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農戶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以甘肅省為例

        2020-06-12 02:48:26羅萬云鐘方雷王光耀
        生態(tài)學報 2020年8期
        關鍵詞:沙化荒漠化程度

        羅萬云, 鐘方雷,*, 王光耀

        1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 蘭州 730000 2 石河子大學兵團屯墾戍邊研究中心, 石河子 832000

        長期以來,生態(tài)治理工程一直是政府部門針對恢復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與服務行之有效的公共管理政策[1]。2013年以來,中央政府在內蒙古、新疆、甘肅等5個主要土地沙化省區(qū)開始試點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其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對未來土地荒漠化防治政策的走向產生巨大影響[2]。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主要內容是在生態(tài)區(qū)位重要,人為破壞比較嚴重、不宜開發(fā)利用的集中連片沙化土地區(qū)域實施“全面封禁、嚴格保護”策略,封禁保護區(qū)內固定居民有序遷出,嚴格禁止砍伐、樵采、開墾、放牧、采藥、狩獵、勘探、開礦和濫用水資源等一切破壞植被的人類活動。國家確定7年為一個封禁保護期,中央財政按照每縣1000萬元/年標準對試點縣市進行補助,中央財政補貼主要用于封禁保護區(qū)建設所需要的封禁圍欄,治沙植被、沙障及相關費用。通過幾年的實踐,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生態(tài)效果已經得到自然科學領域的評價已較多[2- 3],但經濟社會視角較少,特別缺少從農戶滿意度視角對政策效果進行評價,農戶是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微觀“踐行者”,也是政策效果的“檢驗者”,農戶滿意度對政策成功實施非常重要。

        國外公共管理理論主張以公眾的滿意程度作為評價政府公共政策績效的主要標準[4]。近年來,國外學者注意到農戶作為生態(tài)治理政策的重要感知主體,其滿意度對評價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最為典型的有Reimer等人[5]借助顧客滿意度模型(Sweden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SCSB)發(fā)現(xiàn)荒漠化地區(qū)農戶的個體特征、生產規(guī)模、農產品銷售價格等市場因素影響與荒漠化治理政策實施效果存在緊密關系。Kong等[6]研究指出合理確定土地使用權和畜牧業(yè)生產規(guī)模,提高農業(yè)基礎設施可以提高農戶對荒漠化防治政策認可。Curran等[7]討論了2種補償方式與荒漠封禁區(qū)生態(tài)服務的關系,即付費方式或者購買農戶土地均能夠增加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說明補償方式對荒漠區(qū)封禁政策實施至關重要。國內學者的主要焦點集中在荒漠化防治與生態(tài)補償,從農戶視角分析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研究尚處于空白。由于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實施較晚,對該項政策的研究多集中在政策認知[8]、封禁效果[9]等方面,較少關注農戶滿意度問題[10]。另外,有國內學者對同類生態(tài)治理政策進行了農戶響應研究,例如樊勝岳等[11]考察了民勤縣農戶對生態(tài)治理政策響應問題,得出政策能否可持續(xù)關鍵在于農民經濟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王麗佳等[12]以草地禁牧補償政策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牧戶滿意度與教育水平、牲畜存欄數(shù)量、補償金額等因素顯著相關。Li等[13]總結了生態(tài)補償措施對遏制沙化蔓延提高農戶政策認知以及滿意度的作用。綜上所述,國內外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待于進一步補充:第一,現(xiàn)有研究缺乏從農戶滿意度視角考察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第二,調查樣本點呈碎片化分布,區(qū)域性尺度較低,尤其缺乏大樣本支撐下的定量研究。

        據(jù)此,本文選取甘肅省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周邊1417個農戶作為樣本數(shù)據(jù),運用帕累托分析方法和Ordered Logit模型,將農戶主觀感受,包括政策實施效果、生態(tài)變化感知等方面納入分析框架,研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農戶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1 研究區(qū)概況

