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生
(四川省蘆山縣農業(yè)農村局,四川 蘆山 625600)
疝氣是牲畜的常見病,仔豬、犢牛等易發(fā)。當腹腔腸管網膜從天然孔或病理孔道脫出于皮膚時,稱為疝氣。疝氣由疝氣囊、疝氣內容物、疝氣環(huán)三部分組成。
患畜先天性臍孔未閉鎖、閉鎖不全,或腹壁缺陷不隨年齡增長而自行消失。
2.1 術前準備 病畜禁食半天。側腹疝側臥保定,腹下疝仰臥保定。普魯卡因局部浸潤麻醉。
2.2 手術步驟
2.2.1 清洗病畜患部,清洗部位比手術部位大一半。清洗患部表皮后用碘酊和酒精由內向外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
2.2.2 消毒后,在疝氣囊底部,靠近臍孔處,與軀干長軸平行切開皮膚,切口應大于臍孔。將增厚的皮膚作一小切口,術者左手食指、中指探入疝氣囊中保護腸管,右手持刀于左手食指、中指間隙將整個疝氣囊切開后,擴大疝氣囊切口,露出疝氣環(huán),用12~18 號絲線作水平鈕扣狀縫合,由一側皮膚入針,穿過疝氣環(huán),從對側皮膚穿出,將臍孔縫合,針孔間距在2 cm左右,然后由臍孔疝氣環(huán)兩邊向中間縫合打結。
縫合疝氣環(huán)時,要注意保護腸管,勿使腸壁連在一起。最后將青霉素粉撒在臍孔上,結節(jié)縫合皮膚,作保護繃帶。
術后2 d 根據病畜類型、體重肌肉注射抗生素。術后3 d病畜不宜飽食和運動。
防止局部感染、化膿,應隔日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患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