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三國志·魏志·王粲傳》
【成語釋義】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急于迎客,將鞋穿倒。用來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近義成語】倒屣而迎倒屣迎賓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文人,官任左中郎將。他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是高朋滿座,每天到他家求學的人也很多,常常是車乘千余,街巷堵塞。但在眾人之中,最令他佩服的是王璨。
有一天,蔡邕因工作勞累,十分困乏,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家丁報告說門前有位叫王粲的客人來訪。蔡邕一聽,立即起身出迎,慌忙中把鞋子穿反了。蔡邕又發(fā)帖設(shè)宴,非常客氣地請王粲為上賓。其他客人原以為來了什么顯赫的貴客,沒想到進來的卻是一位又瘦又小未成年的孩子。大家看到蔡邕對一個孩子十分敬重熱情,感到非常不解。于是,蔡邕對客人們說:“王粲這個人,才能非凡,我比不上他?。∥壹依锼械臅臀恼?,都應(yīng)該贈給他。”
王粲的確是智力超群,客人競相提問,都是對答自如。他能過目成誦,倒背如流。還能把搞亂的棋局一點不錯地重新擺好,而且他詩詞歌賦也寫得特別好。宴罷,蔡邕親自送王粲至府門外,回來對客人又狠狠夸獎一番。
王粲也沒有辜負蔡邕的厚望,成為了東漢著名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