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欣
梧葉蕭蕭,黃葉滿地。鄉(xiāng)村在縷縷炊煙的朦朧中,寂靜如常,美麗依舊,但似乎又少了點什么。
缺少什么呢?立于秋風之中,我努力地在記憶中、腦海中搜索。燕子!我的腦海中,蹦出了這個充滿生機的詞語。的確,是燕子。這九月的天空,這金秋的九月,沒有它的剪影,沒有它的舞蹈,沒有它的嘰喳,的確,缺乏一絲生動,缺乏一些美麗。
不由自主地,我的回憶穿梭四季,來到了鄉(xiāng)村的三月。那是燕子與鄉(xiāng)村翩翩起舞的季節(jié)。陽春三月,綠柳紅花,春風在鄉(xiāng)村游蕩。藍天白云,青山綠地,輕風在鄉(xiāng)村逡巡,一切,都那么地靜謐。忽然,柳蔭中傳來了清脆而甜美的啼叫,是燕子,它們來了,從北方飛回來南方,“嘰嘰喳喳”地歌唱,打破了春的寂靜。一下子,鄉(xiāng)村就變得生動起來,生機勃勃起來。
在我的眼中,燕子是美麗的。一雙翅膀,如剪刀一般輕盈;黑漆漆的眼睛,生動而活潑;圓圓的肚皮,沾染著嫩嫩的白色;寬至窄的黃尖嘴,俏皮而小巧。怎么看,我都覺著燕子玲瓏小巧,似精靈,似天使,比一般的鳥兒美麗。小時候,我居住在鄉(xiāng)村,春天的時日里,我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天空,去追尋燕子的身影,隨著它,在柳林穿梭,在河畔飛翔,在山坡嘰喳,樂此不疲。
認識燕子,是在老家,在我依稀記事的時候。公雞剛剛報曉,我便起了床,來到大廳,突然,我聽到了幾聲明亮清脆的“嘰喳”聲,抬頭一看,原來是兩只鳥兒,在廳堂里盤旋、飛舞。我正想大叫,爺爺走過來,一手捂著我的嘴巴,輕輕地說:“別叫,這是燕子呢!它準備在我家筑巢,別嚇著了它。”其實,我是會唱關于“燕子”的兒歌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到這里?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笨墒?,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燕子,自然還是十分好奇,我躡手躡腳地望著它,它在大廳盤旋,我也盤旋,它在大廳中舞蹈,我也舞蹈……我也有一百個疑問在小腦瓜里翻滾:別的鳥都怕人,燕子怎么不怕人?別的鳥都選擇高高的樹梢筑巢,為什么燕子偏偏選擇在別人家里筑巢呢?
燕子的到來讓家里人都很高興。爺爺端來了梯子,用木棍和木板給燕子支了個架子,方便燕子筑巢。不久,燕子就把巢建好了。月余后,燕子便下了蛋,孵出來一窩小燕子。這下,燕子媽媽可忙碌了,每天從大門進進出出,為小燕子們覓食。小燕子們一看到燕子媽媽回來,一只只探出頭來,把嘴巴張得大大的,蓋過了自己小小的腦袋。它們“嘰嘰喳喳”地叫著,爭先恐后,可愛極了!
弟弟對燕子卻沒有那么親近和客氣。一次,他竟然無聊透頂,拿起了一根竹竿,將燕子的窩,捅破了一個洞。我見到后非常氣惱,可是幫不了燕子補窩。燕子媽媽似乎并沒有責怪弟弟的意思,它們一次又一次地飛來飛去,叼著泥土,將自己的窩給修補好了。爺爺批評弟弟,說:“燕子勤勞,不喜歡與百鳥爭高枝,偏愛在村民的屋檐下筑巢,但誰都不會趕它走,因為大家都認為燕子去誰家筑了巢,誰家就會幸運。以后,千萬別捅燕子的巢了!”弟弟似乎聽懂了,以后再也沒有做這樣的傻事,因為每一個孩子,都盼望著幸福、美好。
爺爺是最愛燕子的。他覺得燕子漂亮,燕子身上的黑,不是單純的黑,是那種黑中泛著藍光的黑,就算是在黑暗中,仍然透著光亮,像極了希望之光;燕子身上的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那種白中透著朱紅的白,神秘而多姿多彩,當它飛過眼前,你就無法挪開的你的眼睛;燕子的尾巴是真的很像剪刀,但是它的本領可不是普通剪刀能夠比擬的,它能幫我們剪出了五顏六色的春天。我也跟爺爺一樣,愛燕子,愛這春天的使者,愛這幸福的鳥,吉祥的鳥。
我會在它到來的春天,和爺爺一樣,凝望它們。它們在電線桿上,停歇成五線譜;它們在柳林深深處,嘰喳鳴叫;它們在一望無垠的秧田上空,成了一幅水墨畫的剪影……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成了我童年美好的回憶。不管刮風下雨,它們年年飛來我的村莊,為我的村莊帶來了幸福、吉祥。
夕陽西下,我的耳邊,似乎又傳來燕子歸來的歌聲……
(指導老師:周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