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廣大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玉米產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結合安陽市區(qū)域種植現(xiàn)狀,選取針對性的高效種植模式與管理模式,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對玉米整個生育期開展科學管理。從前期的科學選種、合理選地、種子篩選處理、播種管理,以及后期的科學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對玉米種植各個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管控,才能保障玉米產量與品質全面提升。
關鍵詞:玉米;高產種植;管理技術
魏志萍. 河南安陽市玉米高產種植與管理技術要點[J]. 農業(yè)工程技術,2019,40(08):58-59.
安陽市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均溫為12.7-13.7℃,年降雨量為606.1 mm。玉米種植階段植株生長較高,莖稈較壯,擴大玉米種植范圍對推動農業(yè)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結合區(qū)域自然要素、地質狀況等進行深入分析。
一、科學選種
在玉米高產種植過程中,要注重科學選種,要全面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合理選用不同類型品種,滿足適地適種相關要求。要對當?shù)刈匀粭l件全面了解,分析當?shù)赜衩赘鞣N病蟲害發(fā)生現(xiàn)狀以及產量與品質等相關問題。在因地制宜選種上,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好的區(qū)域要選用高產耐密性品種;土壤瘠薄、灌溉條件一般的區(qū)域選用中穗耐旱品種。綜合抗逆性好的玉米品種,病蟲害高發(fā)生年份抵抗力較強,減產率較低,能有效降低廣大農戶經濟損失;種植區(qū)域周邊灌溉水源要充足;要重點選取抗倒伏品種,能有效抵御大風的侵襲[1]。
二、合理選地
玉米屬于綜合抗逆性較強的農作物,植株生長較為高大,綜合抗逆性較強。要想實現(xiàn)玉米高產優(yōu)質,在地塊選取過程中,要盡可能選取地勢相對平坦、各項排灌條件較好的區(qū)域,確保玉米旱能澆,澇能排,為玉米生長提供良好條件。要選取在靠近水源的區(qū)域進行種植,充足水分能有效促進玉米生長,避免干旱導致玉米發(fā)生減產[2]。
三、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全面提升種子發(fā)芽率、促進玉米種子發(fā)育、減少病蟲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具體篩選過程中要及時篩除腐爛、干癟、生長殘缺的種子。在曬種過程中要選取晴朗無風天氣,在干燥的地面上,將玉米種子平鋪,厚度保持在2-3 cm最為合適。及時對種子進行翻動,避免外部環(huán)境高溫對種子內部組織產生較大損傷,導致種子發(fā)芽率與整體發(fā)芽態(tài)勢受到較大影響。曬種結束之后要合理選取種衣劑或殺蟲劑、殺菌劑對種子進行包衣或拌種,嚴格按照藥劑用量使用。已包衣的玉米種子可不進行上述操作。
四、播種管理
在玉米播種過程中要選取在春季與夏季進行種植。在春季播種過程中要對溫度合理把控,在播種之前要測量土壤5-10 cm溫度。溫度降低要覆蓋地膜,能有效提升玉米發(fā)芽率。在夏季播種中,在前茬農作物收獲后及時播種。根據(jù)品種特性選擇合適的行距、株距,可等行距種植,也可寬窄行種植,播種深度3-5 cm,播后墑情不足要及時澆水,確保一播全苗。
五、科學施肥
玉米對鉀元素、磷元素、氮元素需求量較大,肥料需求總量排序為氮肥、鉀肥、磷肥。玉米苗期生長速度較為緩慢,此時養(yǎng)分需求量不高,施肥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控,正常生長狀態(tài)下,此階段需肥量是總體施肥量的20%。玉米從拔節(jié)期生長到開花期,玉米根部生長速度加快,養(yǎng)分吸收能力較強,對養(yǎng)分需求量也較高。補充養(yǎng)分供給能促使玉米有效結穗,此階段肥料需求量占據(jù)總需肥量的70%。玉米生長發(fā)育后期,養(yǎng)分吸收速度降低,吸收量相對較少,此時需肥量占總肥量的10%。由此可知,各個階段玉米對肥料的需求量有較大差異性,合理應用才能提升玉米產量和品質。
六、田間管理
玉米3-5葉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要及時補苗。在玉米苗期生長階段,技術人員要及時中耕1-2次,要搭配合理的施肥措施,適時培土。在中耕過程中,深度控制要做到苗旁淺、行中深,此階段還要注重對各類病蟲害進行防治。在水肥管理中,當玉米生長到5-6片葉子之后,在首次苗肥追施過程中,每畝施尿素7.5-10.0 kg,在畦中間開溝條施,之后要及時蓋土。在苗期如果缺水嚴重,要及時澆水。陰雨天氣積水嚴重時要挖深溝排澇,保證玉米苗期健壯生長。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需水需肥臨界期,這時要注意肥水管理,畝施復合肥40 kg。玉米灌漿期結合墑情補施花粒肥5 kg,促進玉米后期籽粒灌漿,為玉米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
七、病蟲害防治技術
玉米葉斑類病是中后期常見病害,此類病害不僅危害玉米葉片,嚴重時還會對玉米葉梢、包葉造成危害。大、小斑病在發(fā)病初始階段在葉片上形成褐色斑點,斑點順著葉脈擴散,在葉片中間位置時為黃褐色。此類病害容易受到空氣濕度影響,玉米種植區(qū)域中空氣濕度較大,病斑可以大范圍擴散,導致葉片顏色發(fā)黃。在大斑病綜合防治中,要選取抗病性較強的抗病品種。在種植管理中要選苯醚甲環(huán)唑、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噴藥防治。
在各類病毒病防治中,矮花葉病也是重要病害,在正常生長環(huán)境中玉米出苗生長到七葉期能產生感染。感染之后玉米葉片會產生綠色斑點,葉片大范圍擴散中斑點會逐漸轉變?yōu)辄S色。患有矮花葉病植株生長高度與正常生長植株之間有較大差異性。
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螟是重要蟲害,幼蟲對植株苞葉、花絲進行吸食,對玉米種植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玉米螟綜合防控過程中,要結合玉米螟活動現(xiàn)狀,在未全面過冬前及時將其殺滅??杉皶r選取適宜濃度的三唑磷、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進行防控;還可在玉米種植區(qū)域引入害蟲天敵赤眼蜂對蟲害進行防控。
玉米粘蟲對玉米生長威脅較高,會吞食玉米葉。在具體防治過程中要選取濃度適宜的敵百蟲粉、馬拉硫磷粉劑合理防治。
八、適當推遲收獲
玉米正常成熟標志為籽粒乳線消失,籽?;亢谏珜有纬?,籽粒硬度強化,果穗苞葉干枯變白。玉米推遲晚收技術不僅能夠使得玉米籽粒飽滿,還能大大提高玉米品質,提高玉米商品價值,一般玉米收獲推遲5-7天可增產5-10%。
九、結語
在玉米種植中要合理選取針對性的栽培技術,是全面提升玉米種植效益的重要因素。要對區(qū)域玉米種植技術應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結合區(qū)域種植情況規(guī)范各項種植技術,提高玉米種植質量與產量。
參考文獻
[1] 鐵 俠. 玉米高產種植管理技術[J]. 吉林農業(yè),2019(19):42.
[2] 鄧六先. 探討玉米高產種植管理技術[J]. 新農村(黑龍江),2016(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