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凱凱
20世紀(jì)三十年代,林語堂從美國留學(xué)歸來后,在清華大學(xué)任教。林語堂喜好以文會友,結(jié)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談古論今、討論時事、切磋文章,往往高談闊論,盡興而歸。
有段時間,林語堂感染風(fēng)寒,便遵從醫(yī)囑,在家靜養(yǎng)。期間,因為病痛折磨,加上食欲不振,林語堂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躺著。這天一早,一位朋友突然造訪,他剛從外地回來,不知道林語堂患病的事情,急切與之分享一些見聞。林語堂得知情況,掙扎著起身,讓家人招呼朋友進來。
家人陪著朋友在客廳坐了十幾分鐘,卻遲遲未見林語堂出來。家人不免擔(dān)心,前往臥房一探究竟,此時林語堂剛剛梳洗完畢,正在衣柜里找衣服,準(zhǔn)備更衣?!澳氵€在病中,小心又著涼了?!奔胰俗柚沟?。林語堂回答:“朋友來訪,如果我衣冠不整,成何體統(tǒng)?”林語堂認(rèn)真的樣子,讓家人忍不住大笑道:“你是不是病糊涂了?來的人是小六子呀,和你相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了。”
沒想到,林語堂卻沒笑,他點頭說:“對呀,我知道是小六子。規(guī)矩和禮儀不是只針對陌生人的,對待朋友更應(yīng)該如此。這也是朋友之間能夠長久保持友誼的因素之一?!焙髞?,朋友得知這件事后,感動不已,自然以更多的尊重來回饋。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更加深厚、牢固。
(選自《高考季》2019年11月)
素材解讀
很多人說,“熟不拘禮”,意思是熟人之間不必拘泥于禮儀。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放棄禮節(jié),甚至不尊重對方,否則再好的朋友也可能會疏遠(yuǎn),甚至反目成仇。其實,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都應(yīng)該以禮相待。林語堂更衣見老友,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自身素養(yǎng)和風(fēng)度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適用話題
禮節(jié) 修養(yǎng) 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