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鷗,黃冬鈴,彭 妙
(珠海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附屬珠海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廣東 珠海 519000)
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后,氣道濕化是對各種危重病患者氣道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濕化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及愈后[1]?;诖朔N背景,本文自制新型氣切套管用霧化組件,分析其在喉癌術后氣管切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同時是否能減輕護士對各種危重病患者的護理工作量,現(xiàn)報道如下。
對象選取2016年1月至2018月12月同一病房20例非機械通氣的喉癌術后氣管切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0例。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35-60歲,平均(46.33±10.64)歲。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4-61歲,平均(46.55±10.23)歲。兩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將普通醫(yī)用霧化器蓋于患者氣管切開口。觀察組:霧化組件包括依次可連接的可調節(jié)支架(自由調節(jié)方向和彎曲度的支撐軟管、用于將霧化組件固定在床欄上的固定夾和用于夾持固定霧化杯的夾持件)、一次性面罩霧化器(霧化杯及直角接管)、一次性呼吸回路延長管(螺紋軟管及三通接頭)。護士洗手戴口罩,按醫(yī)囑抽取0.9%的生理鹽水2ml +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入到霧化藥杯中,用量不超過5ml。連接一次性呼吸回路延長管,將延長管通過直角接頭連接霧化杯的出口,并將外露延長管置入氣管套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脫。霧化杯用夾持件固定,另一端通過轉動裝置與支撐軟管可拆卸連接。調節(jié)氧流量為6-8L/min,霧化時間為15~20min,每天3次。
對比兩組患者心率、血壓、血氧、氣道阻力變化。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吸痰前、吸痰時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等各項指標變化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血氧飽和度(SPO2)、氣道阻力變化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率、血壓、血氧、氣道阻力變化()
表1 兩組心率、血壓、血氧、氣道阻力變化()
注:觀察組吸痰前、吸痰時比較,△P<0.05;對照組吸痰前、吸痰時比較,△P<0.05;兩組吸痰時比較,*P<0.05。
組別/n 時間 HR(次/分) SPO2(%) SBP(mmHg) DBP(mmHg) 氣道阻力(cmH2O)觀察組/20 吸痰前 79.35±7.32 91.41±0.35 122.02±10.50 68.78±5.64 33.02±1.65吸痰時 83.68±7.50△△* 96.56±0.52△△* 127.25±10.62△△* 73.65±5.76△* 23.86±1.70△*對照組/20 吸痰前 79.37±7.34 91.43±0.40 122.10±10.52 68.80±5.66 33.05±1.67吸痰時 89.21±7.45△△ 93.16±0.47△△ 137.78±10.60△ 79.21±5.70△ 27.46±1.72△
自制新型霧化組件的彈性膠蓋包括膠蓋本體,膠蓋本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套在三通接頭上的彈性帶,膠蓋本體上開設有開孔,開孔上可拆卸地設置有膠塞,彈性帶可防止彈性膠蓋脫落[2]。進行霧化時將膠塞打開以便于患者呼吸排氣,保證呼出氣體排出,避免CO2蓄積,從而改善呼吸功能,較快提高SPO2[3]。本研究觀察組吸痰前、吸痰時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使用自制新型霧化組件吸痰時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
本霧化組件通過采用可調節(jié)支架固定霧化杯,徹底解決了護理人員手持霧化器進行治療的缺陷,解放雙手,大大提高了護理效率,護理省時省力、縮短治療時間,同時可自由調節(jié)支撐軟管的方向和彎曲度,可塑性和支撐強度高,可根據(jù)患者的姿勢調整可調節(jié)支架,可通過轉動裝置實現(xiàn)夾持件和霧化組的360°旋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適[4]。
固定夾的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不受位置所限,能將整個霧化組件夾持病床的四周,使用更加方便,更加穩(wěn)固可靠[5]。進一步地,為了使夾持件和固定夾更加貼近霧化杯和被夾持件,夾持件和固定夾的夾持面均為弧面,這樣連接或安裝會更加穩(wěn)固可靠,提高了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