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穎,蘇衍進,司海龍,趙倩倩,王惠玲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咸陽 712046)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DN患者一旦進入臨床蛋白尿期,則病情發(fā)展飛速,最終導致腎臟不可逆的損傷[1],所以及時診療是DN防治的首要任務和重中之重。對于DN患者,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可以有效的擴張腎臟血管,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2-4]。現在有相關研究發(fā)現DN的發(fā)生及病情的發(fā)展與氧化應激關系密切,但單獨應用ACEI或ARB類藥物對DN氧化應激的指標改善并不理想[5]。因此本研究擬探討水陸地黃湯聯合ACEI類藥物鹽酸貝那普利對氣陰兩虛夾瘀型DN氧化應激及臨床指標的影響,為臨床治療DN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一科住院部與門診就診的60例DN患者,根據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DN診斷標準[6],應用隨機表法將患者分為聯合組與對照組,各30例,年齡18~70歲。聯合組男16例,女14例;DM病程10~16年,DN病程9~12年,平均(10.53±0.83)年。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DM病程10~18年,DN病程10~13年,平均(10.54±0.8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西醫(yī)診斷標準[7]:①空腹血糖≤7.5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②糖化血紅蛋白<7.0%;③出現持續(xù)微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率≥20 μg/min。
中醫(yī)診斷標準[8]:主癥為頭木不適、神疲乏力、耳鳴、多汗;喜飲水,食欲旺盛、小便頻多;次癥為體型纖瘦、心情煩躁不安、睡眠較差;舌診:舌質暗淡或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紅或紫黯有裂紋;脈診:脈弱或沉或細澀。3項主癥+2項次癥+舌脈可診斷為氣陰兩虛夾瘀型DN。
病例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符合西醫(yī)及中醫(yī)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歲;③血壓≤130/80 mmHg;④血肌酐正常;⑤曾用ACEI或ARB類藥物者停用1月以上;⑥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者;②心、肺、肝等器官功能嚴重受損者;③原發(fā)性腎臟疾病、近期服用腎毒性藥物者;④精神異?;虿慌浜现委熣?;⑤哺乳期、妊娠期婦女;⑥惡性腫瘤、急慢性感染及造血系統(tǒng)原發(fā)病等疾病者;⑦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2 治療方法 治療前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9],包括健康宣教、血糖、血壓及血脂的臨床控制、飲食教育等。
2.1 對照組:患者服用鹽酸貝那普利片進行治療,10 mg/次,1次/d。
2.2 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水陸地黃湯進行聯合治療,主要藥物組成:生黃芪30 g,丹參、熟地、山萸肉各12 g,山藥、澤瀉、茯苓、丹皮、芡實各15 g,金櫻子20 g。1劑/d,早晚100 ml溫服,以上兩組均治療12周。
3 觀察指標
3.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變化:包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
3.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的變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腎小球濾過率(eGFR)的變化,兩組患者血清樣本均送至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檢驗科進行測定。
4 療效標準[10]將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按無、輕、中、重四個級別,計分為0、1、2、3分,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進行積分登記,觀察治療前后積分變化。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中醫(yī)癥狀積分下降70%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以上,肌酐清除率正常; 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中醫(yī)癥狀積分下降在30%~69%之間,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下降不足50%,肌酐清除率正常; 無效:臨床癥狀緩解不明顯,中醫(yī)癥狀積分下降小于30%,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惡化。中醫(yī)癥狀積分下降率=(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100%。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聯合組總有效率90.0%,與對照組的56.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前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聯合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見表3。