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列孜·熱合曼
杏樹流膠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寄生樹種有杏、桃、李、酸梅、巴旦木和櫻桃等多個樹種。分生理性流膠病和侵染性流膠病兩種,引起該病的原因有很多種。近幾年病害情況日趨嚴重,筆者在哈密市伊州區(qū)、伊吾縣各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杏樹流膠病較為普遍,發(fā)病園輕者樹勢衰弱,造成減產(chǎn);重者樹死絕收,嚴重影響杏果產(chǎn)量和商品質量,該病困擾著廣大杏樹生產(chǎn)者。
1 杏樹流膠病的兩種癥狀
1.1 生理性流膠
主要發(fā)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樹膠和空氣接觸變?yōu)椴韬稚操|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fā)病重、大齡樹發(fā)病重、幼齡樹發(fā)病輕。
1.2 侵染性流膠
主要危害枝干,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xiàn)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fā)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2次高峰期。本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1次,8月中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qū)別。
2 杏樹流膠病發(fā)生規(guī)律
流膠主要發(fā)生在杏樹的主干和主枝的枝杈處,嚴重的在杏樹主干近地20~40厘米范圍發(fā)生流膠。流膠病在5—9月危害最重。在早春可溢出膠液,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逐漸嚴重。一年中有兩次發(fā)病高峰,分別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入冬以后流膠停止(圖1)。
3 流膠原因
杏樹流膠病同核果類其他果樹流膠病一樣,多年來一直受到果樹專家學者和生產(chǎn)者的關注。大致原因歸類如下:
3.1 直菌類病原菌有致病性
研究發(fā)現(xiàn),半知菌類、輪枝孢菌、蕉孢殼菌等數(shù)個直菌類病原菌對杏樹流膠有致病性,該病原菌是因生理病變造成流膠后侵入的腐生菌,又使流膠現(xiàn)象加重,其分生孢子通過風和雨水傳播,侵入傷口或流膠處。病原菌潛伏于被害枝條皮層組織及木質部,在死皮層中產(chǎn)生分生孢子,成為侵染來源。
3.2 外因誘發(fā)大量流膠
杏樹在無病菌侵染時也形成少量的流膠,是生理性病害。由外因誘發(fā)大量乙烯合成劑,刺激產(chǎn)生過量細胞壁多糖,導致大量流膠。物理傷害和栽培措施不當均可誘發(fā)杏樹流膠病,如雹傷、蟲傷、凍傷、日光灼傷、機械創(chuàng)傷,高位嫁接更換品種和大枝更新等常易引起流膠病;夏季修剪過重和夏季高溫期修剪、施肥不當、土質黏重、土壤酸性過強、農(nóng)藥使用不當造成藥害,果園土壤重礫石土、果園排水不暢、澆水過多、拉枝綁繩解不徹底等均可誘發(fā)杏樹流膠病。
4 綜合防治技術
多數(shù)果農(nóng)僅在看見危害癥狀后期期望找到特效藥來減輕損害。防治杏樹流膠病重在預防,并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4.1 建園時選擇沙壤土
桃、杏樹較耐干旱,適宜在沙質松散土壤中種植,在黏土地建園應先摻入粗沙,改良土壤,適量施用氮、磷、鉀肥,多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土壤通透性。杏苗砧木一定要選取野杏,以提高杏樹的抗病力,預防流膠病。
4.2 及時排澇、防旱
哈密地區(qū)的年降雨量為34毫米,沒有必要排澇。需搞好防旱工作。哈密市長期高溫干旱,常給處在掛果期的杏樹、桃樹等造成嚴重旱災。除影響開花結果外,還影響正常生長,進而促發(fā)流膠病。采取科學抗旱措施,就能減少一定的損傷。用葉面噴施抗旱肥、塑膜覆蓋或覆草、噴施保水劑和抗旱劑等降低蒸騰強度的措施來提高抗旱能力,從而預防流膠病。
4.3 加強害蟲防治
特別注意防治天牛、小蠹蟲等蛀干害蟲危害,避免蟲傷。
4.4 適度修剪
冬剪時避免造成大傷口,在樹干上疏除大枝時,要分次疏除。對大的剪鋸口要涂抹防腐劑。夏季修剪要分期進行,修剪量要適度。另外,還要合理疏花疏果。在高接換頭和大枝更新后,對萌發(fā)的分枝不要一次疏除過多,以免發(fā)生日灼引起流膠。
4.5 做好潔園工作
開春后清理果園,將受害枝梢及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圖2)。
4.6 主干、主枝涂白
從栽植杏樹的第一年就應注意對流膠病的專門防治,要涂抹涂白劑,配方為:水、清油、食鹽、生石灰、石硫合劑原液按18∶2∶1.5∶6∶1的比例配置。杏園要經(jīng)常檢查,及時涂抹,以防病斑擴大(圖3)。
4.7 刮治病斑
先用刀將病部干膠和老翹皮流膠硬塊及腐爛組織刮除,消滅菌原。對真菌、細菌和病菌等病原菌使用高效、低毒、無副作用、無腐蝕性、無殘留、安全的流膠清、潰腐靈,采取兩噴一涂的方法防治(圖4)。
4.8 噴涂藥劑
發(fā)芽前和落葉后分別用流膠清300~500倍液噴灑全株進行防治(即50克加水15~20千克);5—8月用50~100倍液(50克加水4千克),涂抹枝干兩次,8天一次。生長期使用靚果安300倍液+有機硅對葉片噴霧2~6次,每次間隔10天。清園后,使用潰腐靈60~100倍液全園噴霧;原液涂抹枝干3次,5天一次(圖5)。
4.9 灌根、埋土
對流膠嚴重、位點多的病株,在涂抹和刷的基礎上,同時采取灌根的方法。具體為: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液+地力旺300倍液+沃豐素400~600倍液以灌透毛根區(qū)為準。按樹齡大小,在距主干周圍1~1.8米處,挖20厘米深坑施入硫酸銅水溶液,隨即埋土,每株用100克硫酸銅+20千克水,一月一次,用3~4次。
總的來說,要科學管理,苗木種植后未結果的前3年是種植是否成功的關鍵期。幼樹管理要抓好“土、肥、水、保(病蟲害防治)”:種前需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深厚肥沃,為促幼樹長枝葉,盡早形成樹冠而結果,可施三次肥并及時灌水,病蟲害防治主要抓危害葉片、嫩梢的病蟲,如紅蜘蛛、蚜蟲等。結果樹管理抓“土,肥,水,保,果”,“果”即果實的管理,包括: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等。繼續(xù)改良培肥土壤,以利根系生長,擴大樹冠,盡快成形,為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打下基礎。每年施4次肥,及時灌水,采用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和農(nóng)業(yè)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提高杏樹抵抗力,促使其健壯生長,可減少與避免流膠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