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泰國的普拉查庫 2006年來到倫敦,正是在倫敦的英國國家肖像館中參觀了英國著名畫家霍克尼的一個畫展后,她從此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的
由英國畫廊主辦的、全球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大獎賽——2020BP國際肖像繪畫獎(BP National Portrait Award)于日前揭曉,獲得一等獎的是一位來自泰國的女畫家賈布·普拉查庫。
作品勾劃了兩人在德國柏林 一家酒吧閑聊時的場景
她獲獎的肖像畫叫《夜話》。畫中的人物是畫家的兩位朋友,一位是韓國設計師,另一位則是日本作曲家。作品勾劃了兩人在德國柏林一家酒吧閑聊時的場景。
今年參選的作品有1981幅,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qū)。而評委們欣賞的是普拉查庫肖像的大膽構(gòu)圖和巧妙地使用不同形狀的對比,認為它捕捉到了畫中人“美麗、神秘和生動”生活的一瞬間。
按照往年慣例,每年獲獎作品和入選作品將在英國國家肖像畫廊舉辦展覽,并在英國各地進行巡回展覽。但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展覽將以在線虛擬形式舉行。
有英國媒體把BP肖像畫大獎賽形容為“肖像奧斯卡獎”,可見其重要性。它代表著當代肖像繪畫中最高成就和最前沿觀念與技法的探索。每年都吸引著世界各地大批藝術家報名參加。
威爾·崗帕茲認真研究了普拉查庫的作品《夜話》。他指出,人們在提到普拉查庫時都強調(diào)了她沒有受到過正規(guī)訓練這一事實。因此,崗帕茲還把她與梵高和盧梭進行比較。
崗帕茲表示,可能正是因為梵高(其實有過一些培訓)和盧梭缺乏正規(guī)培訓才讓他們的繪畫更具特色。他說,比如,二人通過比較幼稚簡單的圖像來揭示普世的真理。梵高善用扭曲的線條,盧梭則是使用超現(xiàn)實主義的叢林形象。
有英國媒體把 BP 肖像畫大獎賽形容為“肖像奧斯卡獎”,可見其重要性
原籍泰國的普拉查庫2006年來到倫敦,正是在倫敦的英國國家肖像館中參觀了英國著名畫家霍克尼的一個畫展后,她從此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的。2008年,普拉查庫移居德國。她在解釋這幅獲獎作品時表示,它旨在“探討對自我身份的認知,以及人們對自身看法如何因時間推移而改變”。崗帕茲說,如果不是這幅畫所使用丙烯材料和柏林背景,人們很可能會誤以為它是19世紀巴黎印象派的作品呢。
崗帕茲為我們詳細描繪了這幅獲獎的肖像畫:藝術家的兩個朋友坐在一張矮小的木桌上小憩,看上去表情有點悶悶不樂。他們倆都穿著黑色衣服,背景前面的花瓶也重復使用了黑色。崗帕茲認為,從其構(gòu)圖和主題上來說,這幅畫有著法國印象派畫家德加的影子。
而德加對英國畫家霍克尼有著重要影響,同時霍克尼又對普拉查庫有著巨大影響。正如前面所說,正是看了霍克尼的作品才讓普拉查庫意識到自己想成為畫家,她最初是學電影導演的。從立志想當畫家到獲得一等獎,只花了普拉查庫14年的時間,可謂神速。
崗帕茲認為,無疑這是一幅很好的作品,但也許談不上偉大。他說,《夜話》似乎缺少了能讓人怦然心動、令人難忘的那種心理沖擊。同時,它也缺乏德加或霍克尼作品中的那種栩栩如生的氛圍。
崗帕茲表示,畫中韓國女設計師的形象欠生動,表情有點木呆。雖然日本作曲家的面部表情更具層次感,但其左臉頰和鼻梁周圍光線的使用似乎失衡。而對二人衣服色彩光線的把握也不到位。
崗帕茲解釋說,黑色本來就是最難掌握的顏色,除非你是像倫勃朗、莫奈或是提香這樣的大師級畫家。但崗帕茲稱,普拉查庫的線條還是流暢和自信的。但在陰影和色調(diào)過渡上則質(zhì)量欠佳。
盡管如此,崗帕茲表示該作品仍有很多值得佩服的地方,比如對鮮花布局的處理,使其形成一個V字形,完美地勾框出兩位人物的坐姿,給人一種令人愉悅的對稱感。同時,畫面也暗示了一種不自在和疏遠的關系,無論是兩位畫中人還是畫家本人。
普拉查庫獲得的一等獎獎金為3.5萬英鎊(約合4.4萬美元),這意味她將為英國國家肖像館創(chuàng)作一幅委任作品。(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wǎng))(編輯/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