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棟,薛喜成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huán)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本文以禮泉至武功某公路改建項目為例,在野外調查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進行建設場地的適宜性評估,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建議。地質災害評估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
禮泉至武功公路段某公路改建項目位于乾縣境內。擬建線路起點位于禮泉縣與乾縣交界處,沿已有的舊的S 108 公路向西南方向布線,直至乾縣與武功縣的縣界為止,公里數為K26+690,途中于K4+539.396 處下穿西平鐵路(已經建成的3×25 m預應力橋梁),于K22+989.890 處上跨寶雞峽干渠。
乾縣地層屬于華北地臺區(qū)、陜甘寧盆緣分區(qū)。出露地層由老到新為中寒武統(∈2)、奧陶系(O)、二疊系石盒子組(P1-2sh)、中上更新統(Q2-3eol)、全新統(Q4)。
評估區(qū)地層巖性從上往下為新生代第四紀風積黃土,厚度較大,約100 m左右;100 m~250 m深處含數層中、粗、細砂和粉質粘土;300 m~500 m為粘土及砂卵石層。主要出露風積黃土,表面有層厚約0.5 m左右的腐殖土、黑壚土覆蓋。
現狀評估滑坡、崩塌(危巖)、泥石流、巖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
根據野外調查分析,評估區(qū)發(fā)育的地質災害類型為不穩(wěn)定斜坡,不穩(wěn)定斜坡B01 位于改建公路K7+510~K7+750段路北,位于薛錄鎮(zhèn)北田村。為一人工取土形成的黃土不穩(wěn)定斜坡,該點分為兩段,中間隔4 m左右,高約4 m,Ⅰ段寬約15 m,Ⅱ段寬約30 m,坡向330°,坡度約85°,近直立,坡面植被不發(fā)育(剖面圖見1、平面圖見2)。根據該斜坡現狀形態(tài)、穩(wěn)定性、威脅對象及危害程度綜合評估,該不穩(wěn)定斜坡發(fā)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
圖1 B01崩塌隱患A-A’剖面圖
圖2 B01崩塌隱患平面圖簡圖
根據工程施工設計資料,工程建設過程中主體以填方為主,僅僅在K22+989.890橋梁跨越寶雞峽干渠段,開挖路塹。但總體路塹深度不超過4 m。最大填方段位于K12+033~K12+400 段,最大填方邊坡高度約4.2 m,目前已有漿砌石擋墻做支護,因此預測評估認為,公路工程線路建設中和建成后可能引發(f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險性小。
新建橋梁上部為裝配式預應力砼空心板,下部為柱式臺、樁基礎。預測評估認為橋梁在建設中產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引發(fā)地質災害危險性小。
根據調查顯示,在工程建設過程有兩處取土場,取土所產生的邊坡高度約4 m~5 m,坡高較小,坡體由黃土組成。因此,預測評估認為取土場運營中產生崩塌并造成破壞的可能性小,引發(fā)地質災害危險性??;
工程建設中有一處棄土場,棄土場位于坡高約5m~6m的寬淺洼地中,預測評估認為棄土場運營中產生崩塌并造成破壞的可能性小,引發(fā)地質災害危險性小。
評估區(qū)108國道禮泉至武功某公路改建工程在建設中和建成后涉及到的路基工程可能引發(fā)新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粯蚝こ炭赡芤l(fā)新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取、棄土場工程可能引發(fā)新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
(1)堅持以人為本,以工程建設為中心的原則,確保工程建設運行安全及區(qū)內人員生命財產和生存環(huán)境安全;
(2)不但要考慮地質災害的現狀危害,而且要考慮工程建設引發(fā)、加劇地質災害的危害;
(3)突出重點的原則,關注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特別關注規(guī)模較大的,距建設工程近的、危害大的地質災害。
根據以上評估原則及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和工程特點,采用定性評估方法,綜合評估認為評估區(qū)全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區(qū)。
該區(qū)地形平坦,現場調查僅發(fā)現一處黃土不穩(wěn)定斜坡,未發(fā)現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現狀評估危險性?。活A測評估認為在工程建設中和建成后引發(fā)新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遭受已有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因此綜合評估認為屬于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區(qū)。
綜合評估認為評估區(qū)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區(qū)。在自然條件下工程建設場地為適宜。
區(qū)內有一不穩(wěn)定斜坡,規(guī)模小,建議修建漿砌石擋墻和截排水溝。
調查區(qū)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境內,整體地貌屬黃土臺塬區(qū),地勢平坦開闊,場址屬于汾渭斷陷內的渭河斷凹,斷塊活動較頻繁;出露巖土體以第四系風積黃土為主;人類工程活動長期主要以城鎮(zhèn)、村莊建設和農業(yè)耕作為主,人類工程活動強度較強烈,對地質環(huán)境影響較大;分析認為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屬中等類型,本建設項目為重要建設項目,確定本項目評估級別為一級評估。
現狀評估認為B01不穩(wěn)定斜坡為人工取土形成的黃土陡坎,高約4 m,近直立,基本穩(wěn)定,現狀危險性小。
預測評估結果表明:擬建工程在建設中和建成后引發(fā)新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
本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采用定性評估法,評估區(qū)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區(qū),面積為25.95 km2。工程建設場地適宜建設本工程。
本工程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地質環(huán)境的保護,做到“邊施工,邊治理”,減小對地質環(huán)境的影響。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墊方和挖方。建議合理確定開挖邊坡的坡度,對墊方形成的邊坡進行必要支護。
對已有的不穩(wěn)定斜坡,建議對其做好支護,修建漿砌石擋墻。
對于取土場,應對其表土進行剝離,并做好表土的堆放和養(yǎng)護工作,對取土形成的邊坡做好排水措施;對于棄土場先對表土進行剝離再進行棄土,對其進行土地整治并整平,之后進行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