        調查樣本中14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試點縣市位于甘肅省西部區(qū)域,該區(qū)域分布有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庫姆塔格沙漠,屬于全國沙化土地防治重點區(qū)域(見圖1)。沙化土地是荒漠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14],是指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地表呈現(xiàn)以砂礫為主要標志的土地退化現(xiàn)象[15]。長期以來,研究區(qū)不僅存在嚴重的沙化問題,還面臨農戶生計脆弱性較高問題,表現(xiàn)在土地退化造成農業(yè)生產減產,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受到極大威脅[16]。

        根據(jù)2015年甘肅省林業(yè)廳發(fā)布的《第五次甘肅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jiān)測報告》,2009—2014年,河西走廊區(qū)域內的武威市、金昌市、張掖市、酒泉市、嘉峪關市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0.6萬hm2、0.54萬hm2、1.62萬hm2、4.07萬hm2、0.01462萬hm2。經過多年治理,甘肅省土地沙化趨勢呈現(xiàn)出“整體遏制,持續(xù)縮減”的良好態(tài)勢。但是,濫墾、濫牧、濫采等造成沙化的人為因素仍然存在,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仍然面臨著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等嚴重問題[17]。2013年,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率先在甘肅省試點實施,主要內容是在選定的封禁保護區(qū)內采取自然修復手段,通過設置封禁圍欄,嚴格控制封禁保護區(qū)內的人為活動,禁止人類的放牧、亂墾、濫伐、濫用水資源等破壞行為。此外,在封禁保護區(qū)內采取生物壓沙、機械治沙等人工修復措施,旨在恢復受損的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截止2018年底,甘肅省14個試點縣市的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面積占到全國封禁保護區(qū)面積的24.58%(全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面積為166.38萬hm2)[18],甘肅省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試點實施對全國防沙治沙工作產生重要影響。

        圖1 研究區(qū)沙化土地類型和調查樣點分布示意圖Fig.1 Thediagram desertification land types and survey points in the study area

        2 數(shù)據(jù)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shù)據(jù)來源

        截止到2017年底,甘肅省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已經展開三批試點建設,共涉及14個縣市(表1)。按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建設時間,分三次對14個試點縣市展開調查。課題組按照分層抽樣方法,將每批建設的試點縣市分別納入樣本調查筐,在試點縣市的封禁保護區(qū)周邊選擇1個鄉(xiāng)鎮(zhèn),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中選擇靠近封禁區(qū)的1—2個村子作為樣本點(中間沒有其他村阻隔,見圖1)。具體步驟如下:在每個樣本村內按照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戶,采取1對1參與式農村評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對農戶進行訪談,受訪者為戶主(家庭核心成員)。調查發(fā)放1459份問卷,有效問卷1417份,有效率為97.12%。調查之初,課題組設計了詳細的調查方案,計劃每個樣本調查區(qū)最少獲取100份調查問卷,但是樣點阿克塞縣和高臺縣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地處庫木塔格沙漠和騰格里沙漠深處,由于地廣人稀,導致實際滿足課題組調查的樣本有限,故阿克塞和高臺縣發(fā)放了調查問卷55份和60份,實際有效問卷52份和56份。訪談內容包括農戶家庭以及經濟社會狀況、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工程實施情況、農戶政策評價及生態(tài)變化感知等內容。為了進一步向農戶明確調查對象,避免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理解偏差,調查員會為受訪者詳細解釋正在周邊實施的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工程及主要防治措施。

        表1 調查樣本分布概況

        2.2 變量設置

        2.2.1因變量

        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滿意度(簡稱:農戶滿意度),是本文的被解釋變量。采取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對農戶滿意度進行賦值。將農戶滿意度評價分為五類,分別為“非常不滿意”為1、“不太滿意”為2、“一般”為3、“比較滿意”為4、“非常滿意”為5。

