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
哲學史課堂,有個一直堅持旁聽的男孩 。
他說他很努力很努力地讀書、做事,總覺得讀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他很急,也很累。他問:“老師,怎樣才能過得像你這樣呢?”
他當然不知道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我猜,他只是覺得,我一定讀過好多書,而且,日子一定過得很輕松。其實,我的生活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可能是他想要的樣子。我真希望自己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那個樣子??墒?,真的不是。
他不知道,每天我都看著自己的讀書清單嘆氣,這么多東西,哪輩子才能看完?
他不知道,每天我都鄙視自己,為什么那么無知。他不知道,每天我都在為世界上的各種愚蠢生氣,主要,是為自己的愚蠢。他不知道,每天我都在偷偷羨慕別人的成功,常常躲進衛(wèi)生間,沖著鏡子罵一聲“你這鬼樣子”。他不知道,我在他這個年紀,也和他一樣著急,因為,那時的我堅信,二十五歲之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可是后來呢,我很沒出息地過了二十五歲,很沒出息地準備邁過三十五歲。此時此刻,我還是會對自己著急。只不過,再不會傻傻地設下某個時間門檻。因為,直到二十五歲生日之后很多年,我才意識到:就算過了二十五歲,我還是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當初想讀而不曾讀的書,不會因為過了二十五歲就變得不值得讀。那些真正想做而不曾做的事,也不會因為過了二十五歲就變得不值得做。只不過,我總是因為太著急而忘了自己其實有時間。
我決定,愧疚一下就好,不再著急。
哪怕那么多書沒有讀完。今天比昨天多讀了幾頁,就好了。哪怕有那么多事不懂得。明天比今天多懂些,就好了。
至于成功呢,在搞清楚它到底是啥意思之前,我得先和鏡子里的那個“鬼樣子”達成和解。小時候,我經(jīng)常想到死。因為會死,所以很急很急。
現(xiàn)在還是經(jīng)常想到死,想得更多。我想,既然總是要死的,那還有什么可急的?活著的每一天,都源于某種神秘的饋贈。我得善待這份饋贈。人,哪有對禮物著急的?
(張秋偉摘自《中國青年》)
【素材運用】也許你正著急很多事沒有完成,有點沮喪,但你怎么知道別人就一定比你好呢?就像文中的作者,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就好,不要著急。摩拳擦掌、急于求成并不是上策。認真努力,靜心成長。
【速用名言】
1.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醭洹墩摵狻?/p>
2.斗爭的生活使你干練,苦悶的煎熬使你醇化;學會等待吧,這是時代要造成青年為能擔負歷史使命的兩件法寶?!F(xiàn)代作家 茅盾
【適用話題】耐心與靜心;寧靜致遠;相信未來
(特約教師 黃傳福)