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
攝影/ 秦超平
2019年,徒步領域有多條新線路相繼問世,或轟動一時,或爆紅網絡,還有的成為經典延續(xù)。我相信,總有一條線路是你喜歡的。
每一條新線路的開辟,都給熱衷徒步的人們提供一種新選擇。我們追逐著荒野,從荒野中汲取力量。而這些勇于探索、具有探險精神的開線大佬則為我們打開了荒野之門,讓我們有機會一探究竟。
回望2019年那些走過的新線路,大多集中在西南、藏東南區(qū)域的高海拔線路,有四五天適合商業(yè)的線路,也有長達124天的超長路線,探險路線、傳統(tǒng)變線、商業(yè)開發(fā)線路類型齊全,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線路。
山野之中,路況多樣,有些路跡明顯,處處可走,有些無跡可尋,步步艱難。進入未知的領域,誰也不知道將會迎來怎樣的風險與變化。過往經驗技能的保障,裝備體能的加持,還需要一些好運氣,才能成功走出來,或者是無傷而返。本文將以時間順序,一一梳理2019年那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徒步線路。
線路位置: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老榆林
探線時間:5月
探線者:格致探游俱樂部善友、李科
用時:7天
路程:40公里
看點:勒多曼因冰川徒步
難點:高海拔、冰川裂縫
最佳穿越時間:5月中旬到11月初
國內的商業(yè)徒步線路很多,不過在冰川上行走的線路卻幾乎沒有。格致探游的善友和李科有登山經驗,為營造不一樣的徒步體驗,策劃了一條在冰川上行走的線路,讓大家可以不用攀登雪山就可以近距離感受冰川。
勒多曼因冰川屬于貢嘎山域,是從海拔6112米的勒多曼因峰北坡流淌而下的萬年冰川。善友參加過登山向導班和冰川救援培訓,對勒多曼因很了解。在確保安全和后勤保障后,配備持證高山協(xié)作的領隊,使得這條高體驗度的線路變得更加安全。
這一年來,該線路在市場廣受歡迎,已經發(fā)了10期左右了,善友的團隊也在對線路做一些微調,提升線路的豐富程度。
線路位置:橫斷山脈的七脈六江
探線時間:5月21日~9月21日
探線者:石頭、余星
用時:124天
路程:2155公里
看點:雪山群、海子群、云海群、原始森林、高山草甸
難點:超長距離,復雜多變的道路、天氣,雷電,高落差埡口、斷崖,冰巖混合路面
大橫斷線路的貫通,在戶外圈引起了不小轟動。光是這些亮閃閃的數字就足以震撼人心,124天、2155公里的超長時間、空間跨度,138635米的超大爬升,全程三分之二的路段徒步愛好者未曾涉足。
走壞了9雙鞋(多為軍膠),途經210個海子,翻越125個埡口,光是行走日記,石頭就寫了有80000多字,拍了10000多張照片。
因為徒步行走的地方基本都有云海,在云層中徒步,所以石頭把這條線路命名為“云端漫步”。全程根據地形特征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岷山,距離328.42公里,累計爬升23190米,用時23天;
第二階段: 邛崍山, 距離396.48公里, 累計爬升29474米,用時17天;
第三階段:大雪山、沙魯里山,距離457.33公里,累計爬升32049米,用時24天;
第四階段:沙魯里山,距離375.71公里,累計爬升16125米,用時14天;
第五階段:芒康山、他念他翁、伯舒拉嶺,距離599.71公里,累計爬升39733米,用時30天。
超長距離的徒步,線路規(guī)劃和行走、補給策略都很重要。本次線路,石頭邀請守靜篤和孤月幫忙設計線路,準備了一年時間,攜帶了高壓鍋,繩索扁帶等技術裝備也配備齊全。從剛開始的趕時間,到后面的隨心所欲,哪里風景好就往哪里走。
徒步第四天,石頭就出現了嚴重的高反。天氣變得糟糕,雪花中夾著冰雹,石頭還遇到冰巖混合路線,走得幾乎脫力,連續(xù)咳嗽引發(fā)了肺水腫。他呼吸困難,一晚上都在帳篷里坐著用力呼吸,幸好帶了相關藥品,線路改到低海拔后,行走了7天左右才恢復過來。
