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小婷
茶水員是列車上即將消逝的一個工種。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3700多名職工中,專職茶水員僅剩4名。隨著普快列車和高鐵的全面普及,綠皮火車和車廂角落里頗具年代感的茶爐一樣,都將會退出歷史舞臺,茶水員這個角色也即將消失。
1965年川黔鐵路開通運營,為促進大西南的快速發(fā)展及人文交流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目前川黔線上唯一的一趟小慢車,自2019年開始,為方便沿途老百姓出行需求,遵義至重慶5630/29次旅客列車春運期間依然開行。這趟小慢車旅客飲用的開水全部是由茶水員用燃煤鍋爐燒好,再灌裝在保溫桶里,推送到各個車廂。
1月19日,農歷臘月二十四,2020年春運已經進入了人流高峰期。
早上7點30分,遵義火車站的候車廳就擠滿了旅客。李香兵和往常一樣,穿過人流,來到5630次列車??康?號站臺,上車換好衣服,徑直走到6號和7號車廂連接處,在不到一平米的茶爐間,開始清理煤灰。
“煤灰清理干凈,給茶爐里添滿水,然后挨個檢查車上的幾個保溫桶,這是火車開動前必須要做好的準備工作。”李香兵說著話,手上的工作也沒停。
8點43分,短暫的忙碌后,李香兵走到座位上等待發(fā)車。“不能干燒。還要考慮鍋爐壓力安全、火車上的消防安全,所以車子開動駛出站后,才能生火?!崩钕惚墓ぷ骺此坪唵蔚熑沃卮?。
李香兵今年43歲,從1997年開始,他就是貴陽客運段遵義至重慶5630次慢火車上的茶水員,主要工作就是為旅客提供開水。因此,李香兵得了個“暖男”的稱號。
“這趟車沒有電茶爐,也沒有空調,冬天車廂里溫度低,鍋爐不僅能給旅客提供開水,還可以為旅客提供溫暖。李香兵為人和善、熱心又實在,無論誰有啥困難,他都會主動幫助,這個‘暖男’的稱號他當之無愧?!绷熊囬L顏允萍笑著說。
8點59分,火車準時開動,車廂里咯吱咯吱的聲音響起,風呼呼地穿過過道拍在人臉上,冰嗖嗖的。為了暖和點,幾名旅客搖搖晃晃地在車廂走動,輕輕跺著雙腳。
9點45分,熱水燒好了,李香兵將運水桶裝滿開水,用推車推到各車廂?!斑@趟車有9節(jié)車廂,3個保溫桶分別放置在2號、4號、6號車廂,一個保溫桶需要跑兩趟才能裝滿?!崩钕惚f。
幾個保溫桶灌滿,忙活完已經接近11點多,李香兵的額頭掛著細細的汗珠。火車到達重慶站之前,李香兵得像這樣加煤補水、燒水送水重復3次,并在火車進入重慶站之前熄火封爐。
“累,但這是工作,人要有做好每一件事的信念。”李香兵說。
5630/29 次列車上的茶水員李香兵正在給保溫桶添加熱水。
“要考慮乘客和列車的安全,所以茶水員都必須持證上崗?!?997年,李香兵還是一名列車員。當時,列車要配備鍋爐車,車隊考慮到李香兵平時工作踏實認真、責任心強,就把他送到學校學習列車鍋爐的操作技能。
拿到鍋爐操作證后,李香兵正式上崗,這一干就是23年,期間沒有發(fā)生一起旅客因列車開水供水不足的投訴。
“冬天還好,一到夏季,重慶氣溫常常高達40攝氏度,而車廂里鍋爐位置的溫度更是高達50多攝氏度,要保證列車開水供應,必須把3個保溫桶裝滿,每次下來都是又累又熱,回到乘務室時,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盡管差事苦,但李香兵從未懈怠過。
“遇到老人和帶小孩的乘客,兵哥都會主動把熱水壺推到他們身邊,為他們倒水?!痹诟绷熊囬L熊海濤的記憶中,只要乘客有需要,李香兵都會主動幫忙,實實在在為乘客辦事。
夏季天氣炎熱,重慶前往貴州避暑的人多,為了讓旅客及時喝到溫水,李香兵總會另外備好一壺溫開水放在每個保溫桶旁邊,“這樣乘客喝水就不會燙嘴。”李香兵說,服務好每一位旅客是他的職責。
過去的20多年,李香兵見證了其它列車供水系統(tǒng)從人工燒煤到自動注水加熱的不斷升級,也見證了中國鐵路的迅猛發(fā)展。
隨著普快列車和高鐵的普及,綠皮火車和角落里頗具年代感的茶爐一樣,都將會退出歷史舞臺,茶水員這個角色即將消失,李香兵也只能跟著換崗,成為一名普通的列車乘務員。但無論如何變遷,李香兵對這份工作的堅守,會同茶水員這個崗位曾經做出的貢獻一樣,一起被歷史記住。
“服務好最后一名旅客?!边@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北京二隊總支書記申群亮常掛嘴邊的話。
5630/29次列車作為川黔線上唯一的小慢車,由遵義站始發(fā),途經婁山關等革命紀念地,最后到達重慶市,全程運行312公里,歷時10小時16分,沿途停靠25個車站。全程票價僅需23.5元,其中,婁山關站到桐梓站的票價僅為2元。這趟慢車,是鐵路沿線居民旅游、趕集、進城辦事的首選。
隨著中國鐵路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高速鐵路網絡四通八達,給民眾的出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乘車、候車環(huán)境,還是服務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選擇綠皮火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少。
盡管是春運期間,但從始發(fā)站遵義到終點站重慶,5630/29次列車的上座率較低?!半m然乘坐的人少,但在高鐵還沒有抵達的地方,在經濟還沒有富起來的地方,不計客流量,不計效益成本,慢火車就彰顯了鐵路責任和擔當。”在申群亮看來,綠皮火車上座率越低,說明脫離貧困的人越多,但只要5630/29次列車沒有停,列車上的班組人員會服務好每一名乘客。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我們現(xiàn)在雖然有了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但不能沒有逢站就停、票價低廉的綠皮車。因為我們國家很大,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還很不平衡很不充分,既要考慮效率,又要兼顧公平。列車雖有不同,但最終目的都是要把站臺上不同需求的旅客安全送達。
快起來的時代,也需要慢下來的情懷。在鐵路密布、高鐵飛馳的時代,慢火車依然被山區(qū)人民需要,串起他們通聯(lián)外界的橋梁和致富的向往。對川黔線上的山區(qū)百姓而言,5630/29次列車繼續(xù)運行就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