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立 林 滉 賴應輝 張青齡 陳凌鋒
(福建省糧油質量監(jiān)測所1,福州 350002) (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福州 350002)
水稻位居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首,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1]。近年來,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日趨嚴重,重金屬通過水稻吸收,進入食物鏈進而危害人類健康,成為水稻質量安全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鑒于我國的國情,對大面積的中輕度污染農田停止耕種,而通過長時間的植物修復或其它成本昂貴工程修復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2]。從水稻本身出發(fā),研究發(fā)現(xiàn)水稻品種不同,對重金屬的吸收也顯著不同[3-5],在此基礎上,Oliver等[6]和Liu等[7]發(fā)現(xiàn)水稻品種決定重金屬Cd在水稻不同組織器官中的比例分配。因此,通過篩選抗重金屬富集水稻品種,來保障糧食安全十分必要[8-10]。
本實驗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種抗Cd富集能力,對從湖南引進的5個Cd低積累水稻品種:創(chuàng)優(yōu)華占、Y兩優(yōu)957、Y兩優(yōu)911、旺兩優(yōu)958、旺兩優(yōu)950采用了大田種植方式,在福建省選擇3處典型稻田進行了種植實驗,旨在篩選出重金屬Cd富集能力相對較低的水稻品種,為水稻安全生產提供參考。
1.1.1 實驗作物
從湖南引進的5個水稻品種:創(chuàng)優(yōu)華占、Y兩優(yōu)957、Y兩優(yōu)911、旺兩優(yōu)958、旺兩優(yōu)950。采用大田種植方式分別在3處典型稻田種植(DCNY、SJHP、XTSX),根據(jù)3處實驗稻田當?shù)剞r民的種植方式,進行田間管理。
1.1.2 儀器與試劑
儀器:Ultra ClearTMTWF UV TM超純水機;Multiwave PRO微波反應系統(tǒng);790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
試劑:硝酸(優(yōu)級純);含10 mg/L多元素標準貯備液(27元素);含10 μg/mL Li、Y、Ce、Tl、Co的ICP-MS調諧液;含10 μg/mL Li、Sc、Ge、Rh、In、Tb、Lu、Bi的內標溶液;實驗用水為超純水;高純氬氣(純度>99.9%);高純氦氣(純度>99.9%)。
1.1.3 ICP-MS工作條件
按照1.3中的ICP-MS調諧液對儀器條件進行優(yōu)化,使儀器各項指標達到測定要求,儀器參數(shù)見表1。
表1 ICP-MS工作參數(shù)
在種植后60 d、收割當天采用隨機取樣法采集稻田表層(0~20 cm)土壤樣品3個重復樣,每份樣品100 g;收割當天同時對水稻進行取樣,按照實驗設計要求每個水稻品種隨機取3個重復樣,每份樣品500 g。
1)土壤樣品測定
土壤樣品在實驗室自然風干后,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后,稱取0.1 g左右樣品,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3 mL硝酸和2 mL氫氟酸,置于電熱板中110 ℃預消解30 min,冷卻后,置于微波消解儀中,按表3的消解程序設定微波消解升溫步驟進行消解,消解結束,放氣后置于電熱板中110 ℃趕酸200 min至1 mL左右溶液,用超純水定容40 mL,搖勻,制備成樣品,同時做試劑空白實驗,上機測定樣品Cd含量。
參照NY/T 1377—2007《土壤pH的測定》[11]測定土壤樣品的pH值。
2)稻谷樣品測定
稻谷經(jīng)曬干后,參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12],經(jīng)礱谷機脫殼、粉碎機粉碎后過40目篩后,稱取0.3 g左右樣品,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3 mL硝酸,置于電熱板中110 ℃預消解30 min,冷卻后,置于微波消解儀中,按表2的消解程序設定微波消解升溫步驟進行消解,消解結束,放氣后置于電熱板中110 ℃趕酸200 min至1 mL左右溶液,用超純水定容20 mL,搖勻,制備成樣品,同時做試劑空白實驗和國家標準物質糙米粉,上機測定樣品Cd含量。
表2 微波消解程序
富集系數(shù)(BF)=糙米中Cd含量/土中Cd含量,變異系數(shù)(CV)=標準偏差/平均值×100%。實驗獲得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采用SPSS 17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有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和聚類分析等,顯著性差異用 One-Way ANOVA Duncan多重比較。
各實驗稻田土壤的pH值和重金屬含量檢測結果見表3。根據(jù)差異顯著性分析,三個實驗中每個稻田在實驗水稻種植中期和收獲后的土壤的pH值和重金屬Cd含量差異均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土壤在實驗水稻種植期間pH值和重金屬Cd含量未發(fā)生變化。
