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學校、家庭的勞動教育出現(xiàn)淡化、弱化趨勢,導致一些青少年不思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甚至輕視勞動,長此以往,令人煩憂。
針對上述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將勞動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區(qū)2016年就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從學校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勞動內容、勞動方式等多個方面,要求全區(qū)各中小學校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地開展勞動教育,建立并完善學生勞動評價制度,將勞動評價記入學生期末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逐步推進勞動教育記入普通高中學分考核制度,提升勞動教育課程實效。
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區(qū)各中小學校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組織學生在校內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在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綠化美化、教室保潔、內務整理、公物維修、勤工儉學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勞動鍛煉的機會。不少學校還通過開辟班級“苗圃”“植物園”“微農(nóng)場”“責任田”等方式,吸引和鼓勵學生參與日常生產(chǎn)勞動,同時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手工制作、廚藝烹飪、班級宿舍內務整理、勤工儉學等各類勞動實踐展示、競技和評比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