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能忘記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赤誠之心,不能忘記為世界謀大同、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的終極目標。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強化理論武裝、堅定共產主義精神信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緊密團結人民群眾,練就偉大的革命意志、勇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承擔時代重任、發(fā)揚奮斗精神。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初心;邏輯來源;實踐指向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敝袊伯a黨人風雨兼程的99年奮斗歷史,終為我們帶來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了偉大成功。然而偉大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永無止境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最終目標也仍然任重而道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1]。在當前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科學內涵、邏輯來源及其實踐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科學內涵
從語義上,所謂“初心”,即指做某件事最初的原因,也可理解為最初的理想信念和目標??茖W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內涵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剖析。
1.精神層面
就精神層面而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這是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本質規(guī)定性。歷史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又為我們催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我們黨姓的是“馬”、姓的是“共”。對共產主義社會的不懈追求也是我們黨的長遠理想和奮斗目標。就如習近平所說:“我們干事業(yè)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2]沒有了這種“信仰”和“理想”,共產黨人就會失去政治靈魂,難以承受住任何考驗。
2.實踐層面
就實踐層面而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要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忠誠之心。對這一層面“初心”內涵的解讀其實是一個立場的問題,即“為了誰”。為人民服務、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為了中華民族從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其實是由我們黨的地位、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也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初心”。同時,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我們無產階級政黨是絕無私心的,我們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習近平在考察江西時曾提出:“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3]因而在這個角度上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又顯示出了比其他政黨更為突出的道德高度。
3.全球視野層面
就全球視野層面而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要為世界謀大同,努力為全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終生。在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聯(lián)系的今天,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日漸抬頭,恐怖主義肆虐、地緣動蕩不止,世界上還有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戰(zhàn)亂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共產主義社會何時能夠到來?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又到何時才能夠實現(xiàn)?古有孔子“大同之世”,后有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大同觀,今天我們國家所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新時代踐行共產主義、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中國方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和平謀發(fā)展”[4]。通過我們自身的發(fā)展給世界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為全世界的人類得到解放和自由而不斷努力,這份初心不僅是我們站在全球格局胸懷天下的理論高度,更是我們共產黨人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邏輯來源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不是憑空而來的,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歷史積淀和現(xiàn)實淵源,是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xiàn)實的邏輯的統(tǒng)一。
1.理論邏輯
首先,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中蘊含著初心之源。例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重民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愛民思想,“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有之矣”的惠民思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務民精神等。但由于傳統(tǒng)民本思想是建立在封建君主專制前提之下的,因而其“民本”未必為實。所以中國共產黨的為民初心應是在批判吸收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內核以及總結其他科學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的。
其次,馬克思主義是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中國共產黨人想問題、辦事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毛澤東明確提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盵5]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時提出“三個有利于”,尤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黨的各項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江澤民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強調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胡錦濤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則在《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中表明了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即“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盵4]另一方面,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取向。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xiàn),那時候人們都已從私有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生存的壓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小,每個人都是現(xiàn)實存在的人,不是異化了的人,是個性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人。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其最終的價值追求也是一樣的——即解放全人類,走向共產主義社會,實現(xiàn)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2.歷史邏輯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除了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外,還有深厚的歷史積淀。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使曾經(jīng)輝煌的中華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在各種舊式革命不能給民族帶來希望之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自成立起,中國共產黨就始終堅持自己的定位——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同時,這一定位也決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所必須堅守的初心。
誠然,中國共產黨的這份初心和宗旨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但究其根本是不變的。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深諳人民群眾想要“翻身做主人”的需求,帶領大家推翻了“三座大山”、爭取民族獨立,使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站起來”的美好愿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開始了艱辛而曲折的符合中國國情、滿足人民需要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努力帶領全國人民實現(xiàn)“富起來”的飛躍,這是對中國共產黨初心的進一步傳承。如今,我國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6],我們黨必須更加堅定初心,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進行偉大革命,帶領中國人民見證“強起來”的美好生活。
3.現(xiàn)實邏輯
首先,新的歷史方位和奮斗目標要求中國共產黨人永葆初心。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我們的國家站在了新的起跑點上,我們的人民也向往著更加美好富裕的生活。但與此同時,黨和國家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zhàn)增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我們離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面對更加艱巨的發(fā)展任務,我們黨唯有永葆初心、矢志不渝,才能夠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去實現(xiàn)更偉大的中國夢。
其次,黨內政治生活的突出問題要求中國共產黨人永葆初心。盡管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由于執(zhí)政環(huán)境的復雜性,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仍然有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堅定,忽視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不思進取,忘記自己入黨的初衷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走上了貪污腐敗、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初心即民心,失民心,無國家。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只有更加堅定自己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應對“四大風險”和“四大考驗”,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最后,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共產黨的執(zhí)政經(jīng)驗要求中國共產黨人永葆初心。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發(fā)生的蘇東劇變,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這一劇變的發(fā)生,有著歷史和現(xiàn)實的、內部和外部的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不過是蘇共黨內人員丟了初心,淡化了理想信念,最終拋棄了社會主義。在這樣的現(xiàn)實教導下,我們黨要想帶領人民實現(xiàn)中國夢、走向共產主義,必然要將這份為民初心牢記于心。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實踐指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盵7]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也絕不是一句空喊,必須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加以體現(xiàn)。
1.強化理論武裝,堅定精神信仰
一直以來,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這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主要優(yōu)勢,也是堅守初心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主動學習和運用科學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錯誤思想的影響,尤其要在讀原著悟原理上下功夫,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史、國史,只有真正理解黨的初心和99年風雨歷程,才能更好地面對和處理“四大風險”“四大考驗”,凝神聚力實現(xiàn)中國夢。無論處于什么境地、面對什么挑戰(zhàn),共產黨人都要堅決相信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xiàn),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我們終將走向共產主義社會,實現(xiàn)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2.堅持領導力量,團結依靠力量
一方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祖國70年來的發(fā)展歷史足以向我們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正確而有力的,她帶領我們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另一方面,要緊密聯(lián)系群眾、團結依靠群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因為他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奮斗者和接班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7],我們黨領導的所有事業(yè)取得的成功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做到不忘初心,就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群眾路線,重視人民的力量,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把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永恒的使命。
3.練就革命意志,勇于自我革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盵9]回顧歷史,我們的國家從革命而來,我們的發(fā)展也是從黨領導人民進行不斷的社會改革而來。只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中國共產黨人才能不愧初心,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共產黨人,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不斷錘煉革命意志,在國家安危和人民利益受到損害時挺身而出,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人并不是從來都不犯錯,而是他能勇于承認錯誤、糾正錯誤,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當前黨內政治生態(tài)惡化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共產黨人本身缺乏了自我革命的精神,忘記了初心和使命。
4.承擔時代責任,發(fā)揚奮斗精神
敢于擔當是無產階級政黨本質的重要體現(xiàn)和必然要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承擔責任,完成使命,需要充分發(fā)揚奮斗精神。習近平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說:“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盵9]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再到如今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歷程,就是一部奮斗精神的縮影史??梢哉f,艱苦奮斗的精神就是我們黨安身立命、不斷獲得成功實踐的法寶。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想要不忘初心、完成使命,就要繼續(xù)發(fā)揚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取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1-0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6
[3]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23
[4]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5.5
[5]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810
[6]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45,
[7]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8]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8-01-06
[9]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28
作者簡介:
焦嬌(1997--)女,江蘇南通人,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