食玉米的品種選擇提供參考。分別取不作處理的玉米品種籽粒和根外施硒玉米品種籽粒,分析其品種籽粒硒含量。結果表明:桂糯615、黑桂糯601、桂糯218三個品種施硒后聚硒系數最高,是生產富硒鮮食玉米品種的較優(yōu)選擇。
關鍵詞 鮮食玉米;富硒品種;根外施硒
硒是人體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卻參與體內多種酶與蛋白質的合成,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硒在人體中的作用主要有增強免疫力、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硒對人體非常重要,但是硒不能在人體內自主合成,需要通過飲食補充,且補硒不可過量,因為體內硒過量會引起中毒等癥狀。因此,食用富硒食物是補硒的有效方法,而培育開發(fā)富硒作物,是解決補硒問題的重要途徑。
玉米是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鮮食玉米因其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糯、鮮、脆、嫩而深受各類人群青睞,又因其含糖量高、適宜采收期長而得到廣泛種植,因此培育富硒鮮食玉米是培育開發(fā)富硒作物的良好選擇。目前,種植富硒玉米的主要途徑有葉面噴硒、根外施硒、土壤硒源,但是我國富硒土壤較為少見,絕大多數為缺硒或少硒地區(qū),因此采用人工施用硒肥增加甜玉米硒含量是較成熟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亞硒酸鈉噴施和拌種[1]、玉米灌漿前期噴施富硒植物營養(yǎng)素、抽雄期葉面噴施硒肥、大喇叭口期與灌漿期噴施螯合硒葉面肥等方法。鮮食玉米在中國育種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通過引種和育種,現已擁有數目眾多的鮮食玉米品種,通過對12個鮮食玉米品種籽粒硒含量進行分析,研究不同鮮食玉米品種在自然吸收土壤硒和根外噴硒的條件下含硒量對比,對培育和種植富硒鮮食玉米的品種選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鮮食玉米品種分別為桂黑糯601、桂糯610、桂糯611、桂糯218、桂糯219、桂糯231、桂糯232、桂糯233、桂糯518、桂糯525、桂糯528、桂糯615共12個甜玉米品種。
硒肥料選用“糧油型富硒增甜素”,生產企業(yè)為長沙隆農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糧油型富硒增甜素與水的比例為3∶4,于玉米抽雄期和采收前7天用噴霧器均勻噴施于葉片上[2]。
1.2 試驗地點及環(huán)境條件
試驗地位于廣西省橫縣橫州鎮(zhèn)朝陽大垌,屬亞熱季風氣候區(qū),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無霜期336 d,海拔80 m,平均年≥10 ℃積溫7 115 ℃,年平均日照時間1 553.8 h,年平均降雨量1 468.2 mm。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水條件良好,土壤pH值為6,土質為壤土,前茬作物為玉米。
1.3 試驗設計
田間設計為間比法排列,12行區(qū),行長5 m,株距0.3 m,行距0.6 m,種植密度51 000株/hm2。12個鮮食玉米品種作兩種不同處理,處理1采用葉面噴施外源硒肥;處理2為空白處理(CK)。玉米成熟后分小區(qū)收獲,每小區(qū)取具有代表性10株玉米樣,主要測定指標為株高、百粒質量、產量,取玉米鮮果穗備檢測硒含量。
1.4 測定項目和方法
1.4.1 土壤含硒量測定
試驗前隨機選取5個取樣點,于土壤30 cm深剖面均勻取土,風干,稱取500 g備檢測。
土壤含硒量具體按NY/T 1104-2006《土壤中全硒的測定》,用型號為AFS2202E的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取樣方法為先將土樣風干或烘干,取適量樣品粉碎過篩(篩孔孔徑為0.149 mm)混勻,作為樣品待測。土壤硒含量檢測結果為0.15 mg·kg-1。
1.4.2 玉米含硒量測定
玉米含硒量的測定具體按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硒的測定》,用型號為AFS970的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取樣方法為將玉米鮮果穗中間部位的籽粒脫粒,60 ℃烘干粉碎,儲于塑料瓶內作為檢測全硒的樣品。
1.5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并對硒的富集系數BCF進行計算。
計算公式如下:
BCF值越高,代表植物吸收硒能力越強[3]。
2 結果與分析
2.1 玉米籽粒含硒量與土壤含硒量的關系
硒的富集系數是評價玉米對土壤中硒吸收能力的指標[4]。如表1所示,不同鮮食玉米品種之間聚硒系數差異顯著,12個不同的參試鮮食玉米品種的硒富集系數在9.2%~17.2%,雖然桂糯233、桂糯611、桂糯518三個鮮食玉米品種硒的富集系數較高,但玉米籽粒整體富硒指數偏低。
2.2 根外噴施外源硒肥對鮮食玉米籽粒中硒含量的影響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11)的規(guī)定,固體食品中硒含量達到0.15 mg·kg-1即可定義為富硒食品[5]。在表2中,不噴施硒肥對照區(qū)的參試鮮食玉米品種含硒量均未達到富硒食品的標準;經過葉面噴施硒肥處理后,12個不同的參試鮮食玉米品種含硒量在0.212~0.468 mg·kg-1,與不噴施硒肥對照區(qū)相比,含硒量大大提高,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其中以桂糯615、黑桂糯601、桂糯218三個品種增幅最高,施硒處理后各鮮食玉米品種硒含量均達到富硒食品標準,且在安全標準范圍內。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在不噴施硒肥時,所有鮮食玉米品種硒的富集系數均較低,證明玉米籽粒從土壤中吸收硒的能力較弱,較難生產出達富硒食品標準的富硒鮮食玉米。而在葉面噴施外源硒肥后,所有鮮食玉米品種籽粒含硒量均達到國家富硒食品標準,且含硒量在安全范圍內。所以,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在葉面噴施外源硒肥是提高鮮食玉米品種籽粒硒含量的主要途徑,其中,桂糯615、黑桂糯601、桂糯218三個品種施硒后硒含量增幅最高,可為生產富硒鮮食玉米品種選擇作參考。
參考文獻:
[1] 鄭陽,楊華,付忠軍,等.不同硒處理對糯玉米籽粒硒含量及品質的影響[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3,26(5):1899-1901.
[2] 劉春菊,劉夫國,陳偉,等.葉面噴施硒肥對鮮食玉米硒富集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28(4):713-716.
[3] 楊德平,周成河,饒莉,等.玉米籽粒含硒量與土壤硒的關系及施硒肥的富硒效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43(33):195-196.
[4] 后丹,楊蘭芳,余同玲.魔芋在不同土壤環(huán)境條件的含硒量[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4(2):202-207.
[5] 彭祚全,張欣,牟敏,等.富硒食品含硒量范圍標準的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3,30(1):41-4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