        2.2.2自變量

        農戶對沙化防治政策的實施效果方面存在較強的感知[11]??疾燹r戶滿意度影響因素至少包括農戶對政策實施效果的主觀感知,具體包括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實施后,當?shù)仫L沙災害、荒漠化逆轉、家庭收入是否發(fā)生變化以及破壞行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具體變量見表2。相關研究[9,16]指出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農戶對周邊生態(tài)變化具有較強的感知。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農戶認為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實施后當?shù)匦夂蛎黠@改善了,這種生態(tài)變化感知有可能會對農戶政策評價產生一定影響。本文認為分析農戶滿意度影響因素應該包括一些具體的政策實施后農戶感知到的生態(tài)發(fā)生了怎么樣的變化,以此考察農戶滿意度,具體變量見表2。

        由于農戶滿意度是來自于受訪者的主觀評價,相關研究[9,19]證實了農戶對政策認知可能會受到農戶特征產生較大影響。例如,家庭財富狀況,個人健康狀況等。結合調查內容,本文列入了農戶特征因素納入分析中,具體變量見表2。

        2.2.3控制變量

        地方政府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執(zhí)行中主動參與并給予支持[1],其對政策執(zhí)行的重視程度成為農戶滿意度不可忽視的因素。此外,調查樣點分布在山區(qū)和平原地區(qū),地形差異有可能導致農戶滿意度存在一定偏差。本文控制變量選取地方政府治理重視程度和地形(表2)。

        表2 變量設計和描述性統(tǒng)計

        2.3 研究方法

        Order Logit模型是離散選擇模型之一,廣泛應用在因變量之間存在等級和程度差異的問題,因變量的典型特征是測度尺度可以是多元化,并且相對等級以及順序是不能變動。本文被解釋變量(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農戶滿意度)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是一個5項有序選擇變量,自變量包括政策實施效果、生態(tài)變化感知、農戶特征。

        鑒于因變量(農戶對已經實施的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滿意度)屬于典型的有序分類變量,遵循LI Hongbin和Zhou[20]的處理方法,本文認為選擇排序模型(Ordered Logit)進行分析比較適宜。模型設計如下:設因變量為yi,其中i表示樣本中第i個觀測值,其中F(x,β)為邏輯分布的累計函數(shù):

        (1)

        假設ε—N(0,1)將擾動項ε的方差標準化為1,則公式為:

        P(y=1|x)=P(y≤r0|x)=P(x′β+ε≤r0x)

        =P(ε≤r0

        P(y=2|x)=P(y≤r0|x)=P(x′β+ε≤r0x)

        =P(Y≤r1|x)-P(Y

        =P(x′β+ε≤r1|x)-ΦP(r0-x′β)

        =P(ε≤r1-x′β|x)-ΦP(r0-x′β)

        =ΦP(r1-x′β)-ΦP(r0-x′β)

        P(y=J|x)=1-ΦP(rJ-1-x′β)

        (2)

        假設個體隨機選擇方案方程[21]:

        Uij=α+x′iβj+εij

        (3)

        Fsatisfaction=α+β1Policy_effect-char+β2Ecology_change_char+β3Household_characteristics-char+β4Control-char+εij

        (4)

        在方程中,分別用Fsatisfaction表示被解釋變量,其中α為截距項,β1、β2、β3、β4分別為政策實施效果、生態(tài)變化感知、農戶特征、控制變量的組系數(shù)。

        3 結果與分析

        3.1 農戶的政策滿意度及生態(tài)變化感知

        圖2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農戶滿意度評價Fig.2 Evaluation of peasant′s atisfaction of desertified land sealed protection policy

        全部1417個受訪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政策的總體滿意度介于“一般”和“滿意”之間,均值為3.67(“非常滿意”為5)(圖2)。具體來看,63.66%的農戶持滿意態(tài)度,21.38%和10.23%的農戶持一般態(tài)度和不滿意態(tài)度,3.18%和1.55%的農戶持非常不滿意態(tài)度和非常滿意態(tài)度。本文運用帕累托圖來識別主要和次要因素的原因。將每種已識別的原因分別導致了多少不滿意態(tài)度的數(shù)量進行排序,從而發(fā)現(xiàn)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圖3結果顯示,在持不滿意和一般態(tài)度的493個農戶中,沒有獲得就業(yè)機會、沒有獲得政策支持、沒有取得防治效果的累積頻率在80%以內,稱為主要原因;沒有得到生態(tài)補償、限制生計活動范圍的累積頻率在80%—100%之間,可認為次要原因。根據(jù)帕累托法二八定律[22],農戶對政策不滿意的前兩個最普遍原因均是農戶并未從政策中獲得經濟收益。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可持續(xù)實施顯然需要農戶基礎,必須與農戶經濟利益相協(xié)調,充分照顧到農戶的生計訴求,才能真正調動農戶在政策執(zhí)行中的積極性。

