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梅,崔秋霞,姜麗娟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南通 226001)
能級進階是針對臨床護士的一種系統性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評價的層級制度[1]。隨著護理管理模式從“平臺式”向“能級進階模式”的轉換,護士的培訓重點轉向以能力為基礎的分層次培訓[2]。我科于2016年對N1護士實施能級進階培訓模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N1級護士45名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4.4±3.68歲。職稱:護士31名,護師14名。學歷:本科18名,專科27名。選取2016年N1級護士48名作為實驗組。均為女性,年齡24.9±3.97歲。職稱:護士32名,護師16名。學歷:本科21名,???7名。排除標準:年度病假≥6個月。兩組護士職稱、學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對照組采用急診科傳統培訓,按照急診科的分層培訓計劃,每月一個授課主題,全科護士參加培訓,每季度理論和操作考核各一次。
2.2.1 培訓計劃的制定
依據N1層級的培訓目標,結合N1級護士的進階標準制定培訓計劃。N1級護士的培訓以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培訓計劃以季度為單位,每個季度一個主題,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评碚撆c急救技能、臨床各種評估量表的運用、如何提高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個案匯報及現場點評等課程。
2.2.2 培訓計劃的實施
采取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由1名護士長擔任,全面安排計劃實施和考核。將N1級護士建立微信群,1月初發(fā)放年度培訓計劃,每季度第一個月自學基本理論、基礎技能、預案、制度、流程、主題個案,第二個月是急救技能的培訓和專科理論授課,第三個月工作坊。通過自主學習、同伴教育、專業(yè)授課、工作坊和個案點評等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N1級護士核心能力和適應急診科不同護理崗位的勝任力。
2.2.3 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
考核小組成員由負責培訓的護士長、授課老師和操作示范的老師組成,每季度由護士長根據培訓計劃進行現場查看、口頭提問、書面考核和操作考試各一次。每季度的第一月根據培訓目標、近期護理安全工作重點進行自學部分的現場查看和隨機考核,第二月進行培訓后10分鐘課堂測試和急救技能考核,第三月進行??评碚摽己恕?/p>
2.3.1 理論考核
隨機抽取中等難度試題,滿分100分,取二、四季度兩次成績的平均值。
2.3.2 技能考核
評分標準采用我院護理部統一制定的操作評分標準,滿分100分,取一、三季度急救技能兩項操作的平均值。
2.3.3 臨床實踐能力考核
某一病人的情境橫斷面,考核護士護理程序運用能力、病情觀察能力、規(guī)范操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應變處理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滿分100分,取兩次成績的平均值。
2.3.4 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護理質量檢查不合格發(fā)生率、護士差錯事故發(fā)生率、投訴發(fā)生率。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人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表1 兩組護士培訓后理論及技能考核結果比較(分,)
表1 兩組護士培訓后理論及技能考核結果比較(分,)
組別 人數(n) 理論考核 技能考核實驗組 48 91.8±10.3 93.5±3.7對照組 45 84.6±12.6 87.3±4.5 t值 3.0252 P值 0.0032
表2 兩組護士培訓后臨床實踐能力考核結果比較(分,)
表2 兩組護士培訓后臨床實踐能力考核結果比較(分,)
組別 人數(n) 護理程序運用 病情觀察 規(guī)范操作 溝通表達 應變處理 人文關懷 均分實驗組 48 13.2±3.3 15.4±3.2 12.3±2.1 10.9±1.8 11.6±2.5 11.4±3.1 83.2±8.2對照組 45 11.6±1.9 13.5±2.5 10.9±2.7 7.6±3.5 9.5±1.9 9.2±2.8 78.5±7.5 t值 2.8403 3.1763 2.8009 5.7702 4.5381 3.5834 2.8784 P值 0.0056 0.0020 0.0062 0.0000 0.0000 0.0005 0.0050
實驗組與對照組理論與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N1級護士的理論與技能考核成績得到提高,這與趙清石等[3]研究結果一致,課程根據N1級護士的能力與需求設置,內容是臨床適用且可以接受的。采用同伴教育的形式,激發(fā)年輕護士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意識,研究表明[4],同伴教育有利于知識和掌握和鞏固技能。
表3 兩組護士培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實驗組護理程序運用能力、病情觀察能力、規(guī)范操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應變處理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能級進階體系使護士看到職業(yè)發(fā)展前景,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臨床實踐能力[5]。
護士的理論水平和急救技能得到提高,分析判斷能力、病情觀察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均提升,急診護理質量提高[6]。護士護理質量檢查不合格率、差錯事故和患者投訴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護士(P<0.05),提示N1級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得到鍛煉,護理質量明顯提升。
在急診科N1級護士培訓中采用能級進階培訓模式,激發(fā)護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僅為N1級護士進階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臨床實踐能力,保證了護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