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云,馬 健,王惠英
(1.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2. 銅陵鑫克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磷酸二氫鉀(KDP)是一種易溶于水的斜方晶體,呈無色或帶有白色光澤,在空氣中會吸濕潮解,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醇[1]。
KDP作為磷酸鹽工業(yè)的重要產品之一,可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農業(yè)及制藥業(yè)等領域[2]。農業(yè)上,KDP 作為一種優(yōu)質無氯鉀肥,不僅營養(yǎng)成分高(w(P2O5+K2O)>90%),而且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臭、無毒、無味,易溶于水,不結塊,適用于各種土壤及作物;工業(yè)上,KDP常用于細菌培養(yǎng)劑、釀造酵母培養(yǎng)劑以及清酒調味劑的合成,并且廣泛應用在青霉素、土霉素、肌苷以及味精的合成生產上;在制藥業(yè),KDP 作為四環(huán)素、青霉素、赤霉素、土霉素、鏈霉素、井霉素等抗生素生產過程中的培養(yǎng)劑,能促進菌絲快速生長[3]。
在我國,KDP生產主要采用中和法,其產能約占KDP總產能的90%。中和法生產工藝簡單,但所用原料為高純磷酸,多采用熱法磷酸或凈化濕法磷酸制取,生產成本較高[4]。
凈化濕法磷酸雖然成本相對熱法磷酸低20%~30%,但由于我國磷礦多屬中低品位,濕法磷酸中雜質含量高,凈化難度大,設備投資高,凈化出的高純磷酸如果不用于生產高端精細磷酸鹽,設備投資的回收期就很長[5]。
磷酸脲(UP)作為磷酸與尿素反應的復鹽,具有晶體尺寸較大、粒度分布均勻、晶型較好等特點,并且其從磷酸中結晶時,雜質很難進入結晶體中,因此可通過生成UP 的方法對磷酸進行凈化,進而生產KDP[6]。
本研究對UP 制備KDP 的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重點考察反應后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反應溫度、氫氧化鉀與UP 物質的量之比、結晶溫度、洗滌液用量等工藝條件對KDP 收率和質量的影響,以期為后期的工業(yè)化提供指導[7]。
1.1.1 儀器
實驗所用主要儀器:FA1004N分析天平,上海菁海儀器有限公司;ALC-3100.2 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101-0A 鼓風干燥箱,常州國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HH-4數顯恒溫水浴鍋,江蘇金壇市佳美儀器有限公司;JJ-1定時電動攪拌器,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500 mL燒杯,重慶市正川玻璃有限公司。
1.1.2 原料
試劑:UP,飼料級,自制,質量指標見表1;KOH,分析純,重慶川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工藝水,自制。
表1 UP質量指標
UP與KOH反應生成KDP和尿素,隨著溶液中KDP濃度的增加,將會有晶體析出,而尿素因為溶解度遠遠大于KDP(見圖1),會以溶液的形式留在液相中,通過過濾分離,即可得到KDP 晶體[8]。尿素母液可返回UP合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利用。
圖1 尿素和KDP的溶解度曲線
UP與KOH反應方程式如下:
化工行業(yè)標準HG/T 4511—2013《工業(yè)磷酸二氫鉀》中技術指標見表2。工業(yè)磷酸二氫鉀外觀呈白色、淺色結晶或粉末。
表2 工業(yè)磷酸二氫鉀技術指標
實驗流程:配制一定質量濃度的UP 溶液和KOH溶液,磷酸屬于多元酸,制備出的UP與KOH的反應類似于中和反應,放熱劇烈,因此,采用將KOH 溶液滴加到UP 溶液中的加料方式。反應過程中水浴鍋的溫度盡可能調到最低,攪拌轉速足夠高,反應結束后,降低攪拌轉速,進行養(yǎng)晶,控制結晶溫度,過濾分離KDP與母液[9]。
實驗方法:將UP和工藝水加入到500 mL帶攪拌裝置的燒杯中攪拌溶解。將KOH 和工藝水加入到500 mL 帶攪拌裝置的燒杯中攪拌溶解配制成質量分數50%的溶液。將裝有UP 溶液的燒杯放入水浴鍋,調整攪拌轉速為230 r/min,然后滴加KOH溶液。出現沉淀時,將攪拌轉速調節(jié)為80 r/min,設置水浴鍋溫度,結晶60 min,對溶液進行抽濾。濾液去UP 合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利用;濾餅稱量后,加一定比例工藝水洗滌,然后在恒溫干燥箱中于55 ℃下干燥至恒質量,洗滌液回UP 與KOH 合成工段。稱樣并分析。
取質量分數為60%、65%、70%、75%、80%的UP 溶 液,按n(KOH)/n(UP)為0.95 連續(xù)滴加KOH 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75 ℃,結晶溫度35 ℃,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為0.12 t,然后對樣品進行稱量和分析。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對KDP產品收率和質量的影響見表3。
由表3 可知,反應后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為52.22%、55.20%時KDP 收率低,這是因為冷卻結晶后的料漿中水含量高,KDP 溶解量較多,析晶少;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為60.74%、63.33%時,KDP收率低是因為體系的水含量低,黏度大,反應生成的K+、H2PO42-局部濃度高,生成了大量的KDP細晶,大部分KDP 晶體隨母液和洗滌液穿過濾布而無法截留[10]。根據KDP 樣品中總N 含量可知,隨著反應后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的提高,產品中KDP的含量逐漸降低,總N含量呈指數性增加,可能原因是在KDP 結晶過程中,含N 雜質混在產品中。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在58%以下時KDP 產品質量基本符合HG/T 4511—2013 中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綜合比較,溶液中KDP 質量分數最佳應保持在58%,對應的反應前磷酸脲質量分數為70%,KOH質量分數為50%。