5個待篩查的水稻品種重金屬Cd含量在不同的稻田表現(xiàn)不一致(表4):在XTSX稻田中,創(chuàng)優(yōu)華占重金屬Cd含量最高,Y兩優(yōu)911重金屬Cd含量最低,且極顯著低于其他4個品種金屬Cd含量(P<0.01);在SJPH稻田,旺兩優(yōu)950重金屬Cd含量最高,Y兩優(yōu)911重金屬Cd含量最低,且極顯著低于旺兩優(yōu)958、旺兩優(yōu)950和Y兩優(yōu)957等3個品種金屬Cd含量(P<0.01),與創(chuàng)優(yōu)華占差異不顯著;在DCNY稻田中,每個品種重金屬Cd含量均超過限量0.2 mg/kg[13],其中Y兩優(yōu)911和Y兩優(yōu)957重金屬Cd含量最低(兩個品種間差異不顯著),且極顯著低于其他3個品種金屬Cd含量(P<0.01)。
表3 實驗稻田土壤pH值和Cd含量
注:同列數(shù)值后肩注不同小寫字母者表示差異顯著(P<0.05),肩注相同小寫字母或未標字母的者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不同品種稻谷Cd含量/(mg/kg)
注:同列數(shù)值后肩注不同小寫字母者表示差異顯著(P<0.05),肩注不同大寫字母者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肩注相同小寫字母或未標字母的者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余同。
對不同品種稻谷重金屬Cd含量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見圖1,不同品種稻谷重金屬Cd含量聚類分析可分為3類:第Ⅰ類各2個品種(旺兩優(yōu)958和旺兩優(yōu)950),第Ⅱ類各1個品種(Y兩優(yōu)957),第Ⅲ類各2個品種(Y兩優(yōu)911和創(chuàng)優(yōu)華占)。其中第Ⅰ類品種稻谷重金屬Cd含量最高,第Ⅱ類品種稻谷重金屬Cd含量次之,因此,在重金屬污染區(qū)進行品種選擇時可以優(yōu)先考慮第Ⅲ類的品種。
圖1 不同品種稻谷重金屬Cd的聚類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品種稻谷重金屬Cd吸收的差異,通過比較不同品種稻谷重金屬Cd富集能力發(fā)現(xiàn)(表5):XTSX、SJPH和DCNY的3個實驗稻田中,Y兩優(yōu)911稻谷重金屬Cd富集能力除同SJPH種植的創(chuàng)優(yōu)華占和DCNY的Y兩優(yōu)957比較差異不顯著以外,均極顯著低于其余品種(P<0.01)。因此,可將Y兩優(yōu)911作為重金屬污染區(qū)減少稻谷重金屬富集的品種種植。
表5 品種稻谷重金屬Cd富集能力的差異
土壤中的重金屬Cd首先被水稻的根系吸收,再經(jīng)過木質部轉運到水稻植株的地上部分,通過生物轉化在水稻組織中沉淀,最終成為水稻籽粒中的大部分重金屬Cd來源,大量研究表明,由于水稻遺傳特性存在差異,對重金屬Cd的吸收也存在差異[14,15]。本實驗通過對每一稻田中種植的不同品種水稻Cd含量進行測定、比較,并對不同品種水稻重金屬Cd含量進行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每一個品種在同一個稻田中重金屬Cd含量不同,這與前人的研究結論一致[3-5]。
通過本實驗在不同稻田水稻重金屬Cd含量進行測定比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品種在不同稻田中Cd吸收的含量均不同。研究發(fā)現(xiàn),水稻對Cd的吸收積累因土壤重金屬的生物活性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16]。另外,土壤微環(huán)境影響植物對Cd2+的吸收[17],這主要是由于各個稻田土壤中重金屬Cd背景、土壤的理化性質和施用農藥化肥都不相同,導致水稻從不同土壤中吸收的Cd含量也不同,且含量不由于土壤中Cd含量的升高而升高或降低,最終反映出水稻籽粒中Cd含量不同且不呈現(xiàn)線性相關。
水稻重金屬Cd富集能力是考察稻谷顆粒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Cd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根據(jù)種植收獲期每個稻田的重金屬Cd含量和每個稻田中不同品種水稻的重金屬Cd含量求得水稻重金屬Cd富集。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Y兩優(yōu)911在三個實驗稻田中重金屬Cd富集能力最低,可優(yōu)先考慮Y兩優(yōu)911作為耕地抗重金屬Cd水稻品種的對象,深入研究。
根據(jù)GB 15618—20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18],土壤的Cd含量限量依據(jù)土壤pH值不同而不同。XTSX稻田的土壤pH值小于5.5,重金屬Cd在0.216~0.221 mg/kg之間,SJPH的pH值小于5.5,重金屬Cd在0.36~0.54 mg/kg之間,DCNY為6.5 選取3塊典型稻田進行不同品種水稻種植實驗,通過實驗收集的數(shù)據(jù)分析,證實了水稻重金屬Cd含量因品種和種植稻田不同而不同,同時篩選出重金屬Cd富集能力相對較低的Y兩優(yōu)911品種,為水稻質量安全生產提供參考。4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