高原行走,打雷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震耳欲聾,耳朵聽得都有點疼,有當地人曾被雷劈死。所以一旦遇到打雷閃電,他們就會找地方扎營休整。一圈走下來,除了套鍋,所有裝備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登山杖最后都選擇讓村里的工匠用鋼管打造了一對。
在第三階段過河的時候,隊友余星遇到漩渦被河水沖走,導致手機進水,后來余星進城買手機,兩人分開徒步。直到1個多月后,徒步大橫斷的第89天,石頭和余星在巴塘重新匯合,繼續(xù)向終點邁進。9月21日,出發(fā)后的第124天,他們走到了最后一個埡口,余星拿出了兩瓶背了200公里的格瓦斯,和隊友舉杯慶祝。
線路位置:西藏林芝,喜馬拉雅之東
探線時間:6月
探線者:孤月、國產凌凌漆、澀男、天氣不錯、過客、
小艾、丫頭、素顏
用時:7天
路程:72公里
看點:原始森林、峽谷、濕地、瀑布、冰川、雪山、
牧場及高山海子
難點:巨石埡口、杜鵑林
最佳穿越時間:9~11月,天氣穩(wěn)定
喜馬拉雅按照河流可劃分為三段:普蘭孔雀河以西為西段,普蘭孔雀河和亞東河之間為中段,亞東河以東為東段。喜馬拉雅東段目前只有庫拉崗日南坡這一條經典徒步路線,孤月在2018年走完了郭喀拉念久環(huán)線后注意到,它正南側的喜馬拉雅山脈最東段地區(qū)擁有眾多海子,于是便在地圖上規(guī)劃起了喜馬拉雅之東的徒步線路。
2019年端午節(jié),孤月帶隊,一行8人開啟了喜馬拉雅之東的探索之旅。徒步前兩天就遇到了杜鵑林,行進艱難,隊伍一天只走了3公里??傮w來說,該線路的風格和藏東南線路比較統(tǒng)一,埡口的巨石、沿途植被都比較相似。
在第七天徒步的時候,隊友們都選擇下撤,只剩孤月一人繼續(xù)前進,再多走了一天后,因為鞋子磨腳的緣故,孤月也選擇了下撤。這條線路最大的魅力就是原始,很多景色都是第一次發(fā)現,多處需要自己開辟線路。孤月認為喜馬拉雅之東原始又神秘,處于郭喀拉日居山脈的正南方,所以可以把它當做一條郭喀拉的備用路線。
探路結束后,孤月對線路做了優(yōu)化,去掉了第一個埡口,8天就可以走完,他把線路命名為喜馬拉雅之東C線,難度為6.5級,是大部分驢友都能夠完成的線路。
線路位置:西藏芒康,穿越金沙江—芒康山—瀾滄江—他念他翁—怒江—伯舒拉嶺
探線時間:5~6月
探線者:黔中君、三多
用時:20天
路程:295公里
看點:濃郁的人文歷史,蟲草季,雪山海子,牧場
難點:怒江邊上的部分路段容易被沖斷
最佳穿越時間:5~7月蟲草季看人文,秋季看秋色
2018年5月,為了約翰·繆爾小徑(John Muir Trail)徒步做拉練,黔中君和隊友來到他念他翁,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2019年,他便設計了一條囊括他念他翁的三江連穿線路。
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的藏東南流域,三江連穿徒步徑(簡稱SJT)是首次在這里設計規(guī)劃的一條全新徒步穿越線路,分為三段:
第一段:芒康,穿越芒康山脈到鹽井,距離106公里,爬升6250米;
第二段:鹽井—他念他翁—玉曲覺瑪鄉(xiāng),距離80公里,爬升5830米;
第三段:左貢—伯舒拉嶺主峰查格臘子—察隅,距離109公里,爬升7290米。
對于有著20多年徒步經驗的黔中君來說,本次最吸引他的還是濃郁的人文風俗,每一段都有不同人文感悟。
金沙江至芒康山路段,隊伍路過牧民的帳篷,被邀請進去喝茶。牧民熱情地分享牦牛肉干、奶渣、包子等食物,黔中君等人只能拿自己的藥品跟他們交換。在和牧民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他們實行一妻多夫制,兄弟共妻,哥哥在家處理家務,弟弟就到山上放牦牛。
瀾滄江至他念他翁路段,山上挖蟲草的牧民邀請隊伍進帳篷,聊天喝茶、唱歌跳舞,就像看到親人一般熱情。牧民還教他們識別野生羊肚菌,后來那個營地就被命名為羊肚菌營地。
從怒江流域行至伯舒拉嶺,很多村莊都空了,上千年的古核桃樹長在蓄水池邊,仿佛一個世外桃源,只是如今已然成了遺跡。
三江連穿徒步徑全程貫穿二曲(玉曲、桑曲)、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山(芒康山、他念他翁、伯舒拉嶺)。沿途高山雪峰雄偉,峽谷江河險要,這里有高原林海、冰川海子、草甸牧場、杜鵑花海,加之藏地的人文風情,風土人文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構成了豐富多彩、令人驚嘆的景觀長廊。