表3 溶液中不同KDP質量分數時KDP收率及質量分析
取質量分數為70%的UP 溶液,按n(KOH)/n(UP)為0.95 連續(xù)滴加w(KOH)為50%的KOH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65、70、75、80、85 ℃,結晶溫度為35 ℃,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為0.12 t,反應溫度對KDP產品收率及質量的影響見表4。
表4 不同反應溫度時KDP收率及質量分析
由表4 可知,在反應溫度為65 ℃和70 ℃時,因為系統(tǒng)的黏度高,反應生成的K+、H2PO42-局部濃度高,導致溶液局部過飽和度高,形成大量晶種,且在結晶過程中夾帶含N 雜質,造成KDP 產率低,質量差[11]。隨著反應溫度升高至75 ℃及以上時,由于反應體系黏度降低,結晶狀況良好,產品中總N 含量顯著降低,KDP 純度顯著升高;但也要看到,溫度在85 ℃時,產品收率有所降低,總N 含量有所升高,pH 值為4.71,已超出4.70 的合格標準,推測可能是UP 開始分解影響KDP 的質量。在反應溫度為75 ℃和80 ℃時,產品質量符合HG/T 4511—2013 中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考慮到生產制造中的能耗,暫定反應溫度為75 ℃。
取w(UP)為70%的UP溶液,按n(KOH)/n(UP)分別為0.85、0.90、0.95、1.00、1.05 連續(xù)滴加w(KOH)為50%的KOH 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75 ℃,結晶溫度為35 ℃,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為0.12 t,KOH 與UP 配比對KDP 產率及質量的影響見表5。
表5 不同n(KOH)/n(UP)時KDP收率及質量分析
由表5 可知,當原料中KOH 比例逐漸增大時,KDP 的收率呈下降趨勢,當n(KOH)/n(UP)分別為0.95、1.00 和1.05 時,收率下降趨于平緩。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檢測,隨KOH 比例增大,產品中KDP、P2O5和K2O 的含量呈遞增趨勢,而N 含量急劇減少。推測,n(KOH)/n(UP)在0.85 時,由于KOH不足導致UP沒有完全反應,產品在結晶的過程中混雜有UP、尿素等含N 物質。因此,為了使產品符合HG/T 4511—2013 中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同時考慮到生產原料中K 元素的成本,需要UP 稍過量,保證K 元素盡可能進入到KDP 產品,暫定KOH與UP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95。
取質量分數為70%的UP 溶液,按n(KOH)/n(UP)為0.95連續(xù)滴加w(KOH)為50%的KOH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75 ℃,將水浴鍋溫度分別降至25、30、35、40、45 ℃進行冷卻結晶,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約為0.12 t。結晶溫度對KDP產品收率及質量的影響見表6。
由表6可知,隨著冷卻結晶溫度降低,KDP收率和產品中總N 含量逐漸升高。結晶溫度在30 ℃及以下時,KDP收率和總N變化趨于平緩,結晶溫度在40 ℃和45 ℃時,產品總N 變化不太明顯。根據KDP 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冷卻終點溫度越低,析出的KDP 晶體量越多,但析出的雜質量也越多,使產品質量不合格[12]。由表6數據可知,溫度降至35 ℃時,KDP 產率得以大幅度提升,雖然,產品中雜質含量也相應上升,但產品質量符合HG/T 4511—2013 中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紤]到產品結晶冷卻過程中的能耗,暫定冷卻溫度控制在35 ℃為宜。
表6 不同結晶溫度時KDP收率及質量分析
取質量分數為70%的UP 溶液,按n(KOH)/n(UP)為0.95 連續(xù)性滴加w(KOH)為50%的KOH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75 ℃,結晶溫度為35 ℃,控制每噸KDP洗滌工藝用水量分別約為0、0.06、0.12、0.15、0.18 t時,洗滌工藝用水量對KDP產品收率及質量的影響見表7。
表7 不同洗滌工藝用水量時KDP收率及質量分析
由表7 可知,隨著洗滌工藝用水量的增大,KDP 收率緩慢降低,產品中總N 含量先急劇降低,然后趨于平緩,推測KDP 晶體從溶液中結晶出來時,晶體表面覆蓋一層含尿素的溶液,洗滌工藝用水量為0 時產品w(H2O)為4.55%,只有晶體表面覆蓋尿素水溶液時,產品烘干才比較困難。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達到0.12 t 時,產品的各項指標能滿足HG/T 4511—2013 中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且KDP 收率較高,為71.75%。綜合考慮產品質量、產率及洗滌損失率,每噸KDP 洗滌工藝用水量暫定為0.12 t 比較合適,由于樣品量少,洗滌水添加時可能有產品未被洗到,實際生產中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洗滌工藝用水量。
在UP和KOH制備KDP的工藝條件研究中,首先需保證原料UP和KOH的質量,減少由原料帶入反應體系中的雜質質量,然后再進行工藝條件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UP和KOH制備KDP的最佳工藝條件為:配制質量分數為70%的UP 溶液和質量分數為50%的KOH 溶液,將裝有UP 溶液的燒杯放入水浴鍋,將攪拌轉速調整為230 r/min,按n(KOH)/n(UP)為0.95 連續(xù)滴加質量分數為50%的KOH 溶液,保持反應溫度為75 ℃,出現沉淀結晶時,將攪拌轉速調節(jié)為80 r/min,投料完成后繼續(xù)反應40 min 左右,然后水浴鍋降溫至35 ℃進行冷卻結晶,結晶60 min,結晶后進行過濾,每噸KDP 洗滌工藝水用量約為0.12 t,在55 ℃條件下干燥。在此最佳工藝條件下,一次反應的KDP收率為71.75%,反應后母液返回UP合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