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細琴 劉曉菀 廖曉燕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多是因為交通事故或者意外摔倒撞傷墜落等造成[1],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應立即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雖然能對胸腰椎骨折產生積極的干預效果,但骨折本身的病情以及手術帶來的二次創(chuàng)傷也會影響到術后的康復程度、速度和效果,因此康復護理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是十分重要的[1-2]。本研究對經椎旁肌間隙入路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手術患者采取中藥熏蒸方法,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3-4]:均通過X線、CT或MRI確診,手術方案均為經椎旁肌間隙入路內固定術,無精神疾患,年齡≤65歲,無營養(yǎng)不良,傷前無嚴重的功能障礙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排除標準:不配合研究者。隨機將其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年齡17~65歲,平均(42.8±7.5)歲;男49例,女23例;病程1~4 d,平均(2.13±0.64)d;受傷原因:車禍38例,跌倒15例,墜傷13例,其他傷6例。對照組年齡16~65歲,平均(43.1±7.3)歲;男51例,女21例;病程1~4 d,平均(2.16±0.65)d。受傷原因:車禍35例,跌倒17例,墜傷15例,其他傷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受傷原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通過,且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對三個術前、術中、術后三個康復階段進行干預,方法:(1)術前康復干預。要求術前2 h禁飲,術前6 h禁食;實施超前鎮(zhèn)痛,即無論患者疼痛程度如何,都在入院后采取鎮(zhèn)痛處理;通過視頻、圖文等形式為患者講解胸腰椎骨折的治療方案,經椎旁肌間隙入路內固定術的原理、過程,住院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包括飲食、心理、休息等;此外,在手術室麻醉狀態(tài)下需對患者行術前尿管插入處理。(2)術中康復干預。密切檢測患者術中相關的生命生理指標,建立完善的異常情況監(jiān)測和處理體系,一旦發(fā)現異常,迅速報告醫(yī)師并啟動異常處理體系;個體化鎮(zhèn)痛模式,按時給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手術室溫度調節(jié),蓋被保暖,呼吸器加溫,輸入液體加溫,術中下肢和頭部保暖,經椎旁肌間隙入路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等。(3)術后康復干預。安慰患者,解答其疑惑,撫慰其負性情緒,必要時可發(fā)動患者家長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使情緒能保持基本穩(wěn)定和相對積極的狀態(tài);術后2 h即可開始飲水,6 h即可開始進流質食物,盡快過渡到軟食和普通飲食;手術完成后,患者不宜馬上下地行走或坐起,故應維持患者的脊椎水平,取平臥位,并耐心為其介紹該體位的重要性與實施原因。術后 1~2 d 拔引流管和尿管,拔管時要注意無菌和規(guī)范操作,對于年老體弱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避免拔管引起的感染和對機體的二次創(chuàng)傷;術后6 h取半臥位,術后第1天按摩患側肌肉,指導患者做直腿抬高訓練,自行翻身及坐起等,術后第3~7天指導患者活動四肢做腰背部主動訓練,術后7 d患者取仰臥位,通過五點支撐法行有效鍛煉,即騰空背部,以頭、雙肘、雙腳支撐全身,術后21 d通過三點支撐法行有效鍛煉,以頭、雙腳支撐全身,術后28 d僅以四肢行拱橋形支撐,術后42 d給予患者俯臥位,僅腹部著床,向后伸展四肢向上抬起,每次鍛煉不超過患者耐受度,可加快患者康復,一般情況好轉即可下床適當活動。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藥熏蒸 以中藥對患者胸腰椎處、脊髓處作相應熏蒸,藥方包括15 g制草烏、15 g制川烏、20 g制沒藥、20 g制乳香、15 g川牛膝、30 g雞血藤、15 g威靈仙、30 g透骨草、30 g伸筋草、20 g羌活、20 g獨活及20 g川芎等。術后每日1次,療程28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褥瘡。(2)比較兩組住院天數、術后3個月OWwesty功免障礙分數(ODI)評分、生活質量。ODI量表評分越高,患者胸腰背功能恢復越差;采用SF-36量表評價生活質量,評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統(tǒng)計學軟件,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術后各項相關指標比較(表2)
表2 兩組術后相關指標比較
注:1)為u值,2)為t值,3)為t’值。
經椎旁肌間隙入路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對于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5-6]。但對于患者來說術后康復需要解決如下問題:第一是圍手術期的疼痛問題,疼痛不僅引起生理痛苦,而且也會導致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影響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最終也很可能影響到醫(yī)護效果[7];第二是術后康復進程問題,由于胸腰椎骨折往往合并馬尾神經或脊髓損傷,其最終恢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身病情和手術效果,同時也與術后開始康復護理的時機有關[8]。相關研究顯示[9-11],術后功能鍛煉開始的越早,恢復效果越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略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常規(guī)護理還是基本能控制護理風險的。但從本次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來看,肺部感染多產生于老齡或者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史的患者,深靜脈血栓多產生于老齡或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史的患者,壓力性損傷多發(fā)生于老齡患者,但事實上壓力性損傷還與住院時間有關,確切地說是與臥床時間有關。觀察組采用中藥熏蒸方法有利于減少壓力性損傷,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本研究中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可能與中藥熏蒸方法中的藥物成分作用有關,其藥物作用于患者病灶處,可起活血化瘀作用,其中制草烏、制川烏可止痛消腫;川牛膝可強健筋骨、活血祛瘀;透骨草與威靈仙可通絡止痛、祛風除濕;制沒藥與制乳香可舒筋止痛、行氣散瘀。合用后可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骨折癥狀。術后3個月的ODI評分和SF-36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ODI直接反映了患者的康復效果,說明中藥熏蒸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行手術治療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來說,中藥熏蒸方法的介入,對于縮短住院時間和改善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