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設置質(zhì)量控制點是保證達到質(zhì)量目標的必要前提。對施工質(zhì)量控制內(nèi)容、檢驗標準及方法等實施質(zhì)量監(jiān)控。
關鍵詞:質(zhì)量控制點;重點工序;監(jiān)控
Abstract:setting up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to achieve quality objectives. Implement quality control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ontents,inspec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point;key process;monitoring
1重點工序過程控制
1.1結構施工過程控制。
1.1.1土方開挖。土方開挖的放坡尺寸,護坡樁鉆孔后的孔徑、垂直度、樁孔長、中心線位移等;土方開挖后基土表面的平整度、有無超挖現(xiàn)象、人工釬探孔的深度,開挖過程中的防雨防凍措施等;檢查土方開挖過程中有無擾動現(xiàn)象,對土質(zhì)不均勻及有其它地下障礙物的,跟蹤檢查地基處理的全過程,是否按照勘探、設計提出的要求去做。
1.1.2模板工程。重點檢查模板拼裝后各細節(jié)部位的幾何尺寸,對定型墻模板組裝及組裝后的模板整體剛度進行檢查;使用膠合木板的部位,重點檢查模板的拼縫及脫模劑的涂刷情況以及頂板中部的起拱高度,重點檢查模板安裝的幾何尺寸、標高、軸線位置,模板支撐體系是否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是否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上下層支架、立柱是否對齊,立桿下是否鋪設墊木,模板支設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方案;檢查模板的清理情況,表面脫模劑的涂刷及用料情況;檢查模板清掃口的位置,各種預留洞口的支撐情況;對梁或頂板起拱位置、暗柱箍、墻身平直度及支撐的間距、剛度及穩(wěn)定性進行重點控制,做好預檢記錄;檢查拆模方法及成品保護措施;檢查模板拆除時是否具備拆模條件,對拆模時間、拆除順序進行控制。
1.1.3鋼筋工程。為避免現(xiàn)場加工鋼筋的隨意性,鋼筋加工應盡可能由加工廠統(tǒng)一制作,20以上鋼筋連接應采用直螺紋接頭。重點對鋼筋骨架尺寸,鋼筋工程加工鋼筋的級別、種類、品牌、直徑是否與材質(zhì)證明、圖紙要求相符,箍筋彎鉤平直長度、成型尺寸等;鋼筋綁扎時要有拉子定位框及縱向梯筋、水平梯筋、成品保護。綁扎過程中重點檢查主要受力鋼筋的根數(shù)、間距、綁扎質(zhì)量,鋼筋的連接、錨固、接頭位置、接頭數(shù)量、接頭面積百分率及鋼筋的保護層;箍筋四角是否綁扎到位,墻、柱鋼筋骨架的垂直度、有無變形、頂部標高;檢查措施鋼筋數(shù)量、尺寸、位置;埋件的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節(jié)點處鋼筋數(shù)量、擺放位置及錨固長度的控制,另外還要重點對機械連接鋼筋的控制線、接頭外觀、母材與套筒軸心位移,檢查后進行標識控制。
1.1.4砌筑工程過程控制。重點對砂漿的拌制、配合比及計量情況,試塊的成型、留置及養(yǎng)護進行檢查;檢查砌筑材料澆水后水的滲入深度,樓地面找平,組砌方法,施工縫留置位置;預埋或后植鋼筋數(shù)量、間距、規(guī)格以及鋼筋與結構的連接形式;皮數(shù)桿的位置及標注,灰縫的平直、厚度及砂漿飽滿度;縱橫墻交接及轉角處留槎形式;圈梁、構造柱鋼筋的位置、數(shù)量、規(guī)格以及與鋼筋砼結構連接形式。
1.1.5地下防水工程。重點檢查剛性防水,施工縫的留置位置、方法、數(shù)量,施工縫的清理情況,檢查在上層澆筑砼前是否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同配比減石子混凝土,檢查預埋件密集處、管道設置處的砼振搗及防碰撞措施;檢查柔性防水基層表面清理、表面干燥度及表面平整度,空鼓情況。重點檢查卷材鋪貼順序、搭接寬度、粘結封口情況、附加層鋪貼的寬度及粘貼方法;成品保護措施檢查;出室外地坪的柔性防水在外墻收頭處的節(jié)點做法。
1.2裝飾裝修工程過程控制。
1.2.1抹灰工程。施工中重點控制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砂漿的配合比,計量;重點檢查基層的處理(鑿毛、甩毛),對水泥、界面劑的使用,是否按廠家說明,是否達到臨界強度;檢查灰餅的厚度是否超厚,對超厚的部分、不同材料交接處檢查掛網(wǎng)的寬度,抹灰各層的間隔時間,尤其是表面收光處理情況;檢查外墻套方、分隔縫的橫縫與旋臉、窗臺是否相平,豎向是否與窗口邊整齊上線。每個分隔整塊是否均勻、縫子大小一致,對窗墻、磚垛處的中心線、水平分格線、陰陽角垂直線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室內(nèi)線角的平直方正,電線盒、管道周圍平整與分色。