        從政策實施效果來看(表3),農戶認為風沙危害減輕,破壞行為明顯減少,荒漠化初步實現(xiàn)了逆轉,但是家庭收入提升并不十分明顯。統(tǒng)計結果顯示,44.3%的農戶認為風沙危害得到降低,78.97%的農戶認為荒漠化實現(xiàn)了逆轉,51.66%的農戶認為家庭收入下降了,94.63%的農戶表示濫墾、濫牧等行為比政策實施前明顯減少。從生態(tài)變化感知來看,53.2%的農戶感知到風沙強度不同程度地減弱了,55.05%的農戶感知到降雨(雪)次數(shù)增多,51.56%的農戶感知到荒漠植被蓋度上升,67.33%的農戶認為水資源非常緊缺或者比較緊缺。政策實施效果調查中,超半數(shù)農戶認為家庭收入下降了,這進一步印證了農戶不滿意度的原因。

        圖3 農戶不滿意原因的帕累托分析Fig.3 The pareto diagram of peasant′s dissatisfaction cause

        表3 農戶對政策實施效果評價及生態(tài)變化感知

        Table 3 Peasant′s evaluation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ecological change perception

        指數(shù)Index維度Dimension程度Degree樣本數(shù)Samples比例/%Percent指數(shù)Index維度Dimension程度Degree樣本數(shù)Samples比例/%Percent政策實施效果風沙危害削減加重很多382.68生態(tài)變化感知風沙強度變化(X5)非常弱14510.23The effect of policy 程度(X1)加重一些39217.66The perceptionof 弱61043.05implementation無變化50135.36ecological change無變化42529.99削減一些41639.36強14510.23削減很多704.94非常強926.49荒漠化逆轉加重很多120.85降雨(雪)次數(shù)(X6)減少許多100.71程度(X2)加重一些755.29減少一些28420.04沒變化21114.89沒變化32522.94逆轉一些56339.73增加一些62444.04逆轉許多55639.24增加許多15611.01家庭收入提升下降許多20814.68荒漠植被蓋度(X7)下降許多382.68狀況(X3)下降一些52436.98下降一些18212.84無變化31121.95沒變化47133.24提升一些31121.95上升一些65546.22提升許多634.45上升許多715.01破壞行為減少處于失控10.07水資源緊缺非常不緊缺120.85程度(X4)沒有減少271.91程度(X8)不緊缺795.58無變化483.39無變化37226.25減少一些54038.11緊缺83558.93減少很多80156.53非常緊缺1198.40

        數(shù)據(jù)來源:1417份農戶調查問卷統(tǒng)計得出

        3.2 農戶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般情況下,回歸模模型的各變量之間存在的多重共線性大于3時,說明各變量間不能滿足模型要求。經過檢驗,各變量多重共線性小于2,其范圍符合計量模型要求。本文遵循逐漸遞進原則,依次增加變量,考察農戶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表4中Model1僅考慮了政策實施效果,Model2納入了生態(tài)變化感知。Model3加入農戶特征變量,Model4是加入了控制變量。Modle5是基于Model4結果的各變量邊際效用。可以看出,PseudoR2由Model1的0.3798上升到Model5的0.4364,說明Ordered Logit模型對農戶滿意度的整體解釋能力顯著提升。

