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蕊,宋志前,寧張弛,王 淳,馬新玲,萬曉瑩,劉振麗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研究所 北京 100700)
乳香來源于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 bhaw-dajiana 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主治胃脘疼痛,癥瘕腹痛,癰腫瘡瘍[1-2]。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具有活血行氣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2]。國外臨床研究顯示,乳香醇制劑對潰瘍性結(jié)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有很好的療效,80%患者服用后病情得到緩解[3],其對慢性結(jié)腸炎II級和III級患者有效率分別為100%和60%[4]。UC是炎癥性腸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種,病變范圍廣泛[5]。中醫(yī)學(xué)將其歸屬于“腸澼”、“泄瀉”及“痢疾”等范疇,采用“清熱利濕、化瘀行氣、澀腸解毒”為主要治法[6]。認為針對其“氣滯血瘀而發(fā)病”的特點,可以運用乳香活血行氣的功效加以治療[7]。中醫(yī)臨床治療多以其炮制品醋乳香入藥[8-9]。乳香醋炙可降低刺激性,并增強活血行氣化瘀、消腫止痛功效[1]。由角叉菜膠誘導(dǎo)的大鼠胸腔白細胞游走抑制實驗也表明,乳香醋炙后抗炎作用顯著增強[10]。那么,醋乳香對UC模型動物是否有作用,以及醋炙前后作用是否存在差異,還未見研究報道。
UC常用的實驗動物模型制作方法主要有化學(xué)刺激法、免疫法和復(fù)合法三大類。TNBS∕乙醇作為常用的復(fù)合法,制作簡單、價格低廉且具有較好的重復(fù)性,通過單劑灌腸誘導(dǎo),不需要預(yù)先致敏或?qū)游镞M行外科手術(shù),模型持續(xù)時間較長,模型組織學(xué)變化與人類結(jié)腸炎相似,是評價藥物療效穩(wěn)定的結(jié)腸炎模型[11]。因此本文擬采用TNBS∕乙醇誘導(dǎo)大鼠UC模型,通過比較大鼠的DAI、CMDI、結(jié)腸HS評分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探究醋乳香對UC功效及醋炙前后的作用差異,為乳香醋炙理論提供科學(xué)基礎(chǔ),并為臨床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SD大鼠,雄性,體重(250±20)g,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在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研究所SPF級動物房喂養(yǎng)[實驗動物室許可證號SYXK(京)2016-0021]。
乳香購自北京同仁堂藥店,經(jīng)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劉春生教授鑒定,均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TNBS(批號SP229701,Sigma),水合氯醛(批號20180420,天津福晨化學(xué)試劑廠),柳氮磺吡啶腸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0.25 g∕片,批號20180106,上海信誼嘉華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羧甲基纖維素鈉(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Na,批 號20161025,上海滬試),0.9%氯化鈉注射液(批號1709283205,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95%乙醇(批號20160504,北京化工廠),甲醛溶液(批號20180420,天津福晨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注射器(批號20130821,山東威高集團醫(y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血清管(批號180601,江蘇康健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細胞因 子TNF-α、IL-1β、IL-6 ELISA試 劑 盒(批 號20180830、20180830、20180830,北京四正柏公司)。
CP225D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HSS-1 B數(shù)字式超級恒溫浴槽(成都儀器廠);低溫離心機(美國西格瑪公司);Multiskan Mk3型酶標儀(美國賽默飛世爾公司);CKX41倒置相差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石蠟包埋機(中國湖北歐美萊醫(y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手動旋轉(zhuǎn)式石蠟切片機(德國Slfe)。
2.1.1 陽性對照藥柳氮磺吡啶混懸液的配制
將柳氮磺吡啶片粉碎,過100-120目篩。稱取337.5 g粉末,以6750 mL 0.5%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溶液配制為混懸液,4℃儲存?zhèn)溆?。按柳氮磺吡?0 mg∕100 g大鼠體重給藥。
2.1.2 乳香、醋乳香混懸液的配制
首先炮制醋乳香。按照2015版中國藥典[1]和前期研究結(jié)果[2],稱取乳香適量,采用中火(設(shè)定電磁爐溫度130℃),待鍋底溫度達到130℃后投入乳香,不斷翻炒,炒制9 min后,按照10∶1的比例噴入陳放2年以上的米醋,繼續(xù)翻炒2 min出鍋,攤開晾涼,得到醋乳香。
