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晶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指無過量飲酒史,以肝細胞脂肪變性為主要特征的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及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1]。據(jù)統(tǒng)計,我國NAFLD患病率為11%~15%,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患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2]。本研究旨在探討肝功能、血脂、血糖水平聯(lián)合檢測在NAFLD患者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jù)。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6 例,根據(jù)超聲診斷結果分為輕度組(n=34)、中度組(n=42)和重度組(n=30),同期選取35 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輕度組:男19 例,女15 例,年齡(54.09±5.64) 歲,超聲示肝內(nèi)回聲增強,管道結構顯示清晰;中度組:男24 例,女18 例,年齡(54.38±5.82) 歲,超聲示肝內(nèi)顯著增強,管道結構不太清晰;重度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54.47±5.91) 歲,超聲示肝臟明顯增大,回聲顯著增強,無法清晰顯示管道結構、遠區(qū)肝包膜;對照組男19 例,女16 例,年齡(53.87±5.39) 歲。4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3],并經(jīng)B超、CT等確診;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承諾書。排除標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酒精性肝??;瘀膽性肝病。
空腹采集4 mL靜脈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用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γ-谷氨酰轉肽酶(γ-GT)、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
對比4組肝功能指標(γ-GT,AST,ALT)、血脂(LDL,HDL,TC,TG)、血糖(HbA1c,F(xiàn)PG)水平。
4組γ-GT,AST,ALT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中度組和輕度組γ-GT,AST,ALT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肝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4組TC,TG,HDL,LD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和中度組TC,TG較對照組高,HDL較對照組低(P<0.05);重度組、中度組和輕度組LDL較對照組高(P<0.05);重度組和中度組TC較輕度組高(P<0.05)(見表2)。
表2 4組血脂水平對比
4組FPG,HbA1c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和中度組FPG,HbA1c較輕度組和對照組高(P<0.05)(見表3)。
NAFLD被認為是代謝紊亂綜合征在肝臟中的表現(xiàn),代謝紊亂與其發(fā)病密切相關[4]。據(jù)統(tǒng)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肥胖者高達70%~80%,高血壓者高達50%~70%,血脂異常者高達70%[5-6]。目前,NAFLD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二次打擊”學說占據(jù)主導。第一次:胰島素抵抗引起肝細胞內(nèi)TG合成與分泌紊亂,脂質異常沉積,形成單純性脂肪肝;第二次:肝細胞脂質過氧化與氧化應激損傷,導致脂肪變性肝細胞發(fā)生炎癥、壞死,產(chǎn)生大量炎性因子與脂肪因子使單純性脂肪肝進展為脂肪性肝炎,并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7-8]。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組和中度組FPG,HbA1c較輕度組和對照組高(P<0.05)。提示血糖水平升高在NAFLD發(fā)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重度組和中度組TC,TG較對照組高,HDL較對照組低,重度組、中度組和輕度組LDL較對照組高(P<0.05);且重度組和中度組TC較輕度組高(P<0.05),提示NAFLD患者存在脂質代謝紊亂,且脂肪沉積越嚴重,NAFLD病情越嚴重。γ-GT,AST,ALT可有效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本研究重度組、中度組和輕度組γ-GT,AST,ALT較對照組高(P<0.05)。其原因可能是肝臟脂質代謝紊亂,脂肪酸引起肝細胞損害,導致轉氨酶升高。但本研究中,重度組和中度組γ-GT,AST及中度組ALT基本屬于正常范疇,推測研究對象處于NAFLD初期,即單純性脂肪肝,以肝細胞脂肪變性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肝臟輕微損傷。從單純性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再到肝纖維化、肝硬化,NAFLD為不斷進展的過程。對于處于單純性脂肪肝階段的NAFLD患者,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延緩疾病進展。
表3 4組血糖水平對比
綜上可知,NAFLD患者伴有糖脂代謝紊亂,且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與患者病情密切相關。對單純性脂肪肝患者,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如加強運動、改善飲食等,可有效抑制疾病進展,防止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