1.2.2屋面防水工程。重點檢查柔性防水基層的表面清理、空鼓情況、表面干燥度及表面平整度、排氣槽留置位置、轉角處是否按規(guī)定做成圓角,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查卷材鋪貼是否是先低后高,先遠后近分區(qū)段流水施工;查垂直面與平面的卷材搭接是否是分層搭接,重點檢查卷材收口處的做法;檢查變形縫是否在屋面斷開,卷材在斷開處應有彎曲,出屋面的各種管、出氣孔高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及相關圖集要求。
1.2.3室內(nèi)防水。基底處理干凈、平整、光滑、細部處理到位,保證每層做法的厚度,且要均勻一致,粘接牢固可靠,無空鼓、起泡,注意防水層鋪貼順序,搭接長度,一次試水后要及時跟上做保護層。重點檢查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規(guī)范或設計要求;重點檢查管根等需進行細部處理部位的管口封堵情況,門口或轉角位置附加層的范圍及做法;檢查一、二次試水,并對滲漏點進行跟蹤檢查。
1.2.4飾面磚工程。在室內(nèi)墻面磚施工前,先將室內(nèi)套方,進行下一道面磚施工,施工過程中要側重基層處理和施工操作方法,面磚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并隔夜用水浸泡。認真排磚保證門窗上下不錯縫,最上一塊面磚不出現(xiàn)非整磚,在彈好線的基層上粘貼面磚砂漿要飽滿,宜一次成活,隨鋪隨調(diào)縫,最后擦縫要干凈飽滿,從而使面磚工程無空鼓、脫落、接縫不平直、縫寬不均勻現(xiàn)象。重點檢查室內(nèi)套方,基層的清理、排磚分隔,面磚的尺寸、顏色分類、面磚的浸泡、界面劑的種類和使用;檢查面磚縱橫縫寬度的控制,面磚的擦縫、養(yǎng)護及成品保護。
2技術交底中有關質(zhì)量控制
做好技術交底中有關質(zhì)量要求的內(nèi)容,是取得好的施工質(zhì)量的條件之一。為此,每一分項工程開始實施前均要在技術交底中明確質(zhì)量標準。關鍵部位或技術難度大、施工復雜的檢驗批和分項工程施工前,承包單位的技術交底(作業(yè)指導書)要報質(zhì)量工程師。
3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zhì)量控制
凡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構配件、設備,進場前提交《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時附有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技術說明書、檢驗或試驗報告,方準進場。進口材料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材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對于某些當?shù)夭牧霞艾F(xiàn)場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承包單位事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的標準方準施工。
4結束語
隨著我國建設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提高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勢在必行。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并注重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的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為提高土建施工質(zhì)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盈盈.建筑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系統(tǒng)[D].重慶大學;2006.
[2] ?黃俊南.建設工程的質(zhì)量控制[J].廣東建材.;2008年02期.
[3] ?李麗.論施工階段質(zhì)量的控制要點[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9111991122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