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芝
[摘 要] 幼兒園美育通過構建富有感染力的審美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幼兒的美感,塑造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和欣賞能力,是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篆刻是一門書法和鐫刻相結合、以印章為表現(xiàn)載體的藝術形式。通過篆刻藝術開展美育,要求幼兒園秉持大美育觀來審視并開發(fā)篆刻藝術所蘊含的審美要素,構建立體豐富的幼兒園美育場域以促進幼兒園美育實踐。為促進幼兒認識美、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幼兒園應重構融合篆刻之美的美育課程體系,創(chuàng)設滲透篆刻之美的美育園所環(huán)境,并切實開展能讓幼兒體驗篆刻之美的美育活動。
[關鍵詞] 幼兒園美育;篆刻藝術;美育活動
幼兒園美育旨在讓幼兒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引導他們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幼兒園美育是培養(yǎng)幼兒美感、塑造幼兒人格、提高幼兒審美感知力和欣賞力的重要途徑。[1]美育通過建構一個情感的、審美的環(huán)境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沒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幼兒個性的全面和充分發(fā)展。[2]幼兒園美育課程是實施美育的載體,美育課程的建構與實施離不開對優(yōu)秀美育資源的開發(fā),尤其是蘊含豐富美學元素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3]篆刻是一門以書法和鐫刻相結合、以印章為載體來表現(xiàn)的藝術,[4]篆刻藝術家通過將書法作品鐫刻在金、玉、石、木等介質上制作成印章來表達獨特的器物美和精神美。將篆刻藝術融于幼兒園美育是豐富幼兒園美育內容、提升幼兒園美育內涵與品質的需要,也是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我們遵循篆刻藝術與幼兒園美育的內在邏輯關聯(lián),通過挖掘篆刻藝術資源以及篆刻藝術的美育價值來培養(yǎng)幼兒的美學素養(yǎng),增強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一、篆刻藝術的美育價值
篆刻藝術是凝練了工具材料與思想、匯集了天然素材與人類勞動的藝術,它將刀、石等材料工具與書法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印章,賦予材料兼具實用與藝術氣息的特質。篆刻的工藝簡單,但必須要深厚的功底,尤其是書法與鐫刻,需要有一定的審美意識與藝術造詣。明代周應愿在《印說》中指出:“有佳興,然后有佳篆,然后有佳刻。佳于致者,有字中之情,佳于情者,有字外之致?!盵5]因此,篆刻不是簡單的實物加工,而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是創(chuàng)作者表達美的一種方式,具有豐富的美育價值。
一方面,篆刻的最終呈現(xiàn)物是印章,印章的造型和文字彰顯的是一種器物美。印章又稱圖章,是一種用來印在文件或書畫上表示簽署或鑒定的文具,篆刻印章上刻的多為書法字體(以篆體居多),常用于書畫以表示作者鑒定或標志個人風格。文雅古樸的書法字體雕刻在相應的介質上,經過設計塑形、打磨、拋光等程序,最終形成了一個印章。經過藝術加工后,印章造型各異,文字形態(tài)多樣,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品,人們欣賞其材料的自然美、刀法的雕刻美、造型的和諧美、文字的布局美。另一方面,篆刻凝結了人類的勞動、思想情懷和文化精神,無論是造型的塑造、文字的形態(tài),還是印面的布局都蘊含著一種集聚勞動、思想與文化的美感。文人印不僅力求文字、章法、刀法各方面符合文人長期傳承的審美原則,同時也將作者自身的修養(yǎng)和追求、對某個主題的真知灼見融注其間,通過對印文內容的解讀而飾之以特定的文字和最適合的章法布局,讓欣賞者在閱讀的同時能產生情境聯(lián)想,將情趣和意象融為一體,令篆刻作品鮮活起來,意境盎然。篆刻藝術的審美價值表現(xiàn)在印面文字虛實、疏密、陰陽、留白之間的藝術造型和其滲透的文化精神氣質,以及一種由此形成的意境美。這種相對于器物美的精神美讓篆刻從實用器物中解放出來,以形寫意,立象盡意,以形式意象之美傳達作者的情感意趣,[6]同時傳達出一種文化意象。
二、篆刻藝術與幼兒園美育的內在聯(lián)結
篆刻藝術所蘊含的美學價值是豐厚而深沉的,但幼兒的審美心理區(qū)別于成人且具有年齡差異,他們對審美對象的感知與成人不盡相同,[7]在幼兒園美育中融入篆刻藝術需要充分挖掘篆刻的美育價值,要建立起篆刻藝術與幼兒園美育的內在聯(lián)結,讓篆刻藝術成為美育課程的重要表達形式。
篆刻是大美育觀下的重要的美學表達形式,可以推動幼兒園美育從專門課程走向綜合實踐?,F(xiàn)代學校美育不再是側重文藝的“小美育”,而是全方位的,與數(shù)、理、化、英等學科及日常生活都有關的“大美育”。[8]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之一,幼兒園美育并非某一門專門的課程,也不僅僅是美術和音樂活動,而是關于幼兒生活觀和價值觀的教育。這種大美育觀強調美育無處不在,強調生活中處處充滿美的元素,強調幼兒園美育課程要滲透在不同的課程領域,讓幼兒在全視域的環(huán)境空間中保持美的感知與體驗。大美育觀下篆刻藝術具有豐富的美學表達形式和美育價值,篆刻藝術所蘊含的器物美和精神美可以被整合進各項幼兒園美育活動中去,讓其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掘和利用。首先,篆刻藝術的器物之美是顯性的和有形的,幼兒園可以將其物化到場所設置、室內陳設、墻面裝飾等空間設計中去,并讓幼兒參與篆刻作品的制作,這樣就可以讓幼兒在多種感官參與下去感知篆刻的器物之美。其次,篆刻藝術的精神之美是隱性的和無形的,其所包含的文化和思想為幼兒園開發(fā)篆刻的美育價值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篆刻的精神美體現(xiàn)了一種勞動樣態(tài),體現(xiàn)了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9]幼兒園開展篆刻活動就為幼兒提供了體驗的機會,讓幼兒在篆刻過程中體驗勞動之美及工匠精神。篆刻的精神美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者的審美思想和意境構想,這一思想美是獨特而深刻的,幼兒園可以推動幼兒對篆刻藝術的欣賞而提升他們對思想美的感知與鑒賞。篆刻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篆刻藝術開展美育活動可以使美育具有更寬廣和深厚的根基。
