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媛媛 王玉珠 田軍 羅向霞
隨著社會的進步,對特殊職業(yè)人群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送變電職工主要以運行、管理、檢修線路為主要工作,因此需要長期從事戶外勞作及熬夜,工作強度大,精神高度緊張,長期持續(xù)接觸噪音。關注送變電職工的健康狀況,了解職工的健康和疾病譜規(guī)律,有利于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提高職工整體的健康水平,更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及時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8年甘肅省 1 298 名在職送變電職工的體檢結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2018年來我院體檢的 1 298 名在職送變電職工的體檢資料,其中男787名,女511 名;<45 歲605 名,45~59 歲693 名。
1.2 方法研究對象均進行一般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臨床項目包括內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眼科;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輔助檢查包括心電圖、C14呼氣試驗、B 超(雙側頸動脈、肝、膽、胰、脾、雙腎、輸尿管)、X 線頸腰椎片;男性加前列腺彩超。
1.3 診斷標準依據《醫(yī)學體檢化驗檢驗技術標準規(guī)范與數據解讀手冊》,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OGTT 2 小時血糖≥11.1mmol/L;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男性或絕經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絕經前女性>358μmol/L;脂肪肝,前列腺肥大,雙側主動脈硬化,膽囊、腎臟及肝臟疾病診斷標準均以B 超為主;心電圖異常診斷標準以ST 段壓低或抬高為主。頸椎及腰椎疾病診斷以X 光片為主。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Excel 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體檢結果1 298 名職工中體檢結果基本正常者263 名,占20.26%;異常者1 035 名,占79.74%。在職送變電職工體檢發(fā)現(xiàn)前5 位異常分別為脂肪肝、Hp(+)、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和前列腺肥大,見表1。
2.2 不同性別體檢情況比較男性職工ST-T 段異常、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結石、頸椎病檢出率與女性職工檢出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項疾病男性檢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其中男性職工疾病譜前5 位依次為:脂肪肝、Hp(+)、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前列腺肥大;女性職工疾病譜前5 位依次為:Hp(+)、脂肪肝、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和頸椎病,見表2。
2.3 不同年齡段體檢情況比較中年組Hp(+)、高尿酸血癥、膽囊息肉和慢性膽囊炎檢出率與青年組無差異(P>0.05);其他疾病中年組檢出率均高于青年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組疾病譜前5 位依次為:脂肪肝、Hp(+)、高尿酸血癥、高血壓和腰椎骨質增生;中年組疾病譜前5 位依次為:脂肪肝、Hp(+)、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及前列腺肥大、雙側頸動脈硬化,見表3。
表2 不同性別送變電職工主要異常指標及體檢情況
表3 不同年齡段異常指標及體檢情況
3.1 在職送變電職工健康現(xiàn)狀本研究中送變電職工體檢檢出率較高的主要是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內分泌系統(tǒng)的疾病。男性職工大部分疾病檢出率高于女性職工,其中高尿酸血癥、糖尿病、脂肪肝、腎囊腫(多發(fā))的檢出率為女性的兩倍以上,疾病譜的性別差異與文獻結果一致[1~3]。這可能與男性職工從事的工種較為繁重,飲食習慣不合理,吸煙飲酒有關。青年組和中年組共有11 種疾病的檢出率有差異(P<0.05),而這些疾病大部分為慢性疾病和退行性改變,除了年齡影響,主要與送變電職工工作性質有關,送變電工人主要從事戶外工作,工作中長期持續(xù)接觸噪音,引起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的原因與血管內皮細胞釋放ET-1 增多和NO 減少有關。有研究指出高溫和噪音環(huán)境都有可能損害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且噪音比高溫環(huán)境的損害大一些[4]。高血壓及脈壓程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率密切相關,是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5],而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6~8]。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增長、血脂異常及高血壓等因素為患者發(fā)生頸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9]。同時,送變電職工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高于全國水平[10],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5],可誘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而參與動脈粥樣硬化[11],Hp(+)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新發(fā)心腦血管事件均與Hp 感染密切相關[12]。
3.2 合理建議加強心血管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的早期防治,調整飲食結構,控制高鹽高脂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心血管系統(tǒng)異常的職工應進行規(guī)范治療,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消化系統(tǒng)異常的職工,規(guī)律飲食,勿暴飲暴食和過食肥甘厚味,戒煙限酒。保持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交替的鍛煉方式,患有頸椎病、腰椎骨質增生的職工一方面要注意鍛煉,另一方面要補充充足的鈣。對于一線工作應合理增加崗位,減少職工與噪音等有害因素的接觸時間。每年進行一次職工健康體檢,定期開展職業(yè)健康宣教活動,讓職工了解疾病相關醫(yī)學常識,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