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達陽關(guān)渥洼池之前,我執(zhí)著地認為,鳥類的思維是極其簡單的,更談不上情感的演繹,鑒于這點淺薄的武斷,讓我肆無忌憚地矜持著,不斷去漠視一件件事情的真實。
然而,當(dāng)我在陽關(guān)渥洼池濕地看到那只腿殘疾的鳥兒時,我禁不住熱淚盈眶。那是中秋的一天,一群數(shù)量很大的鳥,相互簇擁著在湖畔覓食。跑在前邊的幾只鳥,不時地退回去,圍著中間的一只嘰嘰喳喳,它們奇異的舉動吸引了我,我趕緊借助望遠鏡去觀察它們,眼前的景象讓我目瞪口呆,中間的那鳥兒竟然是殘疾的,它只有一條腿,盡管它努力地向前跳著,但行進的速度仍然很慢,前邊比較快的那幾只鳥兒,不時地跑回來,將自己口中的食物,喂給這只殘疾的鳥兒,更讓我感動的是,不論鳥群轉(zhuǎn)移到哪個位置,總是把殘疾鳥圍在最中間,生怕它會被丟失似的。此情此景,讓我心靈為之震撼,它們哪是一群鳥兒,它們簡直就是一群精靈啊,我對它們的敬意油然而生,感動于它們不離不棄的兄弟情意,羞澀于自己意識的偏頗和自私的武斷。
這群鳥兒,在渥洼池濕地休整了幾天后,終于要繼續(xù)前行了,我真的擔(dān)心這只殘疾鳥,能否一飛沖天,順當(dāng)?shù)刳s上遷徙的大軍。就在我為它擔(dān)心的時候,奇跡發(fā)生了,帶頭兩只鳥快走兩步突然起飛,緊接著,其余的鳥兒們“嘩啦啦”一聲同時騰起,那只殘疾鳥兒夾在中間,拍著翅膀順利地飛向高空。望著它們的身影消失在天際,兩行熱淚猛然間奪眶而出。后來,我在鳥類專家解密斑頭雁群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過程中,終于解開了這只殘疾鳥兒的騰飛之謎,我心里一陣欣慰和輕松,只要它們能相互關(guān)愛,團結(jié)一心,哪怕前面是萬水千山,也擋不住它們遷徙的腳步。
不過,對于我這個跟濕地打交道的人來說,關(guān)于鳥兒的事,遠遠沒有結(jié)束。深秋的一天,大部分飛鳥已陸續(xù)離開陽關(guān)渥洼池濕地,但仍有后續(xù)到來的候鳥,不斷落在濕地補給營養(yǎng)和體力。期間,我又看到了兩只獨立成群的鴨子,盡管它們形影不離,相互依偎,親密無間,但它們的顏色和體型卻大相徑庭。后經(jīng)鳥類專家鑒定,它們根本不屬于同一個家族,而是來自于兩個陌生的家族,換言之,它們屬于“迷鳥”(所謂迷鳥,是指那些由于天氣惡劣或者其他自然原因,偏離自身遷徙路線的鳥兒)。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它們朝夕相伴,和睦共處,時而沐浴在溫暖的湖水中,時而嬉戲在碧綠的蘆葦蕩,那份和諧讓我為之動容,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北M管,它們在得到必要的補給之后離開了,但是它們的影子卻烙在我心里,讓我對它倆充滿了思念,不知它們是否趕上了前邊的遷徙大軍?
這兩只鴨子離開不久,渥洼池濕地又迎來了一群不知名的飛鳥,讓我驚奇的是,它們中間和著一只很特別的鳥,原以為它是這群鳥兒們的頭,然而鳥專家鑒定的結(jié)果卻是,這只鳥也不屬于這群鳥的家族,它純屬一只迷鳥,準(zhǔn)確地說,是這個大家族收留了它。面對它們不記種族之別、性情之異,相敬如賓的場面,真的讓人好生感慨,真可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辈恢?,走在文明快車道上的人們,能否擁有這種包容和胸襟?!
春去冬來,四季輪回,飛過渥洼池濕地的鳥兒,前赴后繼,絡(luò)繹不絕,它們用真愛演繹著自然的大愛。大愛無疆,真愛永恒,亦如,渥洼池畔那一聲聲清脆的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