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衛(wèi)華
摘要:隨著近些年的國際交流合作的逐漸密切,全球的經(jīng)濟往來也不斷增多,因此我國的英語國際化接軌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中職英語是中職生教育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中職生將來的工作方向也逐漸傾向于國際化發(fā)展,無法避免與外國人用英語交流,所以中職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生活當中,為學生逐漸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打好學生的英語基礎。本文將針對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的英語跨文化交際意識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英語;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前言
跨文化的交際就是指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用同一種語言交流,并且能夠順利理解彼此的意思。而中職英語的跨文化交際則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將來的就業(yè)需要。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形式下,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這種教育形式仍然受到諸多的限制,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可供鍛煉的語言環(huán)境狹隘等等,都會影響到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中職教師應當通過這些內(nèi)容來為學生制定教學方案。
一、更多的了解外國文化
對于跨文化交際來說,文化內(nèi)涵是基礎,只有充分了解了國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才能夠在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改正,例如在英語課本當中包含一些外國的節(jié)日習俗,教師就可以在講解過程中及時加入一些西方過節(jié)的傳統(tǒng),展示外國的文化活動。以圣誕節(jié)為例,在結合課本講解時,這個節(jié)日的地位:圣誕節(jié)是很多國家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可以講解在這一天的習俗:一家人會一起在圣誕節(jié)當天裝扮圣誕樹,家長為孩子準備圣誕禮物偷偷放在他們的準備好的襪子當中,會準備豐盛的晚餐,而且會吃火雞,姜餅等特定食物等等。在這樣的講解當中,就會產(chǎn)生許多特定的名詞或者特定的表達方式,能夠成為學生判斷這是圣誕節(jié)的依據(jù),如火雞是“turkey”,姜餅是“gingersnap”,這些詞匯學生應該牢牢掌握,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加地道的表達方式,從而促進與外國的跨文化交流。
二、掌握雙方文化差異
中國是典型的東方國家,而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大多數(shù)是西方國家,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講解雙方的文化差異,在不同的地方更容易出錯,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了解雙方文化的不同,減少學生的出錯可能性。在飲食方面,中方習慣的是熱餐,而西方偏向的是冷食;生活習慣上,西方大多數(shù)習慣的是獨立生活,而中方偏向于熱鬧的集體生活。這些習慣都會造成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例如:中國人見面會習慣問“你吃了嗎?”而西方則是會問天氣如何“What is the weather like?”所以如果學生在工作當中與外國人進行交流,一定要注意這些習慣上的區(qū)別,還應該在語言方面入鄉(xiāng)隨俗,盡量用英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避免中式思維。同時,學生也要注意自己在平時的表達方式,減少自己的中式英語,應該更多的去接觸一些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接受到英語原文的熏陶,糾正自己的語法和應用錯誤。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減少雙方的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擾,做到真正的跨文化意識交流。
三、教師為學生營造英語氛圍
對于中職生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語言練習空間不足,很多中職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而且英語的口語普遍較差,口語又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想辦法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隨時進行英語交流的氛圍。首先從課堂上課環(huán)節(jié)做起,為了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嘗試半英文教學,先用英語陳述問題,觀察學生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普遍不能理解,再用中文進行解釋。此外,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也要嘗試讓學生用英語來回答,為學生創(chuàng)建說英語的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得到鼓勵,再說英語的時候更加自信。例如:教師可以在班內(nèi)創(chuàng)建一個英語角交流,讓學生組成小組,在每節(jié)課后都進行一個對話練習,對本堂課的內(nèi)容進行復習,如針對“travel”這個話題,學生可以展開對話,互相詢問去過哪些地方,有什么體會等等,在交流當中增強英語水平。
四、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
當今在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下,先進的電子設備被引進教學當中,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電子設備的先進功能輔助教學。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訓練當中,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在電子屏幕上播放一些原音美劇,讓學生通過對美劇的觀看來收獲更多的文化知識,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在觀看時了解外國人的交流方等等。這樣能夠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如何與外國人相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課程比較放松的時候為學生播放《老友記》,這部影片當中多是以簡短的對話進行的,生詞不是很多,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來彌補自己的詞匯量不足,同時影片本身也比較有趣,學生可以通過一些片段更好的了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的方法。
五、結束語
對于教師而言,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層面,去學會思考英語,而不是去死板的學習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而跨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就是一個促進思考的過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原理有這么大的魅力,也能夠讓學生真正的熱愛學習英語,從而在主動性的學習當中獲得更高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車霞.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90+92.
[2]黃椏艽.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導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5):98-100.
[3]肖惠卿.跨文化交際的語境創(chuàng)設與意識培養(yǎng)——中職英語教改初探[J].文教資料,2015(30):187-188.
[4]尹衡艷.試論跨文化交際與中職英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