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頌
我天生五音不全。兒子曾說我:“爸爸,你唱歌怎么跟說話一樣?”也因此,我輕易不敢一展歌喉,怕跑調(diào)。即便是參加集體合唱,也是嘴張得大,音出得稀。辛棄疾詞:“嘆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庇谖叶裕枧苷{(diào),是八九中之一。
然而,如果是一個嗓音婉轉(zhuǎn)如百靈的人,參與合唱時,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或者,一群嗓音個個婉轉(zhuǎn)如百靈的人,聚在一起合唱,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當你知道結(jié)果后,可能會有點出乎意料。
國外曾搞過這樣一個試驗——讓6位男生分別坐在單間屋里,每人戴一副耳機,參與者A首先接到指令,與D同時大聲喊“啊——”,聲音拉長幾秒時間。第一輪過后,A接到指令說,這一次只有他一個人喊,下一次是6個人一起喊。如此下去。而有時,受試者可能接到假的指令。比如,A接到的指令是6個人一起喊,然而事實上,其他人接到的指令卻是禁聲(為掩蓋真相,6人在每次測驗時聽到的喊聲,都是事先的錄音)。
試驗證明,當一名學生得知自己與另一名學生一起喊叫時,他用了獨自喊叫時所發(fā)力量的82%;而當他認為是6個人一起喊叫時,其力量輸出則減少到單叫的74%。由此得出一個結(jié)論:“在人類的本質(zhì)中,存在著一種明顯的社會惰性潛勢?!边@就是“社會惰化”。人們在集體活動中,往往不發(fā)揮個人的最大能力,除非其所做的工作能夠被辨認出來并為他人所知。“這種社會惰化的影響非常廣泛,后果非常深遠……它可以被視作一種社會疾病”。(墨爾·亨特著《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修訂版397頁)
明白了社會惰化現(xiàn)象,也就不難理解“大鍋飯”是怎么形成的?!耙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當一個人獨自接受一件任務(wù)時,他的付出是全部的、徹底的、毫無保留的。而當大家一起行動時,有人就可能出工不出力或出工少出力。打一個不恰當?shù)谋确?,當我們看一場演出時,獨奏演員與合奏演員的差別十分明顯。獨奏演員,表演非常賣力,表情非??鋸垺R粫簱u頭晃腦,一會兒閉目陶醉。而合奏演員,就顯得很“規(guī)矩”,很“本分”,其肢體動作,絕對不像獨奏演員那般夸張,那般陶醉。即使個別人不那么賣力,不那么盡職,也對整體效果沒有多少影響。那位南郭先生正是瞅準了這一門道,才敢于混進音樂家的隊伍里,裝模作樣地鼓腮幫子。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人是有自私基因的。所以在一個集體內(nèi),你總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很懶惰,很消極。享受在前,吃苦在后。其原因,就在于社會惰化現(xiàn)象在起作用。而單位領(lǐng)導又喜歡“鞭打快牛”,能干的總有忙不完的活,不干的總是閑得沒活干。而這正是機構(gòu)越來越龐大,效率越來越低下的原因所在。因此才需要精兵簡政,明確任務(wù)分工,一個蘿卜一個坑,各守一攤,各負其責。既不準有人占著茅坑不用,又細化考核標準,團結(jié)協(xié)作,凝心聚力,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定會大大增加。
由此想到,有一些地方,特別喜歡搞“人海戰(zhàn)術(shù)”,迷信人多熱情高、干勁大,實在不是多么高明的招數(shù)。社會學要比數(shù)學復雜得多,有時候是1+1=2,有時候是1+1>2,還有的時候,是1+1<2。哪種方式最為科學合理,當局者應(yīng)審時度勢,靈活掌握,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拍腦袋,想當然,亂決策,瞎指揮。
郭旺啟薦自《上海法治報》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