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2020年初的罕見疫情及即將面臨的新高考改革對中學生的學習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項目式學習方式,是由外在推動變?yōu)閮仍诘淖灾髟O定目標、制訂計劃、自主執(zhí)行以及及時的回顧反思與調整等循環(huán)過程,該方式的施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會有很大提升。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自我管理 學習閉環(huán)
2020年初這場罕見疫情的影響十分廣泛。對于中學生而言,居家學習,從內容到形式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同時,即將面臨的新高考改革,學生自主選課和走班上課,使傳統(tǒng)的固定班級、固定場所式的學習模式發(fā)生了改變,這些變化對于中學生的應對能力是一大挑戰(zhàn)。筆者認為,面對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的提出和外部因素的沖擊,學生的學習應由被動轉為主動,這其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尤為重要。
一、中學階段需要學會自我管理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有效學習的關鍵在于認知自由、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能力是個人發(fā)展的基本能力之一,現代教育強調要培養(yǎng)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要求學生要具備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和發(fā)展自我的能力。中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期,是思想和思維能力可塑造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引導其學會分析自身優(yōu)勢劣勢,激勵、督促他們走出舒適區(qū),激發(fā)其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逐步形成在學習過程中的整體計劃能力、在具體學科的學習中細節(jié)上的自我執(zhí)行和調控能力,從而擁有終生學習的意識和操作辦法。
二、項目式學習對于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優(yōu)勢
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指出:須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優(yōu)化教學方式,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當前教育存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是,學生總是處于被教育的位置,是老師和家長推著學。未來的社會發(fā)展要求學生擁有管理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技術的進步也給教育方式變革準備了條件?;陧椖康膶W習,是我們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能力以及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非常好的方式。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動態(tài)的學習方法,學生主動地探索問題和迎接挑戰(zhàn),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項目式學習將學習視為過程,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規(guī)劃、方案研發(fā)、解決問題、結果反饋等,并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成長。項目式學習旨在促成學生在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學習狀態(tài)、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結果檢測等方面發(fā)生變革,要求學生從跟著老師的指令學習轉變到通過自我管理完成目標任務的學習,從單純學習書本知識到自我發(fā)現、綜合運用進而創(chuàng)新遷移等,從被動的接受者轉向積極的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動機。
這其中,教師作為“問題”的設置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激發(fā)帶動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和解決問題,由此幫助學生成長。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主要是自主安排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深度、廣度與方式。項目學習重心從以教為主轉移到以學為主,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認知的自由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在項目式學習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習是一項知識管理的活動。項目式學習,就是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設定目標、制訂計劃、自主執(zhí)行以及及時的回顧反思與調整等整個過程。
(一)目標導向
設定目標是“學習閉環(huán)”的開端。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才能有相應的學習策略并采取正確的學習方式。
1.確定目標任務
根據課程安排,如初中數學,將學習任務分解為:“二次函數”“三角函數”“幾何相似”“實際應用”等模塊。學習任務要具備探索性和綜合性,同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進行自我分析,根據自己的長項和短板,興趣和意志,設置自己要達到的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
2.擬訂計劃
為實現目標,須擬訂分解學習任務、學習時間安排等方面的具體策略。計劃方案的優(yōu)選確定可以參照5W1H法,即:Why(為什么學)、What(學什么)、Where(資源獲?。?、When(時間安排)、Who(尋求誰的幫助)、How much(學到什么程度)。計劃方案也不能過細,允許有干擾和偏差,可以擬訂補救措施。
(二)組織實施
1.從優(yōu)勢長項開始,建立知識體系。如果學習某個科目時,需要了解其中的關系,比如,弄清因果關系,看懂類比與相似,也就是說建立這個科目一整套的思維方式??梢詤⒄账季S導圖學習法。第一個成功的獲得,可以極大地增強信心和斗志。
2.發(fā)展弱項。要全面立體去做,需要想各種辦法帶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有助于消除學習中的畏懼心理。有了興趣后要持續(xù)努力,肯定進步。這樣堅持一段時間,長期記憶會代替短時記憶,很可能會找到這個領域的精髓,弱項就變成長項了。
3.建立知識與實踐的聯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了基本理論后,此時應注重一些非常規(guī)、與教材和生活都有較多聯系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課本習題的“已知、求證”,而是一種基于現實世界的實際需求,需要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調查資料、親身實踐等探索解決方案,答案往往也不唯一。學生自由選擇項目深入探究,在“做”中學,體會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關注并能發(fā)現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主動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抽象、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回顧和反思,保證行為不偏離預期軌道
溫故而知新。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反思可以培養(yǎng)謙虛謹慎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避免注意力不集中而遺漏的細節(jié)。對學習內容、學習過程的審視和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也是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核心內容,也是自我管理中有效控制的辦法。
1.對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的反思。本杰明將知識掌握分為六個層級:認知、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學生對所學知識層級進行自我評價,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從而使自己的認知水平有所提高。
2.對學習過程計劃與執(zhí)行的思考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在學生整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要給予及時的糾正和指導,目的是使學生提高自我認識、自主學習能力及自我管理的水平。
(四)調整和提升
項目式學習是一個通過滲透、反復而逐級深化的過程。一個項目的結束意味著下一個循環(huán)的開始。通過對照目標,分析、糾正偏差,回顧反思,從而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狀況、學習方法、學習情緒等。這樣,學生對學習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意識逐步從無目的或不自覺狀態(tài),逐步發(fā)展成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活動,從而學會“如何學習”,也逐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法國教育家惠思多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習是一個人畢生的項目,“養(yǎng)成”是一個過程。用一段時間,專注于某一方面,進行項目式學習并持續(xù)投入,方可積累出結果。這個結果是多維度的,即學習成績、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水平等。無論是課業(yè)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還是興趣愛好的發(fā)展,路徑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說,由外在推動變?yōu)閮仍诘淖晕矣媱?、自我組織、自我協調、自我控制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中學生提升自身素養(yǎng),跟上多變的世界步伐,迎接屬于他們的未來,這也是本文寫作的出發(fā)點。
參考文獻:
[1]烏爾里?!げ疂蔂?有效學習[M].張海龍,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2]菲利普·W·杰克森.什么是教育[M].吳春雷,馬林梅,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