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可以在無氧條件下存活或是可降低自身新陳代謝的生物,都有著異常長壽的生命特征。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裸鼴鼠。 根據(jù)這種小嚙齒類動物的體形,它們的壽命應(yīng)該不超過5年,但往往卻長達30年。直到現(xiàn)在,它們最終死亡的原因仍是一個迷。長期研究裸鼴鼠的生物學家羅謝爾·布芬斯坦承認,自己至今并不了解這些小家伙到底死于什么。
裸鼴鼠雖然壽命長,但它們的生存條件卻并不怎么樣,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惡劣。這種小嚙齒類居住在含氧量極低的地下隧道中。它們挖過的泥土里含有有毒的重金屬,所吃的一些塊莖植物也有毒。不過,從好的方面來看,或許生活在地下也使得它們避免了捕食者的追逐和疾病的侵擾。有學者認為,正因為這樣,才使得裸鼴鼠不必參與生物間的競爭便可以獲得繁衍機會,因此它們可以進化出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抵抗惡劣環(huán)境所造成的細胞損傷的生理機制。多年來,科學家們對于裸鼴鼠非凡的抵抗力做了許多測試,無論將它們或是它們的組織細胞暴露在紫外線、有毒化合物或是高劑量的化療藥物之下,這些裸鼴鼠們完全不受影響。
這樣強悍的抗逆能力還意味著它們似乎不會有衰老的困擾。隨著年齡的增長,裸鼴鼠的心臟功能、骨骼密度、肌肉量以及新陳代謝等都保持在較好的狀態(tài),即便是30歲以上的雌性裸鼴鼠都還保持著極高的生育能力。而且,它們對于癌癥的抵抗能力可謂傳奇。在長達30年的研究中,布芬斯坦的團隊檢查了2000多只死亡裸鼴鼠,其中僅有5例患癌癥。研究人員還將已知的致癌基因插入到裸鼴鼠的細胞中,這樣的試驗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會導致侵襲性腫瘤的生長,但裸鼴鼠卻不會中招。
通過檢查,裸鼴鼠不會生成大量的抗氧化劑來對抗細胞受損,它們似乎能通過增強某些基因活性,從而阻止體內(nèi)受損細胞進行分裂,以此避免更大的傷害。(摘自《科學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