分別稱取乳香和醋乳香適量,在相同條件下粉碎,過100目篩,即得到乳香及醋乳香粉末。以70 kg人體用藥量作為等劑量,制成含乳香或醋乳香的0.5%CMC-Na混懸液,用時搖勻,4℃儲存?zhèn)溆谩?/p>
2.2.1 造模方法[12]
采用SD雄性大鼠,體重280-300 g,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2 d后,禁食不禁水36 h后,按照完全隨機法,正常組10只,造模動物84只,分別給予2%戊巴比妥鈉(45 mg·kg-1)腹腔麻醉,用直徑2 mm的橡膠輸液管緩慢推入距大鼠肛門約8 cm深的腸腔內(nèi)。造模動物一次性將5%TNBS(100 mg·kg-1)水溶液和50%乙醇溶液的1:1混合液注入大鼠肛門,捏緊倒置保留5 min。正常組按同樣方法,以同體積0.9%氯化鈉溶液注入大鼠肛門。讓動物保持平衡狀態(tài),均自然清醒后正常喂養(yǎng)。
2.2.2 分組及給藥
除了上述正常對照組(A),將造模動物分為6組,即模型對照組(B)、乳香等劑量組(C,0.45 g·kg-1)、乳香2倍劑量組(D,0.90 g·kg-1)、醋乳香等劑量組(E,0.45 g·kg-1),醋乳香2倍劑量組(F,0.90 g·kg-1),陽性對照組(G,0.50 g·kg-1),每組10只。造模后第二天開始給藥。給藥組按上述劑量分別灌胃給藥,正常組按10 mL∕kg劑量給予CMC-Na。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14 d。
2.3.1 大鼠疾病活動指數(shù)(DAI)的觀測[13-14]
造模成功后,每周稱量大鼠體重并觀察糞便情況。按表1評估大鼠DAI,DAI=(體重+大便形態(tài)+大便出血)∕3。
2.3.2 結(jié)腸黏膜損傷指數(shù)(CMDI)的觀測[13-14]
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 mL∕100 g)進行麻醉后,將其固定于手術(shù)臺。剝離結(jié)腸組織,用冰生理鹽水沖洗干凈,肉眼觀察結(jié)腸粘膜損失指數(shù)評分。CMDI評分標準分為5級:肉眼觀察結(jié)腸無損傷,記為0分;輕度充血,水腫,表面光滑,無糜爛或潰瘍,記為1分;充血水腫,黏膜粗糙呈顆粒狀,有糜爛或腸粘連,記為2分;高度充血水腫,黏膜表面有壞死及潰瘍形成,潰瘍最大縱徑<1.0 cm,記為3分;在3分基礎(chǔ)上潰瘍最大縱徑>1.0 cm,或全腸壁壞死,記為4分。
2.3.3 結(jié)腸組織學(xué)觀察及評分(HS)[13-14]
取大鼠病變最明顯的一段結(jié)腸組織,將其浸入10%中性甲醛緩沖液中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結(jié)腸組織學(xué)變化并評分。HS評分標準分為4級:大鼠結(jié)腸腸黏膜無水腫、潰瘍,無組織學(xué)病變,記為0分;腸黏膜輕度水腫、炎癥潰瘍、肉芽腫、上皮細胞異型增生,病變到達黏膜層,記為1分;腸黏膜中度水腫、炎癥潰瘍、肉芽腫、上皮細胞異型增生,病變到達肌層,記為2分;腸黏膜重度水腫、炎癥潰瘍、肉芽腫、上皮細胞異型增生,病變到達漿膜層最后所得的數(shù)值相加評分,記為3分。
2.3.4 血清中細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檢測
打開大鼠腹腔,暴露腹主動脈。用5 mL的注射器采集全血,保存于血清促凝管。靜置2 h后,4℃低溫離心10 min(2500 r·min-1),吸取上清液,分裝,于-80℃保存?zhèn)溆?。采用ELISA法分別對各組大鼠血清中細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進行測定,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表1 DAI的評分標準
與正常組大鼠比較,模型大鼠DAI、CMDI及結(jié)腸HS評分均明顯上升,并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各給藥組在給藥治療后,DAI、CMDI及結(jié)腸HS評分均顯著低于模型組(P<0.01),且由低到高依次為醋乳香2倍劑量組、醋乳香等劑量組、乳香2倍劑量組、乳香等劑量組。其中,醋乳香組DAI與乳香等劑量組之間在給藥1周后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醋乳香2倍劑量組CMDI及結(jié)腸HS評分與其他給藥組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表2,表3)。
正常組大鼠結(jié)腸黏膜完整,未見潰瘍、水腫,也無炎癥細胞浸潤(圖1A)。模型組可見炎癥累及腸壁全層,部分表面上皮脫落,隱窩破壞,肌層肉芽組織生長,腺體排列不規(guī)則,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符合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組織病理學(xué)改變,病變最為嚴重(圖1B)。經(jīng)乳香及醋乳香干預(yù)后,各給藥組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修復(fù)作用,顯微鏡下可見較局部的隱窩破壞伴有上皮再生修復(fù)和腺體增生,增厚的炎癥組織與正常組織交織,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有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纖維細胞存在,腺體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乳香等劑量組(圖1C)及2倍劑量組(圖1D)病理改變遜色于醋乳香等劑量組(圖1E)及2倍劑量組(圖1F)。
表2 DAI評分的比較(±s,n=10)
表2 DAI評分的比較(±s,n=10)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與乳香等劑量組比較^^P<0.01。
?
