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有不少初學寫作的人感到苦惱:寫不出來!
我的看法是加緊學習,先別苦惱 。怎么學習呢?我看吶,第一步頂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寫什么,有多少就寫多少 。
永遠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著門兒 。不敢下水,還能學會游泳嗎?自己動了筆,再去讀書,或看刊物上登載的作品,就會明白一些寫作的方法了。
千萬別著急,別剛一拿筆就想發(fā)表不發(fā)表。先想發(fā)表,不是實事求是的辦法。假若有個人告訴我們,他只下過兩次水,可是決定馬上去參加國際游泳比賽,我們會相信他能得勝而歸嗎?不會!我們必定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練習,不成功不放棄。這樣,有朝一日你會去參加國際比賽的?!蔽铱矗瑢懽饕彩沁@樣。誰肯下功夫?qū)W習,誰就會成功,可不能希望初次動筆就名揚天下。
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我總以為初學寫作不宜先決定要寫五十萬字的一本小說或一部劇本。也許有人那么干過,而且的確一箭成功。但這究竟不是常見的事,我們不便自視過高,看不起基本練習。我們的文字基礎(chǔ)若還不十分好,生活經(jīng)驗也還有限,又不曉得小說或劇本的寫作技巧,我們頂好是有什么寫什么,有多少寫多少,為的是練習,給創(chuàng)作預(yù)備條件。
首先是要把文字寫通順了。我說的有什么寫什么,有多少寫多少,正是為了逐漸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即使我們一輩子不寫一篇小說或一部劇本,可是我們的書信、報告、雜感等,都能寫得簡練而生動,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
當然,到了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夠得心應(yīng)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試寫小說或劇本了。文學的工具是語言文字呀。
要學習寫作,須先摸摸自己的底。自己的文字功底若還很差,就請按照我的建議去試試——有什么寫什么,有多少寫多少。
文字有了點根底,可還是寫不出文章來,又怎么辦呢?應(yīng)當去看看,自己想寫的是什么,是小說,還是劇本?假若是小說或劇本,那就難怪寫不出來。
首先,我們往往覺得自己的某些生活經(jīng)驗足夠?qū)懸黄≌f或一部三幕劇的,事實上,那點經(jīng)驗并不夠支撐我們寫出這么一篇作品的。我們的那些生活經(jīng)驗在我們心中的時候仿佛是好大一堆,可以用之不竭,及至把它寫在紙上的時候就并不是那么一大堆了,因為寫在紙上的必是最值得寫下來的,無關(guān)緊要的都用不上。這樣,假若我們一下筆就先把那點生活經(jīng)驗記下來,寫一千字也好,兩千字也好,我們倒能得到好處。
首先,我們會由此體會出來,原來值得寫在紙上的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多,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還并不豐富。假若我們要寫長篇的東西,就必須去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以便選擇。
其次,用所謂的一大堆生活經(jīng)驗寫成的一千字或兩千字,可能是很好的一篇文章。這就使我們有了信心,敢再去拿起筆來。不要貪大!能把小的寫好,才有把大的寫好的希望。況且,文章的好壞,不決定于字數(shù)的多少。一首千錘百煉的民歌,雖然只有四句或八句,也可以傳誦全國。
再次,即使我們的那一段生活經(jīng)驗的確結(jié)結(jié)實實,只要寫下來便是好東西,可寫的時候也還會碰到困難——寫得干巴巴的,沒有味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看大概是這樣:我們只知道幾個人、一些事,而不知道更多的人與事,所以沒法子運用更多的人與事來豐富那幾個人與那一些事。我們必須深入生活,不斷動筆!我們不妨今天描寫一朵花,明天又試著描寫一個人,今天記述一段事,明天試著寫一首抒情詩,去提高表達能力。生活越豐富,心里越寬綽;寫得越勤,就會有得心應(yīng)手的那么一天。誰肯用功,誰就會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