線路位置:理塘與稻城之間,靠北是理塘,靠南是稻城
探線時間:6月
探線者:野人不野、開心海、老土木
用時:11天
路程:167公里
看點:海子群
難點:高海拔
最佳穿越時間:7~8月
海子山位于理塘與稻城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其南北走向93公里,東西延綿47公里,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即“稻城古冰帽”。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羅棋布,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
野人不野是在2017年途經海子山的時候被這一片吸引的,時隔兩年,他終于帶隊來到了這片海子群。
這條線路相對沒什么難度,是一條比較休閑的高海拔海子觀光線路,有著形態(tài)顏色各異的高原海子。不過鑒于是高海拔徒步線路,還是需要做好高海拔適應。此外,因為里面都是死水,需要做好水源保護,在扎營做飯的時候需遠離水源。
線路位置:西藏林芝
探線時間:7月
探線者:老海盜、雨花石、夜飛揚、歲月如歌
用時:12天
路程:151公里
看點:雪山群、海子、冰川,牧場,原始森林
難點:翻埡口、惡劣天氣、沒有路跡
最佳穿越時間:9~10月
網上資料對于該區(qū)域記錄很少,只知道由于生態(tài)太原始,棕熊出沒無常,察隅又是邊境地區(qū),更是敏感地帶。自低海拔的怒江畔出發(fā)一路攀升,從苔蘚植物到桫欏,從原始森林到荒原,從山丘到雪峰環(huán)侍,從碎石坡到巨石陣,在穿越密不通風的原始森林中,時時提防著棕熊的出現。為驅趕野獸襲擊,每人一路吹起哨子,哨聲響徹山谷,嗓子都吹干了。沿途可以看到打獵的痕跡,一直在恐怖的氣息中前行。
徒步剛一開始就遇到了最難的路段,后面則越走越容易。木孔雪山計劃4天,其實走了7天,查格臘子千措線計劃7天,5天就完成了。木孔雪山段的困難完全超出想象,第二天開始就沒有路跡了,被迫在陡峭的河谷不斷攀爬橫切,在無人踏足的原始森林、無盡的杜鵑林、崩潰虛脫的大石海中行走。
有過20多年戶外經驗的老海盜直言:“此番開線探險行程,是我?guī)资畻l重裝徒步穿越經歷的最為險惡、最為驚悚、最為艱難、最為刻骨銘心的線路?!?p>
線路位置:四川巴塘縣
探線時間:10月
探線者:雁東飛、大魚、雨薇、看看、川媚兒、谷子地
用時:7天
路程:83公里
看點:雪山、海子、冰川,原始森林
難點:石海、中段牧民不太友好
最佳穿越時間:6月中到10月初
隊長雁東飛喜歡研究地圖,發(fā)現比較感興趣的地方會先打個點,然后會來回看這個區(qū)域。等在腦海里看得差不多了,構建路線打草圖軌跡。這次的徒步線路改過3次,前后用時一年多才設計出來。也因為功課做得足,大家順利走完,沒有走冤枉路。
途中遇到熱情的牧民,為他們騎摩托車去打開牧棚門,并生火燒水,分享調料和餐具。也遇到有人圍追堵截,索要管理費。高原風光在沿途一樣不落,隊員形容:“巍然屹立的央莫龍雪山,高低錯落的相丘曲格群峰,水墨畫一樣的亞莫措根,靜若處子的相丘曲格措,五彩斑斕的措納學措,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觸手可及的千年冰川……”
每條線路不同季節(jié)風景不同,雁東飛建議:看花海7月或是6月底,6月份可看杜鵑,喜歡吃松茸的8月去,相秋切克附近原始森林多;看秋景10月月中比較理想,此區(qū)域地勢相對比較高,雨季比貢嘎、洛克、四姑娘山要短;8月和9月中之前降雨較多,整個路線注意中間段牧民不太友好,做好口舌準備。
線路位置:云南德欽
探線時間:3、4、6月
探線者:登徒子戶外
用時:6~9天
路程:36~63公里
看點:觸手可及的大型冰川、近在眼前的梅里雪山
難點:海拔5200米的埡口、高海拔
最佳穿越時間:6月中到10月初
2018年,在云南做山貨生意的劉杰文首次公布了坡均這一地方,他形容:“雪山就在眼前,冰川近在咫尺?!?/p>
從2016年起,云南本地俱樂部登徒子戶外便對梅里雪山進行多次完整性探路及嘗試性探路,最終形成適合商業(yè)隊伍前往的成熟線路,公布了梅里北坡的幾種走法,并為大眾所認識,迅速火爆全網。2019年便有多支隊伍前往,成為了梅里北坡的徒步元年。
