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森林中,生長著一種葉子像蓖麻,莖像竹子的“蟻棲樹”。蟻棲樹的樹干里寄居著長得像螞蟻的益蟻。蟻棲樹中空有節(jié)的樹干是益蟻理想的住所,而樹干上的小孔,就是益蟻進出的門。益蟻在樹干里生兒育女,同時也與蟻棲樹相依為命。
森林里有些害蟲常向樹木大舉進攻,傾刻間就能將樹葉啃光,使樹木枯死。但害蟲對蟻棲樹卻不敢輕舉妄動,如果它們膽敢來啃食蟻棲樹的葉,益蟻就全體出動,抗擊來犯之敵。
這是因為在蟻棲樹的葉柄處,長著一個由蛋白質和脂肪構成的小球,益蟻以這種小球為食。害蟲把葉子啃光了,益蟻的糧食就沒有了,所以,益蟻的抗擊,是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糧倉”。也正是因為有了益蟻的“保護”,蟻棲樹總是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
(摘自《小學生無敵百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