        3.2.1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

        Model1中,風沙危害削減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呈正相關,風沙危害削減程度提高1個單位,農戶滿意度提高3.97%;風沙危害是沙化最直接威脅,沙丘移動對耕地和農戶生存空間的侵占,嚴重影響農戶基本生存。荒漠化逆轉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呈正相關,荒漠化逆轉程度提高1個單位,農戶滿意度上升5.74%。家庭收入提升狀況與破壞行為減少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5%和1%顯著性水平呈正相關,即防治沙化中提高家庭收入和禁止人類濫墾、濫牧等破壞行為,能夠提升農戶滿意度。從Model1到Model5,政策實施效果中的核心變量并沒有加入其他變量而變得不顯著或者改變正負號,進一步檢驗了相關變量之間關系的穩(wěn)健性。

        3.2.2生態(tài)變化感知的影響

        Model2中風沙強度、水資源緊缺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呈負相關,二者提高1個等級,農戶滿意度分別下降4.04%和3.5%。降雨(雪)次數(shù)與荒漠植被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正相關,二者提高1單位等級,農戶滿意度分別上升7.07%、5.51%。干旱少雨是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自然條件,再加之風力作用,為沙化土地流動創(chuàng)造條件。農戶感知到的風沙強度,降雨(雪)次數(shù)從側面反映出沙化發(fā)展的自然條件變化,這種自然條件朝著有利于荒漠化發(fā)展趨勢,加劇農戶對未來防治的擔憂。農戶感知到水資源緊缺程度越高,這種對水資源緊迫感加劇了農戶生計的危機感?;哪参锷w度作為農戶感知生態(tài)變化重要指示物[1],農戶感知到荒漠植被增加,說明人工保育、封禁措施對恢復地表植被起到顯著作用。

        3.2.3農戶特征的影響

        Model3中家庭人均收入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正相關,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農戶滿意度上升4.66%。耕地與農戶滿意度在5%顯著性水平上呈正相關,耕地增加1個單位,提高農戶滿意度5.61%。農戶滿意度與耕地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兩方面理解,第一,原本受風沙災害影響較大的土地得以復耕,農戶得到的耕地變多;第二,通過封禁圍欄工程實現(xiàn)生態(tài)恢復,農田小氣候得以改善。政府補貼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呈正相關,政府補貼提高1%,農戶滿意度提高2.9%。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并沒有像退耕還林還草、或者草地禁牧政策一樣,未給予納入封禁保護區(qū)農戶補償。若在未來給予受損農戶一定補償,能夠顯著提升農戶滿意度。性別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正相關,說明男性農戶滿意度高于女性。教育程度具有正相關作用,說明教育程度提高1個單位,農戶滿意度提高1.53%,說明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對防治沙化措施滿意度會更高。健康狀況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呈正相關,健康狀況提高1個等級,農戶滿意度提高9.1%。

        3.2.4控制變量的影響

        Model4中地方政府治理重視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在5%顯著性水平上呈正相關,邊際效應為2.58%。地方政府治理態(tài)度正向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大對防治沙化的投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過宣傳、引導作用,增強農戶對防治沙化的正面認知。地形與農戶滿意度在1%顯著性水平上呈負相關,說明平原地區(qū)的農戶滿意度高于山區(qū),主要是平原地區(qū)(民勤縣、涼州區(qū)、高臺縣等)的水源保障較好,治理效果較好,而山區(qū)(景泰縣、古浪縣)的引水工程難度較大,大多依靠自然降水,治理工程的水源難以保證。

        表4 有序Logit估值結果

        *、**、***分別代表10%、5%、1%顯著水平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全部調查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滿意度為3.67(“非常滿意”為5),介于“一般”和“滿意”之間,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無合適就業(yè)機會、政策無支持及生計活動受限等;農戶滿意度影響的外部因素中,政策實施效果,包括風沙危害削減程度,荒漠化逆轉程度、家庭收入提升狀況、破壞行為減少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呈正相關性;生態(tài)變化感知中風沙強度、水資源緊缺程度與農戶滿意度呈負相關,降雨(雪)次數(shù)變化、荒漠植被蓋度與農戶滿意度呈正相關。內部因素中,家庭人均收入、耕地、政府補貼、性別、教育程度、健康狀況與農戶滿意度通過顯著性檢驗,政府治理重視程度對農戶滿意度有正向作用;平原地區(qū)的農戶滿意度高于山區(qū)農戶。

