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蜀連
王寧的作品,引入西方現(xiàn)代構成原理,作品更加注重形態(tài),形色,形質(zhì)。視覺效果脫離了拘謹、謹慎與固化,逐漸變得自由、奔放、獨特起來。他領悟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的況味與哲學思想,那些畫面中的茅舍疏籬,斜臥低枝,萬里松煙,羊腸歧路等等元素,都給予他極大的精神力量與吸引力。
第一次見到王寧,是2019年冬季的一天,太陽無影,寒涼漸重。
我們約在成都西邊一個小茶館見面聊天。下午急匆匆按照約定時間趕路,并未注意身邊行人。王寧與我擦肩而過,彼此并未認出,已走過兩三米遠時,他回過身來突然問道:“你是蓮子嗎?”駐足,頓時驚訝。眼前的王寧,超乎想象的年輕。中等個,方臉,小平頭,五官清秀,氣質(zhì)如一個大學生般干凈純粹,他身上的樸素清新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落座銀杏樹邊的小茶館,卻突然停電。大冬天的,沒有熱水喝,我們面前只有兩杯涼水。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彼此之間真誠愉快的交談。作為一位山水畫家,他性格溫和,樸素健談。他的健談并不是滔滔江水一發(fā)不可阻擋,而是如川西平原的涓涓小溪。但王寧的畫,卻深藏氣勢,尤其是他畫的江河之水。他筆下之“水”,不是中國土地上著名的江河之“水”,而是四川蜀地之水?;蛟S因為自己是四川人,王寧坦言畫長江、黃河的畫太多了,而表現(xiàn)四川大江大河的并不多。因此,他更愿意以一個四川畫家的身份來畫出四川的大江大水。他尋遍蜀地的千山萬水,最終把目光鎖定金沙江與大渡河,并以此為主要創(chuàng)作題材,創(chuàng)作出一批氣勢雄渾、豪邁激蕩、奔騰不息的滄浪之水的佳作。這批畫“水”的作品,得到很多前輩老師的肯定,其中,中國著名畫家尼瑪澤仁先生就鼓勵王寧好好畫出心中的“水”。如作品《闖灘》《驚濤》《奔流不息》《博浪》等等,畫水,已經(jīng)成為王寧藝術創(chuàng)作中一個具有顯著特點的藝術符號。
至今為止,王寧的繪畫道路已經(jīng)行走了三十多年。藝術家的成長經(jīng)歷注定會帶給他們很多意識形態(tài)的提升與改變。王寧的人生到今天應該有三個重要轉(zhuǎn)折點,第一個是青年時期拜師黃純堯先生學習繪畫;第二是考入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跟隨導師著名畫家段七丁先生;第三次是2017年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級訪問學者進入清華美院學習。這三次重要節(jié)點,對于他的藝術道路起到了轉(zhuǎn)承啟合的重要作用。
早期繪畫,他立足于傳統(tǒng),把握住基本的筆墨經(jīng)驗,把觀察到的事物,巧妙融合在一起,努力去表現(xiàn)一種時代精神。他追尋用古人傳統(tǒng)的筆法,來表現(xiàn)古人未能表現(xiàn)或者未研究到的地方?!拔乙恢毕朐跇嫵缮嫌袆?chuàng)新?!北热?,作品《新城沐朝輝》就是王寧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用山水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完成的一幅作品:構成上是傳統(tǒng)的,色彩是石青與石綠結合,畫面元素在青山綠水之間多了今日的山城群樓。我在想,王寧是否努力想在傳統(tǒng)山水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時代符號?如《云棧飛瀑》《三峽夜航》《九寨風情》《晨光》《幽舍》等等,這批作品總體來看,都凸顯出王寧在繼承傳統(tǒng)筆墨的基礎上所擁有的凝練的筆觸,獨特視角,以及風格俊偉。但是,我個人更欣賞王寧在近一兩年中所創(chuàng)作的青綠山水畫與水墨山水畫。這批作品,不同于以往的構成,王寧在畫面的色彩、構成、韻味上有了很大突破。如果說,以前的王寧,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上基本趨于山水畫傳統(tǒng)技法與構成的基本常態(tài),那么,如今的王寧已經(jīng)越過過去藝術創(chuàng)作的固有框架,走向了一個全新的藝術理念新階段。
這個轉(zhuǎn)折點,是王寧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訪問學者開始的。