梅里北坡徒步線路有多種走法,不過第一站都是在亞貢村。這兩年亞貢村形成了成熟的向導體系和商業(yè)線路。亞貢有40多戶人家,騾馬70余頭,村長會統(tǒng)一安排村民輪流擔任向導。比較固定的線路為5天,可選擇輕裝。
線路最大的亮點就是近在眼前的大型冰川和梅里雪山,不時伴隨著冰崩的轟鳴聲。成熟的地接服務也可以讓大部分人有機會前往,相信2020年亞貢村將迎來更多的徒步愛好者。
線路位置:西藏察隅
探線時間:10月
探線者:山北小蜜蜂、青芽
用時:8天
路程:125公里
看點:雪山群、五彩斑斕的山峰和高山海子
難點:巨石埡口、亂石陣
最佳穿越時間:9~11月
伯舒拉嶺北高南低,南部牧場眾多,山谷里森林密布,北部主要為荒原地形,埡口均為5000米以上,懸冰川分布較廣。2013年國慶,守靜篤帶隊首次揭開伯舒拉嶺這片神秘土地的面紗,之后便在重裝徒步群體中流傳開來。
山北小蜜蜂2018年走過其中一段,但未完成預定線路的全線穿越。2019年,她不想重復走回原來的舊路,也不想把行程安排得太長,便在笨鳥的指導下由隊友沙灘設計了這條目若村—繞金村(中間只有兩天探路)的線路,簡稱伯舒拉嶺目繞線。
目繞線大部分是比較成熟的路線,有兩天是繞上去探的,屬于微創(chuàng)新。因為這幾年伯舒拉嶺修了很多公路,但在左右兩邊的山里都有很多海子。5人進山,中間3人下撤,最后兩人完成了穿越。
線路位置:甘肅酒泉
探線時間:11月
探線者:烏歸、石頭、余星、靖蘭、
小孟、繇木木
用時:10天
路程:179公里
看點:各種形態(tài)的沙丘、沙漠中的海子、鳴沙
難點:水源問題
最佳穿越時間:2月可以看雪,4月、11月、12月天氣適宜
2008年,守靜篤第一次帶隊走通了巴丹吉林沙漠的穿越,讓徒步穿越巴丹吉林變得有可能。2019年驢友烏歸、余星、石頭等人又繼續(xù)去探索了一條適合大眾的新線路。
傳統(tǒng)的巴丹吉林徒步中,第一個補水點距離起點有90公里,需要背5天的水才能到達。烏歸在原有線路的基礎上,經過多番打探和查閱地圖,發(fā)現了銀根烏蘇。此處水源距離徒步起點只有50公里,徒步2~3天就可以到達,大大降低了巴丹吉林徒步的門檻。
因為擔心這個水源被風沙遮擋,烏歸還聯系當地人在第一個水源處挖了個水井。
線路位置: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
探線時間:10月初
探線者:守靜篤、懷念漫泉河、靖蘭、石頭、浪花、葉輝
看點:原始森林,冰川、雪山、峽谷,念青東最后未被探索的區(qū)域
難點:冰川,天氣,密林,懸崖,各種未知狀況
最佳穿越時間:10月上中旬,天氣比較穩(wěn)定
自2013年以來,守靜篤已經有6年帶隊前往藏東南區(qū)域,先后探索并開出發(fā)了伯舒拉嶺、念青東(波密北線、魯易線)和郭喀拉日居山脈橫穿等經典線路。這些線路至今仍然是重裝徒步者十分喜愛的線路,并且產生了很多變線。
2018年10月,守靜篤第一次組隊探訪三郎線,從郎角瑪穿越至三色湖。這里是念青東最后一個未被探索的區(qū)域,也是最有難度的區(qū)域。線路難點是后程的兩個大冰川,容易遇上冰裂縫、發(fā)生滑墜,需要有攀冰結組經驗。2018年,隊伍遇到大雪,最難的一天只走了1.1公里,線路只走了三分之一便下撤了,用了14天。
2019年10月,守靜篤第二次組隊來到三郎線,這次走了17天,大多在原始森林中行進,沒有一點路跡,一天3~5公里是常有的事。第九天,隊伍遇到了那隆藏布,反復找過河點沒找到,架橋的地方也沒找到,嘗試架溜索也沒成功,最后只能選擇下撤。因為第二段大多是在麻果龍大峽谷中行進,便叫做麻果龍大峽谷徒步。
期待今年的國慶能有一個好天氣,守靜篤等人能夠完成三郎線的第三段徒步穿越,帶給大家三郎線完整的面貌。
回望2019年這些新線路,每一條都融合著探線者的智慧和勇氣,他們用自己的雙腳在高原上走出一條條令人嘆為觀止的線路,讓我們有機會看到與眾不同的風景和人文。
2020年,一場猝不及防的疫情讓世界停擺,所有的計劃都變成了隨機應變,那些山野中的風光和發(fā)生過的故事,總能在陰影之中滋潤我們,帶給我們希望。
對自由和美的追求從不會缺席,2020,我們與山野的故事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