幼兒園教育場域要求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立體的教育空間,篆刻藝術的融入可以拓展幼兒園美育的時空范圍,為幼兒建立起良好的物質、精神與人際發(fā)展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場域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的場所,是幼兒進行精神活動和獲得精神發(fā)展的時空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是啟蒙教育,它要求教師既要順應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特定的場域會培養(yǎng)個體特定的性情傾向和行為慣性,幼兒園要尋求物質環(huán)境與精神環(huán)境的最佳配置。[10]幼兒園的物質環(huán)境包括空間環(huán)境、有形的物品等,精神環(huán)境包括人與人、人與物的關系,以及文化、語言、氛圍、心理等無形的教育力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幼兒園美育是對幼兒生活觀的教育,應滲透在幼兒園教育場域之中,且要以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式開展。幼兒園教育場域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幼兒進行美的價值引領,可以為幼兒的生命成長注入美的力量,可以陶冶幼兒的天性和性情。[11]將篆刻藝術融入幼兒園美育可以不斷拓展美育的環(huán)境范疇,使幼兒通過對篆刻藝術的感知和體驗不斷豐富自身關于美的心理意象,以及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幼兒園教育因為其組織性和目的性,可以超越篆刻藝術本身去引領幼兒從篆刻藝術中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深度開發(fā)篆刻藝術的美育價值意味著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可以在篆刻的基礎上將書法等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的美育要素挖掘出來,使其作為幼兒園教育場域的重要美育元素。此外,篆刻藝術也體現(xiàn)了幼兒與篆刻藝術、幼兒與教育活動、幼兒與其他主體的互動關系,這種相互關系是教育場域的基本組成要素,它們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精神力量,[12]篆刻藝術的精神美也通過文字、篇章布局等的和諧來促進幼兒對和諧人際關系的認知,從而培育幼兒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將篆刻藝術融入幼兒園美育的實踐路徑
幼兒園只有積淀了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元素才能將幼兒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內外統(tǒng)一且兼具歷史和未來感知的完整個體。[13]篆刻藝術是重要的文化表現(xiàn)形態(tài)和美育載體。我們可從課程建構、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開展專門的篆刻活動入手,深入挖掘篆刻藝術的美育價值,為幼兒認識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一)重構幼兒園美育課程體系,融合篆刻藝術之美
幼兒園課程的建構以幼兒的生活和生命為基本前提,強調幼兒生活的整合性、幼兒學習的經驗性與本土文化性。[14]為了更好地將篆刻藝術應用于幼兒園美育當中,我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將地方篆刻資源與幼兒園課程相結合,圍繞篆刻文化建構了既具有濃厚地域文化特色又彰顯幼兒本位的幼兒園美育課程體系。基于篆刻藝術的幼兒園課程體系需要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形式、課程評價等方面充分吸納篆刻藝術的美育要素,讓幼兒在與篆刻藝術的全方位接觸過程中認識到篆刻藝術所蘊含的美。篆刻藝術美育課程的建構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要在設立總目標的基礎上設計不同的年齡段目標,要體現(xiàn)目標之間的層次性與內在有機聯(lián)系。例如,為了促進幼兒對篆刻藝術及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美的認識,我們在小班開展拓印游戲,在中班開展多元藝術活動,在大班則注重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滲透。在課程組織形式上,我們根據課程目標構建了感知積累、玩轉區(qū)域、多元創(chuàng)造、文化拓展四個維度的主題活動。在課程評價上,我們分別建立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童印活動、主題活動、區(qū)域活動的評價量表,通過自評、互評、園評等方式來評價美育課程的實施效果。
(二)創(chuàng)設幼兒園美育園所環(huán)境,滲透篆刻藝術之美
美的環(huán)境孕育美的心靈,利用篆刻藝術來開展幼兒園美育應該秉持大美育觀,[15]以整體的視角看待篆刻藝術與幼兒發(fā)展的關系,讓篆刻藝術的美育因素滲透于整個幼兒園環(huán)境之中。因此,我們首先打造了童印校園,在大門、園徽、墻飾、園林、雕塑、童印工作坊等環(huán)境中融入篆刻藝術因素,彰顯篆刻藝術特色的辦園理念。富有篆刻藝術之美的校園環(huán)境既展現(xiàn)出了鮮明的校園文化特色,又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感受了篆刻藝術的特質,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yǎng)。其次,我們創(chuàng)建了童畫世界,打造充滿藝術美的校園環(huán)境。幼兒園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藝術空間、四美走廊、名畫欣賞、藝術長廊等環(huán)境,幼兒的篆刻、手工、繪畫作品成了園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重要元素。再次,我們構建了童趣天地,創(chuàng)設自然和諧的游戲環(huán)境。幼兒園創(chuàng)設了集綠化、美化、凈化、童化、游戲化的戶外游戲環(huán)境、空中生態(tài)園等,讓幼兒在可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合作交往的游戲環(huán)境中開展有關篆刻活動。