進入清華美術學院前,王寧的山水畫總體來看比較偏重傳統(tǒng),無論構成還是色彩。進入清華后,課題涉及到大量西方繪畫的元素,王寧的視角開始發(fā)生變化。他的作品,開始引入西方現(xiàn)代構成原理,作品更加注重形態(tài)、形色、形質(zhì)。視覺效果也開始脫離拘謹、謹慎與固化,逐漸變得自由、奔放、獨特起來?!靶螒B(tài)形色形質(zhì),是我在清華大學學習的時候,韓敬偉導師的理論,這個觀點,令我受益匪淺。”在色彩上,他開始運用一些調(diào)和色,飽和度高,層次感強。他還是駐足于畫山水畫,但構成上他再一次開始頓悟。在王寧的認知里,世界藝術本身是相通的,融會貫通是最難的領悟?!翱扇 迸c“舍去”是橫在他面前最大的課題?!袄羁扇鞠壬鷮τ趥鹘y(tǒng)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曾經(jīng)有過一段話,很讓我受到啟發(fā),就是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他回到成都后,開始以全新的視角與體悟而畫的新作,很顯然具有了與他之前創(chuàng)作的所有山水畫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的作品,不滿,不溢,留白多,畫面有透氣感,哪怕偶爾有一點殘缺,對于一個創(chuàng)作者來說這就是心性的釋放,自然而通透?!庇幸淮?,王寧外出采風,從云南回到四川,火車路過西昌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窗外掠過的一個畫面很美,記憶非常深刻?!盎氐匠啥己螅议_始憑借記憶完成畫面,以披麻皴的手法畫出來,并在畫面中部自然留出空白,雖是簡單的空白,但我以前肯定不會在山巒層疊中這樣考慮,結果,畫面瞬間就具有一種舒服的透氣感?!边@也是王寧目前追求山水畫對構成上的新變化所思考并進行的藝術實踐之一。這幅作品,最終以《故園尋夢》作為標題而完成。至今,王寧在對大自然、生命、藝術的“悟”道中,完成了這一個階段的精神涅? ? 。
每一個人的生命密碼,在歲月的長河里蔓延。但冥冥之中的預言或許幼兒時期就會露出些許蛛絲馬跡。成年后的很多事情,回想起來似乎都與小時候某一個點契合,也許,萬事萬物始終是相連相通的。1969年,王寧出生于四川成都市的一個工人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卻質(zhì)樸聰慧。他父親雖只是小學畢業(yè),但熱愛藝術?!拔液苄〉臅r候,父親就指導我畫畫,從不打擊我,所以,讀小學時我就成為班上有名的小畫家?!睆淖拥苄.厴I(yè)后,王寧考入成都市第一技工學校,三年鉗工畢業(yè)后分到父親所在的廠里成為一名一線工人。1988年至1995年間,盡管作為工人的王寧工作很忙碌,但熱愛繪畫的他一直沒有放棄畫畫。他一邊工作,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四川美院在成都辦的函授班,學素描、色彩,與那些要參加美院高考的學生一起刻苦學習。中途,他還向單位請假,去重慶的四川美院繼續(xù)學習素描、色彩,并拿了一張結業(yè)證。“這是我在藝術道路上的起點,我在美院的這個學習班學到的東西讓我頓悟很多關于藝術的思考?!?992年他考入函授大學讀行政專業(yè),一邊工作一邊讀書。1992年,也是王寧開始走上繪畫道路最關鍵的一年?!俺啥加幸粋€翰林藝術學院,黃純堯、趙蘊玉、芩學恭、李仲海等著名畫家都在這里做老師授課?!碑斈辏鯇庍M入翰林藝術學院,1994年正式拜師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純堯先生,學習國畫山水。王寧勤奮、踏實、單純,很讓晚年定居成都的黃純堯老師喜歡。從黃純堯先生身上,王寧學到關于中國山水畫的構成與韻味。2005年,王寧考入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專業(yè),脫產(chǎn)三年攻讀中國山水畫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是著名畫家段七丁先生。研究生期間,王寧像一塊海綿一樣吸取知識,顛覆認知,開啟了對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獲得美學積淀與個體藝術思維的全新認知?!霸谒拇ù髮W三年的研究生學習,我的美學思想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山水畫的意境傳遞很重要,世界萬物那么復雜,但中國道學研究所追尋的那一種玄遠、清淡、通透,讓我對山水畫的理解更多了一些禪意的領悟?!彼湎г谒拇ù髮W讀書的每一分鐘,讀書,作畫,讓自己在“悟”與“道”之間思考,徘徊,前行。他有很多想法等待他去實踐,比如在構成上,他很想把寫意青綠山水突破一下;色彩上,力圖用更為豐富的色彩來表現(xiàn)神秘、深邃、豐富的川西山水。他注重色相、純度、明暗來調(diào)和西方油畫色彩給予他的啟迪,某些大面積的冷色調(diào)加入小面積的暖色調(diào)是他最常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他領悟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的況味與哲學思想,那些畫面中的茅舍疏籬,斜臥低枝,萬里松煙,羊腸歧路等等元素,都給予他極大的精神力量與吸引力。
“我希望自己在傳統(tǒng)技法上有創(chuàng)新,既有中國傳統(tǒng)筆墨的趣味,又有西方構成的表現(xiàn)?!蓖鯇幵诖ù笏囆g學院碩士畢業(yè)的論文是《川西植被表現(xiàn)中的積墨運用研究》,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立愿,要以自己的視角,去表現(xiàn)川西的山水。如今,他還在藝術道路上前行著,不負初衷。盡管眼前姹紫嫣紅繁花百態(tài),盡管他徘徊在理性與感性之間,但他的靈魂始終趨于純凈,在山水之間,靜看青天,心望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