        農戶是最貼近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踐行者”,同時也是政策可持續(xù)的“檢驗者”,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必須做到生態(tài)治理效果與農戶經濟利益激勵兩方面統(tǒng)一,才能長久可持續(xù)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從政策完善角度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執(zhí)行中應重視農戶的生計訴求,給予農戶一定的就業(yè)機會和發(fā)展空間,提高農戶生計多樣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目標不僅僅是沙化趨勢逆轉,而是調整沙區(qū)農戶行為與沙化土地形成、預防和治理的關系,以及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中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制定、實施和評估中,需要聽取政策目標團體的反饋意見,尤其周邊農戶廣泛的參與來進行,這部分對政策執(zhí)行和滿意度評價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策目標實現(xiàn)。

        4.2 討論

        文章結果表明,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取得的生態(tài)效果越好,農戶滿意度越高。然而,有研究結果顯示,草地禁牧政策的生態(tài)效果越好,農戶滿意度越低[23]。原因是草地禁牧政策與農戶生計存在較大的利益沖突。草地禁牧政策要想取得良好的生態(tài)效果,往往偏向控制草地資源使用,而禁牧補償一般遠低于牧戶經濟利益短期損失,因此造成生態(tài)效果越好,農戶滿意度越低。然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多數(shù)涉及的是依賴土地耕種的種植農戶,其自有耕地多處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外圍,并沒有直接納入封禁范圍。多數(shù)農戶希望沙化土地封禁工程能夠有效改善周邊小氣候,降低風沙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反而促進自有耕地生產。農戶的沙化土地防治訴求與政策目標具有一致性。因此,本文發(fā)現(xiàn)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對濫伐、濫墾、濫樵采、水資源等破壞行為的禁止,并沒有削減農戶滿意度,相反,還會提高農戶滿意度,與草地禁牧政策研究結論并不矛盾。

        農戶個體特征中多數(shù)變量與滿意度的關系與相關研究基本一致[11]。但是,本文發(fā)現(xiàn)教育程度越高,農戶滿意度越高,這也與王麗佳和劉興元的結論不同[12]。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的認知理解程度也越高[8],對防沙治沙知識和信息獲取能力較強,充分認識到政策的重要意義。結合實地訪談得知,受到教育程度較好的農戶普遍表示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對遏制風沙災害起到顯著作用。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戶,其滿意度就越低,而是受教育程度限制了農戶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認知程度,造成防沙治沙意識不強。為了減小政策執(zhí)行阻力,提高政策實施效果,需要加強農戶的治沙知識教育,強化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意識,從根本上改變農戶傳統(tǒng)生產觀念,為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政策可持續(xù)實施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沙化荒漠化程度
        男女身高受歡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荒漠化地區(qū)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為例
        科學(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2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動綠色發(fā)展——寫在第二十五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綠色中國(2019年13期)2019-11-26 07:10:54
        我國召開第2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紀念大會
        綠色中國(2019年13期)2019-11-26 07:10:52
        土地沙化面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
        綠色中國(2017年7期)2017-08-02 17:47:11
        五年累計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萬公頃
        我國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xù)“雙縮減”
        綠色中國(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0
        我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連續(xù)10年實現(xiàn)“雙縮減”
        綠色中國(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0
        斷裂對油氣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斷塊油氣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幸福的程度
        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一区尤物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av久久不卡| 国产熟妇高潮呻吟喷水| 男ji大巴进入女人的视频小说|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日本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美女主播|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亚洲аv天堂无码| 日韩美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毛片在线免费看|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91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超清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av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日本特殊按摩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女人 | 偷拍一区二区盗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五月婷婷开心五月播五月|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天堂а√在线最新版中文|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二三区| 强d乱码中文字幕熟女10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