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姐
@名字是隨便起的
我和老公都不是獨生子女,原生家庭也都不幸福,這就造成了我們兩個雖然相互依靠,但又無法信任對方,所以AA制就成了我們婚姻的最好選擇。
年初他弟弟在老家結婚,他拿了20萬給他弟弟蓋房,我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心里暗暗慶幸幸好我們的錢分開放,不然光是他“扶弟魔”花出去的錢都能把我氣死。更何況現在的大環(huán)境就是婚姻沒辦法給人安全感,2018年北京的離婚率已經39%了,如果我們的錢放在一起花,我會一直擔心我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婚后AA制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散伙的時候特別方便,不需要擔心財產爭奪,拎包即來,拎包即走。所以哪怕是親夫妻也要明算賬,這和我愛不愛他無關,重要的是我安不安全。
@微雨輕寒
我家各人花各人的工資,買房以前是他出基本買菜的錢,水電費,孩子的學費都出吧,我也買菜,買日用品,水果零食,孩子的衣物玩具,帶孩子出去吃吃喝喝玩啊聚會啊,旅游的錢……好像我出的還多些的感覺。
但中國是個帶有市井氣息的地方,小地方人情多,朋友結婚吃飯隨禮、各自親戚的紅白喜事,我們還是分開出錢,但我的工資卻遠遠低于老公,這樣就感覺有點不公平。準備置換大房子后,他在我家親戚面前說不要我出錢,結果就是我負擔了家里的所有支出,半年后問他存了多少錢,他卻說沒有存錢,正好為了一些事兩人鬧了一場,我就要他管兒子的學費了。
現在買大房子的首付是小房賣了付的,銀行貸款15萬裝修,他負責還貸款、出孩子學費,其余家庭支出依舊是我,兩個人自己的費用各管各,這模式明顯我吃虧,但現在我也無可奈何。
@浮浮沉沉
作為不喜歡AA制的人,訂婚前我和老公聊到婚后誰管錢,我說我要管,老公希望一起管,最后還是決定讓我管錢。
老公是個物欲很低的人,平時他的錢都給我,家里的一切開銷都是我操作,衣服鞋子也是我買。結果今年2月份無意中發(fā)現他玩游戲充了將近一萬元,這些我以前都是不知道的。商量以后,我們倆決定他以后每月固定日期給我7000元,剩下的自由支配,算是一種“AA制”,就這樣過了兩個月,感受真的一點都不好。
以前換季的時候如果他需要衣服鞋子,我就直接網購了,AA制以后,他讓我給他買衣服,我就想跟他要錢,不想花我的錢給他買。他有次早上玩游戲把我的手機充電線拔了,結果出去吃飯的時候碰到我手機沒電也沒帶現金,結賬的時候他忍不住開我玩笑問我是不是故意這樣的,雖然是玩笑,但我還是聽著很不舒服。
非AA制可以使得夫妻同心,AA制容易貌合神離,我們兩人各自打著小九九。
@佳琪83
我家現在的家庭經濟模式,應該就屬于“AA制夫妻”,我們小家有專門的家庭賬戶,每月我和老公把自己的工作收入按比例存進家庭賬戶,其他收入個人自行支配。
我個人覺得這種經濟模式是有利于我們小家的安定團結的,在夫妻二人都有正式的工作都有掙錢的能力的前提下,真心沒必要非要誰養(yǎng)誰。建立一個共同的家庭賬戶也就是百度定義的“聯名戶頭”,家庭支出都是從這個賬戶支出,賬目清楚明白。
小家的家庭賬戶現階段由我管理,平時正常家庭開銷無需提前知會老公,因為每季度我會向老公公布賬本,讓他知道賬戶收支情況、投資情況與收益等等相關信息,家中如果有大額支出時我也會提前與老公進行協商,意見統(tǒng)一后再花這筆錢。這樣的模式我們已經運行了5年多的時間,家庭賬戶中的資金也一直穩(wěn)步增長,我們兩個另外也都有自己可以隨意支配的資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有利于家庭的安定團結的!
關于結婚后要不要AA,一直是網友們熱議的話題。2018年上半年,我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xù)的夫妻已接近200萬對,離婚率持續(xù)攀升,為了避免離婚時陷入財產糾葛,“婚后AA制”漸漸在當代年輕人中形成趨勢。其實,婚姻中要求女方也承擔一定費用,也許是社會進步的結果或者要求。
AA制的初衷,是為了兩個人的感情可以更高級地融合,絕不是為了讓兩個人越走越遠的。因為從本質上說,婚姻是要很大程度上消除你曾自以為常的獨立,所謂的“搭伙過日子”——你失去了自主空間,但得到的卻是更高層次的親密共享。
AA制的核心在于“你的人生,沒有人會為你買單”,擁有賺錢和花錢的能力,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但壞處卻有可能貶低了配偶的價值,讓夫妻把他們在婚姻中的價值和財產收入劃了等號。所以無論婚后是否AA,在構建共同經濟生活的時候,我們建議大家遵守這樣一個規(guī)則:
不要濫用自己的權利,肆意出于個人目的從共同賬戶中過度抽取大量資金,一旦購物資金超過一定數額,最好經過雙方的同意。順便說一句,如果想要充分利用家庭這一經濟單位的潛力,還是不要分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