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霞
(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重型精神病,具有病程長、復(fù)發(fā)率高等特點,患者治療依從性很差,這就給臨床治療增加了難度。臨床上傳統(tǒng)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方法是給予患者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陽性癥狀,但是無法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甚至?xí)又鼗颊叩恼J知障礙。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不同療程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90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為(39.42±4.42)歲,平均病程為(1.46±1.31)年;研究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為(39.50±4.11)歲,平均病程為(1.40±1.36)年。兩組在性別、年齡和病程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入院前2個月內(nèi)未進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嚴重心、肺、腎功能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不愿參與此次研究患者。本研究已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采用6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研究組采用12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方法為:所有患者均采用醒脈通IV型電痙攣治療儀治療,治療前先仔細檢查儀器,并指導(dǎo)患者做好術(shù)前準備,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和耐受程度調(diào)節(jié)好治療的電量。治療初期1次/d,連續(xù)治療3d,此后改為1次/2d,周六和周日不治療。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前,所有患者給予靜脈注射阿托品0.5mg,然后按照2.0~3.0mg/kg給予患者推注丙泊酚,待患者不再出現(xiàn)睫毛反射時,眼球固定,同時給予所有患者純氧面罩氣囊人工呼吸,直至患者四肢肌束發(fā)生震顫才停止,然后給予通電治療,通電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對相關(guān)參數(shù)進行設(shè)定,通電時間為3~5s。通電結(jié)束后,及時給予患者面罩氣囊,并且加壓呼吸,直至患者恢復(fù)自主呼吸。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和RBANS評分。其中,PANSS包括陽性癥狀量表和陰性癥狀量表,Kappa值大于0.85;RBANS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越明顯。
治療后研究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PANSS評分(,分)
表1 PANSS評分(,分)
組別 例數(shù) 陽性量表 陰性量表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20.69±5.2716.65±5.1420.88±6.3414.45±6.03研究組 45 20.10±5.30 10.61±5.9319.92±6.67 8.51±4.34 t 0.076 2.113 0.685 2.372 P>0.05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前即可記憶、語言、注意力和延遲回憶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RBANS評分(,分)
表2 RBANS評分(,分)
組別 例數(shù) 即刻記憶 語言 注意力 延遲回憶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23.46±7.36 32.12±5.96 22.63±5.02 27.40±5.17 36.88±9.86 45.21±9.78 28.01±6.65 36.05±4.41研究組 45 23.67±6.88 39.44±6.58 22.42±4.98 33.01±7.62 38.86±9.90 58.36±10.01 27.98±6.64 44.03±5.58 t 0.632 2.886 1.221 3.185 1.228 8.665 0.421 2.65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目前,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常用方法是給予患者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大部分患者癥狀,但是對于有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法是基于電休克方法的基礎(chǔ)上,讓患者處于麻醉的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同時輔以人工呼吸,保證患者的腦供氧不短缺、不抽搐,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感。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6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和12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均可以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且12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可以顯著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且12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較6次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