表3 CMDI以及HS評分的比較(x±s,n=10)
結(jié)果顯示(圖2),正常組與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細胞因子的水平分別為TNF-α:91.93±16.95、232.60±33.201 pg·mL-1,IL-1β:34.00±25.53、249.71±25.527 pg·mL-1,IL-6:336±77.79、587.67±103.62 pg·mL-1,模型組高于正常組,且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陽性對照組低于模型組,且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
圖1 各組結(jié)腸組織病理切片結(jié)果
圖2 大鼠血清中細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達
乳香與醋乳香等劑量組給藥后,結(jié)腸炎大鼠血清中各細胞因子水平分別為:TNF-α:148.60±45.05、111.933 ±44.78 pg·mL-1,IL-1β:88.29±22.23、66.86±24.31 pg·mL-1,IL-6:436.00±114.20、417.67±103.71 pg·mL-1,與模型組相比,均顯著降低(P<0.05)。而乳香與醋乳香等劑量組間沒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但從數(shù)值趨勢上看,醋乳香較乳香炎癥因子水平更低。
乳香與醋乳香2倍劑量組血清中各細胞因子水平分別為:TNF-α:143.27±26.38、101.93±49.10 pg·mL-1,IL-1β:74.00±12.96、39.71±33.38 pg·mL-1,IL-6:434.33±97.87、399.33±128.61 pg·mL-1,與模型組相比,均顯著降低(P<0.05)。兩個給藥組之間雖無顯著性差異,但從數(shù)值趨勢上看醋乳香2倍劑量組較乳香炎癥因子水平更低。
另外,醋乳香等劑量組與2倍劑量組之間雖無顯著差異,但從數(shù)值趨勢上來看,醋乳香2倍劑量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低于等劑量組。
UC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精神、感染、免疫、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guān),其病程長,易反復(fù)發(fā)作[15]。TNF-α、IL-1β和IL-6在UC中被公認為是促炎細胞因子,參與UC炎癥反應(yīng)和免疫應(yīng)答[16]。研究證明細胞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在UC患者血清中顯著升高,且與病變程度及累及范圍相關(guān),病情緩解后3種炎癥因子水平顯著降低[17-1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NBS∕乙醇造模后,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細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達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組,結(jié)合DAI、CMDI、HS評分以及病理學(xué)切片,顯示大鼠UC模型造模成功。三種細胞因子在陽性對照組中的表達水平顯著低于模型組,說明實驗具有可靠性。乳香和醋乳香各給藥組大鼠DAI、CMDI以及HS評分均顯著低于模型組,三種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均顯著低于模型組,說明乳香、醋乳香可以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對UC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綜合各指標的數(shù)值趨勢,提示醋乳香的抗炎作用優(yōu)于乳香,且以2倍劑量組作用最顯著。
乳香中主要含有五環(huán)三萜、四環(huán)三萜、大環(huán)二萜以及揮發(fā)油等成分[19-21]。骨架結(jié)構(gòu)為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的乳香酸組分(Boswellic Acids,BAs),是其最主要的活性組分,具有抗炎作用[22-24]。11-羰基-β-乳香酸(11-keto-β-boswellic acid,KBA)、3-乙酰-11-羰基-β-乳 香 酸(3-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α-乳香酸(α-boswellic acid,α-BA)、β-乳香酸(β-boswellic acid,β-BA)、3-乙酰-α-乳香酸(3-acetyl-α-boswellic acid,α-ABA)和3-乙酰-β-乳香酸(3-acetyl-β-boswellic acid,β-ABA)為含量最高的6種乳香酸成分[18]。其中,含有11位羰基結(jié)構(gòu)的11-羰基乳香酸和3-乙酰-11-羰基乳香酸抗炎作用最強[25]。而乳香醋炙后,五環(huán)三萜類成分含量顯著增加,尤以含有11位羰基結(jié)構(gòu)的乳香酸含量增加最多[2]。同時,醋炙后含量顯著增加的還有9,11-α-去氫-乳香酸、9,11-β-去氫-乳香酸、3-乙酰-9,11-α-去氫乳香酸和3-乙酰-9,11-β-去氫乳香酸,有報道顯示相較于醋炙前的11-羰基結(jié)構(gòu)成分,具有9,11去氫結(jié)構(gòu)的乳香酸抗炎活性更強[26]。另一方面,乳香酸類成分生物利用度較低,而乳香醋炙后兩個主要乳香酸成分KBA和AKBA的血藥峰濃度(Cmax)以及藥時曲線下面積(AUC)均顯著增加[27]。腸外翻實驗也顯示,主要乳香酸成分在乳香醋炙后腸滲透率顯著增加[28]。醋炙后乳香酸成分含量增加,同時吸收作用增強,這些變化應(yīng)該都與乳香醋炙后抗炎活性的增強有關(guān)。因此導(dǎo)致了與乳香相比,醋乳香可以對UC發(fā)揮更加顯著的治療作用。本研究在豐富中藥傳統(tǒng)炮制理論同時,也為UC臨床治療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