(三)開展幼兒園美育篆刻活動,讓幼兒體驗篆刻藝術之美
在篆刻美育課程和園所環(huán)境的支持下,我們充分利用當?shù)氐淖趟囆g資源開展各種篆刻藝術活動,將篆刻藝術的器物美和精神美統(tǒng)一融合進具象的篆刻藝術活動中去,讓幼兒在親身操作中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首先,我們開展了童印藝術活動。幼兒園利用積累的課程資源建立了篆刻藝術小課堂資源庫,內容包含“拓印游戲”“印章欣賞”“名家篆刻作品欣賞”等25個主題,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有關壽山石、中國印的簡單知識,理解掌握陰刻、陽刻的篆刻技能,了解書法用印的章法。其次,我們開展了多元主題活動。在篆刻藝術的基礎上,我們充分挖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美育因素,選擇傳統(tǒng)文化中富有審美價值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生成多元主題活動,拓展幼兒的審美視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操。最后,我們開展了單元審美活動。幼兒園基于篆刻藝術研發(fā)了審美小單元活動,從欣賞藝術、走進藝術、表現(xiàn)藝術、評價藝術四個方面推進幼兒對篆刻藝術作品的感知,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蔡里娜.論花鄉(xiāng)文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美育課程的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211-212.
[2]鄧珊.幼兒游戲中的美育研究:以武漢市幼兒園園內游戲為案例[D].武漢:湖北大學,2014:35.
[3]游萬玲.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幼兒園美育課程研究:以幼兒創(chuàng)意戲劇游戲課程實踐研究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8(1):31-33+40.
[4]張麗.篆刻藝術之美及其審美價值[J].藝海,2015(10):78-79.
[5]朱天曙.此道與聲詩同:周亮工印學思想初論(三)[J].藝術品,2014(12):8-15.
[6]康建明.關于篆刻的意境美[J].中國書法,2009(6):128.
[7]張紅霞.繪本閱讀與幼兒審美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8(5):64-66.
[8]任為新.“聚合概念”與中小學美育改革[J].美育學刊,2019(3):14-19.
[9]徐曉思.篆刻藝術:助兒童生命之美綻放[J].江蘇教育,2019(77):1-27.
[10]章蘭,何麗娟.幼兒園適宜性教育環(huán)境的內涵與創(chuàng)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9(3):89-92.
[11]陳鶴琴.陳鶴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619.
[12]席勒.美育書簡[M].徐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公司,1984:22.
[13]蔣晨.趣味彩繪與幼兒園文化建設[J].學前教育研究,2019(6):93-96.
[14]張斌,虞永平.基本立場的回歸與內在本質的高揚: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前教育觀念的流變[J].學前教育研究,2019(1):3-8.
[15]王立華.大美育視角下的幼兒園美育新探[J].幼兒美術,2019(6):2-7.
Abstrac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all-round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ersonality by constructing an emotional and aesthetic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esthetic feeling, shape childrens personality, and provide childrens aesthetic percept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The seal cutting is an art that combines calligraphy and engraving, and is expressed by seal as a carrier. To develop aesthet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through seal cutting, we should observe and develop aesthetic elements contained in seal cutting a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and rich aesthetic education field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 and sentiment, kindergartens can re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seal cut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 of seal cut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garden, and carry out childrens aesthe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seal cutting.
Key words: kindergarten aesthetic education, seal cutting art, aesthetic education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