聯合組治療后FBG、2 hPG、HbA1c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FBG、2 hPG、HbA1c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4 兩組治療前后24 h U-PQ、mALB、eGFR比較 見表4。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24 h UPQ、mALB、eGFR均下降,且聯合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24 h U-PQ、mALB、eGFR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5 兩組治療前后MDA、SOD、GSH-Px比較 見表5。聯合組治療后MDA、SOD、GSH-Px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MDA、SOD、GSH-Px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MDA、SOD、GSH-Px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復雜多樣,目前認為主要與代謝紊亂、遺傳因素、細胞因子、炎癥介質等有關,這些發(fā)病機制均可以通過誘導線粒體發(fā)生氧化磷酸化,促進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產生,引起氧化應激[11]。機體在生理狀態(tài)下氧化產物和抗氧化產物的量是保持一定的動態(tài)平衡,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破壞與損傷,從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F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氧化應激與DN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12]。糖代謝紊亂刺激機體產生大量ROS,ROS不僅可以攻擊細胞,引起細胞凋亡和腎纖維化,而且可以使腎小球血管通透性下降,導致腎小球處于高壓力、高灌注、高濾過的狀態(tài),長時間的刺激很大程度上加速了DN的進展[13]。另外,ROS的大量產生,超出機體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范圍,代謝產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對腎臟又會產生持久的細胞損傷,產生數量較大的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s)等,進一步加重了腎臟的損傷[14]。目前DN主要采用降糖和減輕蛋白尿等對癥支持的治療手段,單純使用西藥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患者的病情,但隨著病程的延長,依然不能阻止DN的進一步發(fā)展[15]。
DN中醫(yī)被歸為“水腫”、“消渴”、“腰痛”等范圍,認為該病的病性多屬于本虛標實,病位主要在腎,與心、肝、脾等多個臟腑關系密切。DN整體病機多是在氣陰兩虛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隨著病程的推移首先累及到脾腎,導致脾失健運,腎失氣化,后期則產生瘀、毒、濕熱等病理產物,反過來進一步加重病情。邵朝弟認為脾失統(tǒng)攝,腎失封藏,精微物質不得固藏而流失,就會發(fā)為蛋白尿?,F在很多研究證實上述病因病機與DN的氧化應激反應密切相關[16]。王彩麗[17]發(fā)現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可以改善大鼠腎內氧環(huán)境,從而減緩其氧化應激反應。龐博等[18]認為清熱解毒的中藥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以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譚菲等[19]的動物實驗證實,尿毒清顆粒是通過TGF-β-1/p38MAPK信號通路提高了DN大鼠抗氧化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水陸地黃湯由生黃芪、熟地黃、澤瀉、茯苓、山藥、山萸肉、丹皮、芡實、金櫻子、丹參十味中藥組成,方中君藥生黃芪是臨床常用補氣藥,性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之力,為臨床補脾益氣之要藥,有研究表明黃芪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臣藥熟地黃性甘、微溫,歸肝、腎經,可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心悸,肝腎陰虛,腰膝酸軟,山萸肉性酸澀,微溫,歸肝、腎經,可補益肝腎,收澀固脫,山藥性平,歸脾、肺、腎經,可補脾養(yǎng)胃,補腎澀精,二藥可提高人體非特異免疫功能,抵御外邪;澤瀉、茯苓、丹皮三者共奏利水消腫之功;佐藥丹參性苦,微寒,歸心肝經,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用于瘀血阻滯諸癥及心煩不眠,潘險峰等[20]研究發(fā)現丹參注射液對糖尿病并發(fā)癥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保護全身血管;芡實、金櫻子為水陸二仙丹之組成,有益腎滋陰,收斂固澀之功,陳龍[21]臨床應用水陸二仙丹治療糖尿病腎病尿蛋白療效顯著??v觀水陸地黃湯,共奏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之功效。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水陸地黃湯聯合鹽酸貝那普利可以明顯改善氣陰兩虛夾瘀型DN臨床癥狀,FPG、2 hPG、HbA1c、mALB、24 hU-PQ、eGFR較治療前均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DA、SOD、GSP-Px是衡量氧化應激的重要指標。本次研究結果提示,經過治療,聯合組治療后的GSP-Px,SO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水陸地黃湯聯合鹽酸貝那普利能夠提高DN氧化應激損傷產物的清除能力,降低損傷產物,從而抑制了DN氧化應激的過程。
綜上所述,水陸地黃湯聯合鹽酸貝那普利治療氣陰兩虛夾瘀型DN的臨床效果顯著,一定程度上抑制了DN的氧化應激反應,延緩了DN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