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珣
摘 要:游戲活動在學前幼兒教育中的開展,有利于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通過多元游戲活動的開展,實現(xiàn)多元的教育目標,促使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學前幼兒教育;游戲活動;應用對策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戲活動一般都富有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學前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原則,巧妙地將游戲活動融入到幼兒教育中,杜絕傳統(tǒng)“小學化”的學前幼兒教育模式,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本文以幼兒教育為例,探索學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應用的作用極其有效性對策。
1 學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應用的作用
1.1 游戲活動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學習中,被動接受與主動獲取,學習的結果截然不同。這就是我們格外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發(fā)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主要原因。對幼兒而言,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不僅能夠有效地鍛煉幼兒的學習思維,還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立足素質(zhì)教育的思想,以幼兒為主體,發(fā)揮幼兒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相比,幼兒教師巧妙地將游戲活動融入到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本身的趣味性,能夠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進而達到發(fā)揮幼兒學習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
1.2 游戲活動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學前幼兒教育,我們應當杜絕“小學化”的傾向,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無所事事,放任自流。當今時代幼兒教育,應當立足《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的相關要求,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作為教學的目標,促使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在此背景下,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游戲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以“健康”教育目標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對幼兒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通過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改變過去枯燥的體能訓練模式,激發(fā)幼兒體能訓練的興趣,提高幼兒身體素質(zhì),進而達到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此外,在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教育領域,幼兒教師都可以巧妙地借助游戲活動的開展,全面提高教學的效果。
2 學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應用的現(xiàn)狀
游戲活動在學前幼兒教育中的開展,是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發(fā)揮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那么,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開展的狀況如何呢?筆者認為:當前學前幼兒教育中,尤其是農(nóng)村地區(qū)的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效果不容樂觀:一方面,游戲活動的形式單一。部分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所了解和把握的幼兒游戲活動不多,因此,教師只能開展單一化的游戲活動,難以實現(xiàn)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幼兒教師對游戲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不足,游戲活動的缺位,影響了幼兒教育的效果。
3 學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應用的對策
3.1 游戲活動多樣化,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當前學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單一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幼兒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學習,掌握更多的游戲活動形式,借助多樣化的游戲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為全面提高教學的效果奠定基礎。在幼兒游戲多樣化方面,筆者認為:幼兒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朊耖g游戲活動,為幼兒營造豐富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同時,民間游戲活動是幼兒熟悉的活動形式,不僅取材方便,同時不受場地、人數(shù)的限制。如《雞吃米》、《抬花轎》、《跳房子》《貓抓老鼠》等民間游戲活動,都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此外,還有一些民間游戲活動幼兒比較喜歡,如針對小班的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玩沙包”,玩沙包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活動。幼兒教師針對小班幼兒開展玩沙包游戲活動,能夠讓幼兒找到熟悉的感覺,消除小班幼兒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讓小班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2 借助游戲活動,實現(xiàn)多元教育目標
幼兒教育,應當立足《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的相關要求,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為抓手,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多元化的教育目標。而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亦可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促使良好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健康”教育目標為例,幼兒教師在強化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游戲活動有很多:如“跳房子”、“貓抓老鼠”、“士兵捉賊”、“老鷹捉小雞”等游戲活動,都有助于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實現(xiàn)體能訓練的目的,最終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巧妙地通過一些語言類活動如繞口令、念兒歌童謠等,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此過程中強化對幼兒的語言能力訓練,提高幼兒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又如,在訓練幼兒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兩人三足”的游戲活動,該游戲活動富有趣味性,但能夠讓幼兒直觀地明白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偠灾變航處熢诮虒W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需要,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實現(xiàn)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促使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3.3 強化幼兒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應當強化幼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幼兒教師在游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通過幼兒教師積極主動的引導,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構建高效的幼兒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巧妙地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多元化游戲活動的開展,實現(xiàn)多元化的教育目標,構建高效的幼兒教學課堂,促使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圓圓.淺談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